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分区救治的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050004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分区救治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急诊分区救治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诊分区救治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分区救治的方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诊分区救治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一级是濒危病人,二级是危重病人,三级是急症病人,四级是非急症病人。采取分区医疗的方法,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抢救区、危重病就诊区”(红区)、 “密切观察诊疗区”(黄区) 、“普通区即非急症病人诊疗区”(绿区)三个区域进行救治。并且为每一个功能区均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这样减少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中间环节,节省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一是合理安排急诊力量,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标化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 二是落实首诊负责制,与“120”建立联动协调制度,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建立急诊、急救转介服务制度。 三是加强和改进执行急诊分区

2、救治、绿色通道进入住院救治和手术救治。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密切科室间协作,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 四是加强急诊检诊、分诊,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修订完善急诊标准,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五是对全体医师、护士进行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定期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每周都安排业务学习,以及急诊应知应会医疗技术操作演练,交流工作中的心得,提出意见,推动医技科室医疗技术稳步向前发展。六是制定统一的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把预约诊疗与病案管理和医疗保障制度有效衔接,不断提高患者预约就诊的比例。二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基层医院建立分工协作关系,做好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医院间的预约转诊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