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49592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5 年第十四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翻译(11-15)11.孟子斥许行【原文】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

2、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翻译】陈相说:“各种工匠的活儿本来就不可能又种地又兼着干。 ”孟子说;“这样说来,那末治理天下难道就可以又种地又兼着干吗?有做官的人干的事,有当百姓的人干的事。况且一个人的生活,各种工匠制造的东西都要具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造然后才用,这是带着天下的人奔走在道路上不得安宁。所以说:有的人使用脑力,有的人使用体力。使用脑力的人统治别人,使用体力的人被人统治;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这是天下一般的道理。当唐尧的时候,天下还没有平定。大水乱流,到处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禽兽大量繁殖,五谷都不成熟,野兽威胁人们。鸟兽所走的道路,遍布在中原地带。唐尧暗自为

3、此担忧,选拨舜来治理。舜派益管火,益放大火焚烧山野沼泽地带的草木,野兽就逃避躲藏起来了。舜又派禹疏通九河,疏导济水、漯水,让它们流入海中;掘通妆水、汉水,排除淮河、泗水的淤塞,让它们流入长江。这样一来,中原地带才能够耕种并收获粮食。当这个时候,禹在外奔波八年,多次经过家门都没有进去,即使想要耕种,行吗?”12.长沮桀溺耦而耕【原文】长沮、桀溺耦而耕 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3。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4?”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5”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6!”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

4、也,而谁以易之 7?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8?”耰而不辍 9。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 10:“鸟兽不可与同群 11,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2?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3。”注释1该文选自论语微子第十八。22长沮(j)、桀溺:指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长、桀,都形容高大;桀,通“杰”。沮,低湿的洼地。溺,指浸在水洼中。耦(u)而耕,两人并耕。3津:渡口。4夫(f):彼,那个。执舆:即执辔(缰绳)。舆前驾马有辔,所以执辔也叫执舆。5与:同欤。6这句是讥讽孔子周游列国,熟知道路,不用问别人。是:代词,当“这个人”讲。7滔滔三句:意思是说,今天下皆乱,诸侯无贤者,你将和谁

5、去变异这乱世使它治平呢?滔滔:水弥漫的样子,喻世上的纷乱。因问渡口,故借水作比喻。而:同尔,你。谁:指当时诸侯。以:与。“谁以”二字倒用,犹与谁。易:改变。8辟:同避。人:指与孔子思想不合的人。因孔子碰到他们往往避开,故桀溺称其为“辟人之士”。而:你,指子路。辟世之士:指隐者,长沮、桀溺自谓。“与其”和“岂若”相呼应,等于现代“与其”和“不如”相呼应。9耰(yu):用土覆盖种子。辍:停止10怃然:怅然,失意。11鸟兽句:鸟兽(我们)不可以跟他们同群。既不能隐居山林,必须在社会中生活。12这句是说,我不跟人群在一起还跟谁在一起呢?这是说不能隐居。斯:这。徒:徒众。斯人之徒,等于说人群、世人。13

6、天下有道两句:意思说,倘若天下有道,我就不参与变法的工作了。【译文】长沮、桀溺两个人一块耕田,孔子从旁边经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长沮问子路说:“驾车子的那个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他早该知道渡口在哪儿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已乱,)好像滔滔的洪水,到处都是这样,谁能改变得了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躲避坏人,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说完,就不停地往种子上盖土。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叹息说:“我

7、们既然无法跟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天下如果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从事改变现实的工作了。”13逍遥游3【原文】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译文】天色深青,是它真正的

8、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像人抬头看天空一样罢了。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浮在上面就成为一只小船;而搁置杯子就沉落在地上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鹏鸟飞九万里,其下有巨风的承载,然后才乘风而飞,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想准备飞到南方去。蝉与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到树枝就停下来,有时飞不到树上去,就落在地上,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到近郊野林去,带上一日之粮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捣米准备干粮;到

9、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14.五蠹【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10、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译文】上古时代,人民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类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的侵,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有巢氏。当时人民吃野生植物的果实和蚌肉蛤蜊,有腥臊难闻的4气味,伤害肠胃,人民疾病很多。有位圣人出现了,钻木取火来消除食物的腥臊,人民很爱戴他,便推举他做帝王,称他为燧人氏。中古时代,天下发大水,鲧和禹疏导了入海的河流。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残暴淫乱,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如果有人在夏朝还在树上架木筑巢,还钻木取火,一定会被鲧、禹耻笑了;如果有人在商朝还尽全力去疏导河流

11、,一定会被商汤、周武王耻笑了。这样说来,那末如果有人在今天还赞美尧、舜、汤、武、禹的政治措施,一定会被新的圣人耻笑了。因此圣人不要求效法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而应研究当前的社会情况,并根据它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有个耕田的宋国人,田里有个树桩子,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树桩上,碰断脖子死了;这个人便因此放下手里翻土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再捡到死兔子,兔子不可能再得到,可是他本人却被宋国人笑活。今天想要用古代帝王的政策来治理现在的人民,都是和守株待兔的蠢人相类似的人。 15.天论【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

12、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译文 】天的运行,有它一定的规律。这规律不因世上有贤能的尧而存在,也不因世上有昏乱的桀而消失。以合理的行动去顺应规律,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以错乱的行动去对待规律,就要遭受灾祸。发展生产,节约用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养生之道完备,活动适时,天就不能使人得病;遵循大道,坚定不移,天就不能使人遭到灾祸。这样,大旱大涝也不能使人饥饿困乏,极冷极热也不能使人患上疾病,妖魔鬼怪也不能使人遭到灾难。相反,生产荒废,生活奢侈,天就不能使人富裕;不注意保养身体,活动又少,天就不能使人健康;行动违背正道,妄作妄行,天就不能使人获得好的结果。那样,即使没有水灾旱灾也要挨饿,不受冷热侵袭也要生病,妖怪不来也要遭到祸害。人们在混乱时期所遇到的天时,和在太平时期所遇到的天时是相同的,然而遭到的灾祸却和太平时期大不一样。这不能怨天,而是人们行动犯了错误所招致的。所以,能够清楚地了解天和人各有各的本分,就可以叫做“至人”了。倍:同“背” ,违反。薄:逼迫,侵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