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55220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烟台市 2013 年初中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题说明及质量分析报告蓬莱市第二实验中学 罗 守 勇一、基本结论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烟台市每年都制订了初中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考试纲要 , 纲要就每个考点对于考试水平都有明确的层次要求,2013 年烟台市初中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试题同样是依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进行命题的。今年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整体难易程度与前几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总体上看,2013 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卷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紧扣新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领价值导向。试卷依据课标,真正做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图文并茂,简洁明快,既

2、彰显人文关怀,又紧扣教材,关注热点话题。试题与社会实际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渗透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今年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打破各年级教材局限,实现了稳中求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题型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鲜活,语言简洁,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改革。试题继续坚持以能力立意为主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规定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学生规范日常行为、文明健康生活以及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试题切实

3、体现思想品德课学科特点,进一步贴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现实,体现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重视形势政策教育,关心国家大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将所学的德育知识真正加以内化,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继续探索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引导思想品德课教学积极开展德育实践活动,重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二、试题特点1、试题变化明显,难度加大这是今年的思想品德试题最为显著的特点。与往年的试题相比,无论是考查的知识,还是试题的类型和试题的难易比例都有较大的变化。从考查

4、的知识上来看,除了4、5、6、7、9、10、11、12、13、14、15 题外,其它的题,也包括三个时事政治题,知识的综合性相当强,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涵盖的知识点相当多。特别是第 8 题,“最高理想”的内容现在新课改教材已经删去了,但也出现在考题中,还有第 20 题,“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教材只是在九年级第一课 P12 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至于“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材只字未提;从试题的类型上来看,去掉了情景分析题,代之以生活在线和漫画欣赏题,增加了考试的生活性和趣味性,但无疑也增加了试题的难度。由于以上两点都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再加上本试题的难易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基础题

5、约占 50%,稍难题约占 30%,较难题约占 20%,致使试题的难度系数在 0.53,整卷感觉比往年要难得多。2、命题指导思想明确,原则及依据科学今年的命题主要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考试方法灵活多样,避免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做出评价;命题主要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初中学业考试思想品德考试纲要及思想品德教材和 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3 月的重大时事政治为基本考查内容,以社会热点问题和中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状况为载体,本着知识能力和思想觉悟并举的同时,更加突出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坚持了以学生为本,在考查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学生的正确价值导向,在

6、灵活、开放的试卷上,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和道德判断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基本素质,做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命题原则坚持能力立意,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坚持命题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体现学科德育功能和价值取向,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试卷结构合理,体现了基础性性、全面性和课改理念的特点试卷结构共五个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生活在线、漫画赏析、价值判断和实践探究,共 20道题。其中客观性试题占总分的 30%,主观性试题占总分的 70%,比例适当;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全面,涵盖了初中阶段的大部分内容。

7、除了时事政治 6 分外,其它的分值都体现在六、七、八、九年级各年级知识的穿插整合、综合运用。涉及到的考点有:成长中的我部分:正确对待挫折、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学会自立自强、树立坚强的意志、自尊自信等。我与他人的关系部分:文明交往的作用及要文明交往、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交往、正确理解并学会文明上网、诚实守信原则、依法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部分: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法律规则意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

8、段的分配制度、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改革开放、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重视环境保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等。详见下表:序号 对应教材 主要考查的时政热点和知识点1 时事政治 中共十八大修改党章;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2 时事政治 芦山地震 3 时事政治 “中国梦”与中国精神4 八年级第 4 课 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5 六年级第 9 课 “中国网事感动 2012”年度网络人物;正确认识、对待挫折6 九年级第 7 课 感动中国2012 年度人物罗阳、林俊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递正能

9、量7 七年级第 10 课 文明交往的作用及要文明交往8 九年级第 8 课 共同理想的作用;共同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9 八年级第 2、5、12 课、六年级第 1 课“中国式过马路”;盲目从众;对生命的漠视;法律规则意识淡漠10 九年级第 2 课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共同富裕11 七年级第 8 课、八年级第4 课、九年级第 7 课“钓鱼岛”问题;维护国家荣誉利益安全;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12 九年级第 2、8 课 “舌尖上的浪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扬艰苦奋斗精神13 六年级第 4 课、八年级第2 课、九年级第 1 课学生“营养餐”计划;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保障

10、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维护社会公平14 九年级第 3 课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5 九年级第 4 课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深圳;改革开放16 六年级第 10 课、七年级第 4、7 课“狼爸”“虎妈”事件;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关爱;磨砺意志、培养自立自强 17 六年级第 4、12 课、七年级第 4 课、八年级第 2 课珍惜履行受教育义务;男女同学要学会正确交往;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尊重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18 八年级第 7 课、九年级第6 课“PM2.5”;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环境保护19 七年级第 12 课、八年级第 11、12 课依法治国;社会主

11、义法治建设;公平正义;诚实守信20 九年级第 1、 5、6 课 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4、把握时政热点,突出时代特点该试题不仅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还做到了重大时政热点和教材的有机结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重大时政热点。把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法律知识、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社会公平正义、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生命的珍视、维护国家荣誉利益安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开放、保障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权和受教育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内容和时政热点紧密结合作为命题的主题。如:第5、

12、6、9、11、12、13、14、15、16、18、20 题等都突显了这一特点,而且占到了 54%的比例,比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5、关注学生成长,注重教育导向,发挥德育功能该试卷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素材大多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了“活化知识、还原生活”。今年的试题进一步加大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力度,注重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去认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方面做了较大的调整,加大了分值比例。整个试卷都弥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完全摒弃了硬性机械记忆的纯知识性试题,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对教与学行为

13、的转变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第 4、5、7、9、11、12、13、16、17、19 题等,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成长需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突出教材重点,以灵活多样的题型和新颖独特的设计增强了试题的趣味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科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还是在其本身所蕴涵的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上,都体现了学科特点和德育功能所达到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使学生在答卷过程中,领悟到试题的深刻内涵及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充分发挥本学科的德育主渠道作用。6、设置真实情景,勇于改革创新多数试题通过采用恰当的形式和途径,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思考的真

14、实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体验、感悟、碰撞,进而达到思想上的升华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如:第5、9、11、12、13、16、17、19 题等,以独特的视角,关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多角度、多元化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自主选择和自我教育。三、考试数据2012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我市共有 3276 人参加了考试。以满分 100 分计,最高分为 88 分,平均分为 53.52 分,优秀率为 0.15,及格率为 42.82。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见下表: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分数段 100 99-90 89-80 79-70 69-60 59-50 49-40 39-30 29-2

15、0 19-10 9-1 0人数 0 0 34 416 953 815 440 248 230 125 16 0各分数段学生得分情况曲线图四、试卷各题得分情况统计表序号得分率 失分现象与分析1 68.2 对今年的命题方向把握不准,准备不充分2 90.6 对重大时事、社会热点准备、复习不充分3 79.8 对国内重大时事的具体内容缺乏足够的重视、准备和复习4 90.5 对题的分析不到位,没能准确地把握题干和选择项间的内在联系5 93.2 对“挫折的认识”理解、掌握不到位,对选择项间的细微区别没注意到6 92.9 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基础知识掌握不精准7 92.1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所选项不能反映材

16、料的意思8 76.8 对基础知识认识不清,分析能力欠缺,没能分析出题干中蕴含的意思9 93.8 审题不认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强10 89.6 审题不认真,没看清题目的要求,读图的能力欠缺11 92.3 对相近知识点间的区别不到位,审题不认真10001100120013001400 2013年 初 中 学 生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各 学 科 成 绩 统 计 及 各 分 数 段 人 数 分 布 1、 语 、 数 、 英 分 别 72分 为 及 格 ; 其 他 科 60分 为 及 格 。 语 、 数 、 英 分 别 102分 为 优 秀 ; 其 他 科 85分 为 优 秀 。 政 治 系 开 卷 考 试 。 初 中 学 业 考 试 总 成 绩 不 含 艺 术 成 绩 。 2、 语 文 优 秀 167人 、 及 格 2348人 ; 数 学 优 秀 369人 、 及 格 183人 ; 英 语 优 秀 835人 、 及 格 1891人 ; 物 理 优 秀 874人 、 及 格 20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