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527526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9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新人教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案1 传统文化的继承,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是我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春节,人们要全家团圆,贴春联,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中秋节,人们吃月饼,赏月。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蒲。 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有哪些习俗?,提示,走进生活,七夕节、重阳节、元宵节等。家乡习俗根据学生家乡特色列举回答。如北方过年会有扭秧歌、踩高跷等表演活动,南方则会表演舞龙舞狮,目标导航 1.识记传统文化的含义及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2.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重点) 3.分析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4.理解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

2、意义。(难点),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当堂检测 检测学习效果 体验成功快乐,互动探究 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击思维,内容索引,自主学习,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中的、具有相对 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 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 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现实生活,稳定性,精神生活,基本形式,凝固的艺术,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 ,是中华民族 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

3、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具有深刻影响。,文化内涵,灿烂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发展,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 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 ,同时,它的 又能够因时而变。 (2)鲜明的 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 2.传统文化的作用(影响) (1)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 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如果 ,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_ 的消极作用。,相对,基本特征,

4、具体内涵,民族,民族风格,精神纽带,社会生活,精神,一成不变,人的,发展,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1)对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 ,克服传统文化的 ,才能兴旺发达。 (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 ,更好地创造新生活。,积极作用,消极作用,全面发展,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正确态度:“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1)保持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 要求的、 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 。 (2)改造剔除: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_ 东西,必须“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取其精华,批判继承,社

5、会发展,积极向上,发扬,腐朽的,移风易俗,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历史中,而且要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历史中的文化如果没有被人类继承下来,那就不是传统文化。所以,不要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指历史中的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2)“乡愁”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3)保护好古村落有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1.判断 (1)传统文化就是指历史中的文化。( ),提示,提示,提示,2.思考: 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已经过时了吗? 判断文化过时与否,要看它能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

6、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这时它就是不过时的;反之,它就是过时的。,提示,互动探究,“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德不孤,必有邻”随着万仞宫墙前2 000多人齐声诵读论语经典,丙申年祭孔大典28日在孔子故里曲阜孔庙举行,纪念这位先贤诞辰2 567年。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及东方传统文化的先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的主干,至今仍然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年的孔子文化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首善之区”为主题,目的就是追忆先贤圣哲,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古为今

7、用,推陈出新,使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探究点一 传统文化的表现及特点,(1)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属于传统文化的哪种形式?儒家思想有什么作用?,属于传统思想。传统思想是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2)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开启了中国及东方传统文化的先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的主干,至今仍然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点?,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能够保留在现

8、实生活中并继续发挥作用。,答案,答案,区分相对稳定性与鲜明的民族性,例1 中国古代提倡“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践行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A. B. C. D.,答案,解析,“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在践行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符合题意。 不符合题意; 观点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因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具有双重性质。故本题答案选C。,探究点二 传统文化的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天地苍苍,乾坤茫

9、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9月28日上午,由渭南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万条家训进万家”千名学子经典诵读活动在渭南市中心广场举行,学生们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渭南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自古就有重家规、传家训、正家风的优良传统。今年,坚持家风家训从娃娃抓起,组织开展了“好家风伴我成长”等系列活动,目前,家训家风教育已覆盖全市1 115所中小学校。 有人认为,家训家风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就是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你赞成这种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答案,不赞成。(1)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

10、化。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需要我们全面认识和对待。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所以传统文化进课堂,并非要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不是要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 (1)是什么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1、,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意义)。 因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使国家兴旺发达,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 (3)怎么办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例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对传统文化要“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说明 传统文化都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 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已基本消失 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 A. B. C. D.,

12、答案,解析,“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实际就是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对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即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同时保留基本特征,符合题意,应入选; 说法都太绝对,应排除。,课堂小结,当堂检测,均是重视保护传统戏曲的原因,入选。 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错误。,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将这一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之所以重视保护传统戏曲,是因为 传统戏曲是

13、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戏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戏曲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2.“神舟”“天宫”“嫦娥”“玉兔”中国航天器的命名具有浓郁的中国古代神话色彩,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得以完全保留 中华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烈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中国航天器的命名具有浓郁的中国古代神话色彩,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强调了传统文化的民

14、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也体现了中华儿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符合题意。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说法错误; 在材料中不能体现。,1,2,3,4,5,3.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答案,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从重德治轻法治发展到今天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说明D; A、B、C

15、的说法都是错误的。,1,2,3,4,5,4.写一手漂亮字是令人无比羡慕的技能。但随着数码产品的普及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渐渐扔掉了手中的笔,“提笔忘字”的情况也屡屡发生。这警示我们 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都是精粹,我们应该继承发展,答案,解析,1,2,3,4,5,1,2,3,4,5,书法是我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书法,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故B正确。 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的糟粕,故排除A。 传统文化不都是精粹,故D说法错误。 C不是警示,不符合题意。,5.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 A.保护和发扬 B.改造或剔除 C.批判继承 D.顺其自然,答案,解析,1,2,3,4,5,题干表明了传统文化的作用有两面性,因而对传统文化中的不同内容要作具体区分,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批判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