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048481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足癣诊断与治疗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真菌学组专家共识足癣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均有较大影响。不合理、不规范的诊断与治疗常导致足癣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为规范足癣的诊治,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指南, 随着学科的发展其内容将会不断予以修订, 以满足中国广大皮肤科医师的需求。1 定义足癣( tinea pedis) 是指由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 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 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仅感染足背的皮肤癣菌病通常称为体癣。足部也可见到由非皮肤癣菌如念珠菌引起的感染, 此时应称之为足部皮肤念珠菌病。2 病原菌足癣的致病菌是皮

2、肤癣菌(Dermatophytes) , 包括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中8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 其次是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足部浅表真菌感染也可由非皮肤癣菌( 如念珠菌等) 引起, 但不在本指南讨论之内。3 流行病学足癣是皮肤真菌病中发病率最高的病种,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 也有文献报道可达30%70%1, 国内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0%20%2。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足癣的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其次为须癣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3- 9。足癣的

3、发病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湿热地区和高温季节尤为多见; 还与一些特定的人群或职业有关, 易感人群有运动员、煤矿工人、士兵、糖尿病及艾滋病患者等, 与足部多汗、穿紧的鞋子或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足癣具有家族聚集性和传染性, 在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或在家庭中接触患者用过的物品可造成传播; 同时, 患者自身也可在不同解剖学部位之间传播, 如足癣可引起甲癣、手癣、体股癣等。足癣复发率高, 约84%的患者平均每年发作2 次以上10。足癣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调查显示足癣对患者的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影响; 超过半数的患者因为瘙痒而影响睡眠; 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高达40%1

4、0。4 临床表现足癣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瘙痒( 96.9%) 、脱屑(72.8%)和水疱(55.7%)10, 根据皮损形态分为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 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趾间型、足跖型和混合型, 其中以趾间型最为常见11。水疱型: 在趾间及足底可见针头至粟粒大深在性水疱, 疱壁较厚, 散在或密集分布, 可呈蜂窝状融合, 也可见大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形成鳞屑。发病初期常有明显的瘙痒或刺痛感, 此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和引起癣菌疹。致病菌多为须癣毛癣菌。趾间糜烂型: 第4、5 趾间最常见。皮损最初表现为浸渍, 常因瘙痒揉擦致表皮破损、糜烂, 可伴渗出, 常发出难闻的异味, 易继发细菌感染, 引起丹

5、毒或蜂窝织炎。致病菌常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菌。鳞屑角化型: 此型常见, 好侵犯足底、足侧缘及足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粗糙, 冬季易发生皲裂。许多鳞屑角化型足癣并发手癣, 常单手受累, 呈现特殊的“两足一手型”。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5 真菌学检查真菌学检查包括真菌镜检和培养, 尽可能两者均做。取材应刮取皮损边缘的鳞屑或水疱壁, 标本量应足够。在镜下见到菌丝或关节孢子即为阳性。真菌培养及菌种鉴定可明确致病菌。6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诊断足癣。由于真菌学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 即使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真菌感染, 应结合临床综

6、合判断。足癣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如汗疱疹、掌跖脓疱病、湿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 还应与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念珠菌病、脓疱性细菌疹和二期梅毒等)相鉴别。7 治疗足癣的治疗目的是清除致病菌, 快速消除症状, 防止复发。治疗方法主要有3 种, 即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二者联合治疗。应根据致病菌种类、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基本情况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目前, 治疗足癣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 唑类、丙烯胺类、硫脲类、吗啉类、吡酮类等。其中丙烯胺类和唑类药物临床应用最广。7.1 局部治疗局部治疗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费用低等优点, 通常被广泛采用。药物剂型包

7、括乳膏、溶液、凝胶、喷雾剂和粉剂等, 应根据皮损特点选择合适的剂型。常用唑类药物有咪康唑、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和联苯苄唑等, 用法为每日12 次, 疗程至少为4 周, 真菌学治愈率为60%91%; 丙烯胺类药物包括特比萘芬、布替萘芬和萘替芬, 用法为每日12 次, 疗程至少为2 周, 真菌学治愈率为62%100%。其他治疗足癣的外用药包括吗啉类( 如阿莫罗芬) 、吡咯酮类( 如环吡酮胺) 、硫脲类( 如利拉萘酯) 等。此外, 一些角质剥脱剂也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 如水杨酸、雷锁辛等。某些中药制剂如土槿皮酊等也可治疗足癣。尽管外用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患者的依从性差,

8、文献显示82.5%的足癣患者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坚持不到2 周10; 涂药不均匀易使皮损遗漏, 还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感; 对鳞屑角化型足癣药物渗透性较差等。上述原因常导致单纯局部治疗疗效欠佳、复发率高( 50%80%) 12。因此, 本指南建议: 单纯外用药物治疗仅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7.2 系统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能有效治疗足癣, 具有疗程短、用药方便、不会遗漏病灶、患者依从性较高、复发率低等优点, 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伴有某些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艾滋病等) 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13。研究显示口服特比萘芬250 mg/d 连续

9、12 周治疗足癣, 12周时真菌学治愈率为89.3%, 随访3 年的年复发率仅为10%左右13; 口服特比萘芬1 周与外用克霉唑乳膏4 周其疗效和安全性相似14。伊曲康唑400 mg/d 冲击治疗1 周亦有效,真菌学有效率为56%, 但缺乏远期疗效的研究15。氟康唑治疗足癣的资料较少16- 17。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的安全性已被国内外众多的临床研究所证实, 但对某些特殊人群使用时应参考说明书。7.3 外用药加口服药联合治疗由于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均各有其局限性, 外用抗真菌药物加口服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已日益受到重视。国内的一项中、重度足癣的单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显示, 特比萘芬250 mg

10、/d 口服1 周加特比萘芬乳膏外用1 周的联合治疗组( 简称“1+1”联合治疗方案) , 其疗效和安全性与特比萘芬250 mg/d 口服2 周组相同, 但前者起效快于后者, 而且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外用特比萘芬2 周组和联苯苄唑4 周组18。研究显示: 联合治疗方案( “1+1”) 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优势, 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的患者。当足癣继发细菌感染时, 应首先抗细菌治疗, 局部皮损应按湿疹治疗原则处理, 在细菌感染控制后再行抗真菌治疗。如病原菌明确为念珠菌感染, 应首选唑类药物进行治疗。8 预防足癣可以治愈, 但容易复发或再感染, 良

11、好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足癣、降低复发、减少传播至关重要。因此应做到: 注意个人卫生, 如自用拖鞋和浴巾。保持足部干燥, 穿透气性好的鞋袜。注意公共卫生。积极治疗癣病, 对自身其他部位的癣病( 特别是甲癣) , 以及家庭成员、宠物的癣病也应同时治疗。综上所述, 足癣的诊断与治疗共识如下: 足癣的致病菌为皮肤癣菌。足癣的诊断应依据临床表现, 结合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足癣治疗的目标是清除致病菌, 快速解除症状, 防止复发。局部治疗、系统治疗或联合治疗均可用于足癣治疗。局部治疗适用于初发或病灶局限的足癣患者。可以选择丙烯胺类或唑类以及其他种类的外用抗真菌药物, 需足疗程用药。系统治疗适用于局部治疗效果欠佳

12、、反复发作、鳞屑角化型、受累面积较大、或伴有某些系统疾病( 如糖尿病、艾滋病等) 及不愿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局部和系统联合治疗方案( 一种外用加一种口服抗真菌药) , 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有优势。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的患者。在局部和系统联合治疗方案中, 口服药物推荐使用特比萘芬250 mg/d, 疗程为12 周; 如特比萘芬疗效不佳可考虑应用唑类抗真菌药物( 如伊曲康唑冲击疗法: 200 mg 每日2 次, 疗程为1周; 连续疗法: 200 mg/d, 疗程为2 周) 。外用药物可选择丙烯胺类、唑类或其他种类抗真菌药(表1)。参与专家( 按姓氏笔画排

13、序) :王爱平, 冉玉平, 李若瑜, 刘维达、毕志刚, 郑志忠, 温海, 赖维附:常用的三类抗真菌药物的比较唑类、丙烯胺类、多烯类抗真菌药是我院临床常用药物,其中唑类包括咪唑类与三唑类的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丙烯胺类有萘替芬、特比萘芬;多烯类有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这些药物虽同为广谱抗真菌药,但其性质、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却有所区别,本文对此作一比较。 一、 性质与作用1 唑类药物作用于真菌细胞膜。克霉唑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而起到抗真菌作用,对皮肤真菌、念珠菌、曲霉菌、新生隐球菌、孢子丝菌、粗球孢子菌及巴西芽生菌等均有抗菌作用。益康唑能干扰真菌细胞膜合成

14、,对皮肤真菌、念珠菌、酵母菌及一些革兰氏阳性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咪康唑作用与克霉唑相似,对皮肤真菌、念珠菌、曲霉菌、新生隐球菌等有抑制作用。酮康唑可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膜结构破坏,而起抑菌作用。对皮肤真菌、酵母菌、念珠菌、曲霉菌、青霉菌、孢子菌、组织胞浆菌等多种真菌有效。酮康唑在血浆中消除呈两相,t1/2()为10h,t1/2()为8h,其吸收与胃液的分泌密切相关,因此不宜与抗酸药、抗胆碱药或H2-阻滞剂合用,如必须服上述药物,则在服用本品后至少2h再用。氟康唑能强力而特异地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失去活性,致麦角甾醇合

15、成受阻,从而破坏了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其生长繁殖。其口服或静脉注射时对阴道念珠菌和一些表皮真菌的抗菌作用比酮康唑强1020倍。本品水溶性好,可静脉注射给药。氟康唑在各组织器官中具有良好的渗透力,在真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中,氟康唑的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80%。本品约有8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血浆半衰期为30h。氟康唑的吸收不受胃酸缺乏的影响,当胃酸缺乏或其它原因而致伊曲康唑吸收不良时,可用氟康唑治疗。伊曲康唑是一种合成的新型三唑类广谱抗真菌药,是继酮康唑后又一个口服有效的抗真菌药。伊曲康唑与氟康唑同属三唑类,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而起作用,三唑环的结构使它们对人细胞色素P-450

16、的亲和力降低,而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仍保持较强的亲和力。伊曲康唑的抗菌谱广,对皮肤真菌、念珠菌、曲霉菌、隐球菌、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糠疹癣菌、酵母菌等均有很好抑菌作用。伊曲康唑对曲霉菌和念珠菌的抗菌活性值得重视,因为曲霉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酮康唑和氟康唑疗效较差,两性霉素B虽然有效,但毒性反应较大。另外,氟康唑对克柔念珠菌无效,而伊曲康唑对这些真菌均有抗菌活性。伊曲康唑脂溶性强,口服吸收良好(尤其饭后服用),在体内肺、肾等脏器及上皮组织中浓度较高,但很少透过脑膜,在支气管分泌物中浓度也较低,它的吸收也与胃液的分泌密切相关。2. 丙烯胺类是一类合成的抗真菌药物,其特点是能特异性地抑制真菌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不作用于细胞色素P-450酶,此点有别于唑类药物。丙烯胺类与唑类一样能抑制麦角甾醇合成,而丙烯胺类对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