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47315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第4章醌类化合物介绍 2010年10月26日完美修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22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单项选择题】1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5%的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 ) A. B. C. D. E.3下列游离蒽醌衍生物酸性最弱的是( D ) A. B. C. D E4. 1-OH蒽醌的红外光谱中,羰基峰的特征是( B ) A. 1675cm-1处有一强峰B. 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28cm-1C. 16781661cm-1和16261616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1D. 在1675cm-1和1625cm-1处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60cm

2、-1E. 在1580cm-1处为一个吸收峰5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属于( C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6总游离蒽醌的醚溶液,用冷5%Na2CO3水溶液萃取可得到( B )A带1个- 羟基蒽醌 B有1个-羟基蒽醌 C有2个- 羟基蒽醌 D1,8二羟基蒽醌 E含有醇羟基蒽醌7芦荟苷按苷元结构应属于( B )A二蒽酚 B蒽酮 C大黄素型 D茜草素型 E氧化蒽醌8中草药水煎液有显著泻下作用,可能含有 ( B )A.香豆素 B.蒽醌苷 C.黄酮苷 D.皂苷 E.强心苷9中药紫草中醌类成分属于( B ) A. 苯醌类 B. 萘醌类 C. 菲醌类 D.

3、 蒽醌类 E. 二蒽醌类10大黄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 B)A一个苯环的-位 B苯环的-位 C在两个苯环的或位D一个苯环的或位 E在醌环上11番泻苷A属于( C )A.大黄素型蒽醌衍生物 B.茜草素型蒽醌衍生物 C.二蒽酮衍生物D.二蒽醌衍生物 E.蒽酮衍生物12下列化合物泻下作用最强的是( C )A.大黄素 B.大黄素葡萄糖苷 C.番泻苷A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大黄酸葡萄糖苷13下列蒽醌有升华性的是( C )A.大黄酚葡萄糖苷 B.大黄酚 C.番泻苷A D大黄素龙胆双糖苷 E.芦荟苷14下列化合物酸性最强的是( A )A2,7-二羟基蒽醌 B1,8- 二羟基蒽醌 C1,2 -

4、二羟基蒽醌D1,6-二羟基蒽醌 E1,4-二羟基蒽醌15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蓝紫色的是( C ) A1,8-二羟基蒽醌 B1,4-二羟基 蒽醌 C1,2-二羟基蒽醌D1,6,8-三羟基蒽醌 E1,5-二羟基蒽醌16专用于鉴别苯醌和萘醌的反应是(B )A菲格尔反应 B无色亚甲蓝试验 C活性次甲基反应 D醋酸镁反应 E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17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冷的5% 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 A)A. B. C. D. E.18从下列总蒽醌的乙醚溶液中,用5NaHCO3水溶液萃取,碱水层的成分是(A) A. B. C. D. E.19能与碱液发生反应,生成红色

5、化合物的是(A )A. 羟基蒽酮类 B. 蒽酮类 C. 羟基蒽醌类D. 二蒽酮类 E. 羟基蒽酚类20下列蒽醌用硅胶薄层色谱分离,用苯-醋酸乙酯(31)展开后,Rf值最大的为(A ) A. B. C. D. E21能与碱液反应生成红色的化合物是( E )A.黄芩素 B.香豆素 C.强心苷 D.皂苷 E.大黄素23茜草素型蒽醌母核上的羟基分布情况是(D )A. 两个苯环的-位 B. 两个苯环的-位 C.在两个苯环的或位D. 一个苯环的或位 E. 在醌环上24某成分做显色反应,结果为:溶于Na2CO3溶液显红色.与醋酸镁反应显橙红色.与-萘酚-浓硫酸反应不产生紫色环,在NaHCO3中不溶解。此成分

6、为( E ) A. B. C. D. E.25番泻苷A中2个蒽酮母核的连接位置为( E )A.C1-C1 B. C4-C4 C. C6-C6 D. C7-C7 E. C10-C1026、( D)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为醋酸丙二酸途径。.甾体皂苷 .三萜皂苷 .生物碱类 .蒽醒类 27、检查中草药中是否有羟基蒽醌类成分,常用( C)试剂。.无色亚甲蓝 . 盐酸水溶液 .水溶液 .甲醛 28.醌类化合物结构中具有对醌形式的是(D).苯醌 .萘醌 .菲醌 .蒽醒 29.醌类化合物取代基酸性强弱的顺序是:(B)、-OH-OH-COOH 、-COOH-OH-OH、-OH-OH-COOH 、-COOH-OH

7、-OH30.可用于区别大黄素和大黄素-8-葡萄糖苷的反应是(A)、Molish反应 、加碱反应 、醋酸镁反应 、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31.1-OH蒽醌的IR光谱中,vC=O峰的特征是(B)P161、1675cm-1处有一强峰。、1675-1647cm-1和1637-1621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24-38cm-1.、678-1661cm-1和1626-1616cm-1范围有两个吸收峰,两峰相距40-57cm-1.、1675cm-1和1625-1处各有一个吸收峰,两峰相距50cm-1.【多项选择题】1下列中药中含有蒽醌类成分的有( AD )A. 虎杖 B. 巴豆 C. 补骨酯 D.

8、蕃泻叶 E. 秦皮2下列吸收峰由蒽醌母核中苯甲酰基引起的是( AD )A.240260nm B.230nm C.262295nm D.305389nm E.410nm 3下列醌类成分与无色亚甲蓝显蓝色的是( AB )A. 苯醌 B. 萘醌 C. 菲醌 D. 蒽醌 E. 蒽酮4下列蒽醌的乙醚溶液,用5%碳酸钠萃取,可溶于碳酸钠层的有( BCDE )A1,8-二羟基 B1,3-二羟基 C1,3,4-三羟基 D1,8-二羟基3-羧基 E1,4,6-三羟基5游离蒽醌母核质谱特征是( ABCD )A.分子离子峰多为基峰 B. 有M-CO +峰 C. 有M-2CO +峰D.双电荷离子峰 E. 未见分子离子

9、峰6下列属于大黄素的性质有( BCD )A. 与醋酸镁反应呈紫红色 B.UV光谱中有295nm(log4.1)峰C.IR中有2个-C=O峰,两峰频率之差在2428cm-1范围D.可溶于5的Na2CO3水溶液中 E.与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反应显绿色7可与5%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红色的是( ACD )A. 羟基蒽醌 B. 羟基蒽酮 C. 大黄素型 D. 茜草素型 E. 二蒽酮类8采用柱色谱分离蒽醌类成分,常选用的吸附剂是( ACDE )A. 硅胶 B. 氧化铝 C. 聚酰胺 D. 磷酸氢钙 E. 葡聚糖凝胶9下列化合物遇碱显黄色,经氧化后才显红色的是( BCD )A. 羟基蒽醌类 B. 蒽酚 C. 蒽酮

10、 D. 二蒽酮 E. 羟基蒽醌苷10下列结构中具有-羟基的化合物有( BCE )A1,8-二羟基 B1,3-二羟基 C1,3,4-三羟基 D1,8-二羟基3-羧基 E1,4,6-三羟基11大黄的总蒽醌提取液中含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五种游离蒽醌成分,选用下列那些方法可分离到单体( DE )A. pH梯度分离法 B.分步结晶法 C.氧化铝柱色谱DpH梯度分离与硅胶柱色谱相结合 E. 硅胶柱色谱12. 醌类成分按结构分类有( ACDE )A. 苯醌 B.查耳酮 C.萘醌 D.蒽醌 E. 菲醌13在碳酸钠溶液中可溶解的成分有( ABC )A. 番泻苷A B. 大黄酸 C.

11、大黄素 D. 大黄酚 E. 大黄素甲醚14羟基蒽醌结构中-羟基酸性大于-羟基酸性的原因是(AD)A. -羟基与迫位羰基易异产生分子内氢键。 B. -羟基与-羟基不在同一共轭体系中。 C. -羟基的空间位阻作用比-羟基大。 D-羟基受羰基吸电子影响,氢质子容易解离。15. 羟基蒽醌对Mg(Ac)2呈蓝紫色的是( BCE )A.1,8-二羟基 B.1,2-二羟基 C. 1,3,4-三羟基D.1,4,8三羟基 E.1,5,6-三羟基16.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用不同方法分离,结果正确的是(AC)A.总蒽醌乙醚溶液,依次用NaHCO3、Na2CO3、NaOH水溶液萃取,分别得到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B.硅胶柱色谱法,以C6H6-EtOAc混合溶剂梯度洗脱,依次得到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C.聚酰胺柱色谱法,以水、稀醇至高浓度醇梯度洗脱,依次得到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17.羟基蒽醌的紫外吸收光谱一般有五个主要吸收带,峰230nm、峰240-260nm、峰262-295nm、峰305-389nm、峰400nm,其中峰位红移或吸收强度受羟基数(或羟基)影响的峰是(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