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543584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 气压带与风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2016高考导航 考纲解读 1了解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2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规律,能够运用其分析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 3了解北半球冬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压中心. 4理解东亚、南亚季风的成因及其影响。,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重难提示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重点) 2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重点) 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难点) 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成因及特点。(难点),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移动及 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二 北半球冬、

2、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 (1)成因:高低纬度间因获得_的不同,产生热量差异。,太阳辐射,(2)分布位置,(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位置随_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是夏季偏_,冬季偏_。如下图所示:,太阳直射点,北,南,【思考探究】 气压带的形成都是由气温高低造成的吗? 提示:不是。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_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_造成的。,气温高低,气流运动,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在单一气压带、风

3、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其终年气温和降水较稳定,季节变化小,分析如下:,西风,副热带高气压,信风,赤道低气压,(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降水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具体分析如下:,副热带高气压,西风,信风,赤道低气压,【思考探究】 受信风影响的地区气候不一定干燥,对吗?为什么? 提示:对。信风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过程中,随着气温升高,水汽_凝结成云致雨,在其影响下,天气一般是_的。但当信风来自温暖湿润的海洋时降水_。,不易,干燥,较多,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

4、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2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3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分布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 多,内陆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和内陆降水少。 (2)影响降水的因素,气流上升易降水,如赤道低气压带;风向由低纬度吹向高纬度易降水,如西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多;而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区降水较少;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易降水,如夏季风,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

5、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大降水,(2015辽宁师大附中月考)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解析:第1题,从图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出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故选B。,B,B,读气压带、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风带盛行东南

6、风 B气压带是因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的 C常年受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 D风带是东南信风带,受其影响地区不易形成降水,D,4受交替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类型为( )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为北半球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上升形成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常年受其控制降水稀少;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受其控制不易形成降水。第4题,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B,(2015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中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56题。 5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

7、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中纬西风带西南风,D,6当图中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解析:第5题,从图中风向向右偏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为赤道低气压带,是受热上升而成;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为东北风;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被迫下沉形成的;为中纬西风带,盛行西南风。第6题,当图中地周围出现极夜时,即北半球冬半年,北京易出现寒潮。,C,考点二 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印度低压,热低压,2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和季风 (1)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分布和冬季风,(2)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分布和夏季

8、风,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东亚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_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热力性质,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夏季,冬季,夏季,西北风,东南风,东北风,西南风,亚洲内陆,太平洋,亚洲内陆,印度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寒冷、干燥,炎热、湿润,温暖、干燥,炎热、湿润,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思考探究】 怎样根据气压、风向判断

9、冬夏季? 提示:陆地是高压,海洋是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此时为冬季;反之为夏季。南亚、东南亚盛行东北风时北半球为冬季,盛行西南风时为北半球夏季。,1南亚地区的夏季风和澳大利亚西北部的夏季风成因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偏而形成的。(见下图),2季风环流的形成 (1)1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7月份部分地区季风环流简图,(2015福建三明一中月考)读下图,完成12题。,1此时亚洲东部盛行(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0、 2图中所示月份北半球被切断的气压带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解析:第1题,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表明亚洲为冬季,亚洲东部盛行西北风。第2题,此时亚洲被亚洲高压控制,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只能保留在海洋上。,C,B,(2015甘肃天水一中一模)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34题。 3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 A甲图5月份 B甲图3月份 C乙图7月份 D乙图10月份,C,4青藏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 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 D气温

11、增高,降水量增多 解析:第3题,甲图青藏高原的隆起,气压中心发生变化,隆起后气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应为1月份最典型;乙图青藏高原隆起后气压中心位置偏南,位于南亚附近,应为夏季,典型月份为7月份,因此选择C项。第4题,青藏高原隆起后,M地在图示季节为1月份,为冬季,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带来冷空气,寒冷干燥,使M地气温降低,降水减少,选择A项。,A,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等降水量线分布图是描述某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分布的地图,它是等值线图中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高考中经常考查的一种形式。常考查的等降水量图的类型如下表所示,这些类型的等降水量线图判读的关键是抓住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12、,1宏观看趋势 (1)依据等降水量线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等降水量线密集,则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较大。 (2)根据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分析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一般来说,年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年等降水量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减小。,2微观看特殊 (1)年等降水量线凸向数值小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多;凸向数值大的地方,说明该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少。 (2)如果某一地区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降水量多的区域为迎风坡。 (3)如果某一区域内,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出现闭合曲线,则闭合区域内降水量出现特殊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判读。,3降水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 降水空间分布特

13、征的描述模式:(1)“从向递 减”或“地区降水多,地区降水少”。 (2)降水空间差异大(小)。,(2013高考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1)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思维流程 1问题探究 (1)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地区位于山地的迎风坡还是背风坡? 提示:迎风坡。 (2)受西风带影响的地区年降水量一定大吗? 提示:不一定。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2信息解读,标准答案 (1)分布特点: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西北部降水空间差异较大。成因:西部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山脉西侧地处迎风坡,降水多;西部的山间高原盆地,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甲城比乙城冬季(1月)气温高,夏季(7月)气温低。甲城气温年较差小。冬季:甲城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北冰洋的寒冷空气影响较弱,气温较高。美国东部为低缓山地,乙城易受北方寒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甲城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乙城受暖流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气温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