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472901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3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中图版必修1(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 意义,-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点一自转的运动特征与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一、地球自转的特点 1.方向,西,东,逆,B,顺,C,-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周期 :23时56分4秒。 3.速度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 2.偏移规律: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上不偏转。,恒星日,15/时,赤道,两极,地转偏向力,右偏,左偏,-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因素,-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2、均为0。 2.纬度相同的各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典例1(2013天津高考)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 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7-,考点一,考点二,

3、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 (2)图表信息:,-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规律应用 第(1)题,考查北极星仰角与观测点纬度之间的关系。北极星的仰角度数与观测点纬度一致,南半球观测不到北极星。第(2)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周期与速度。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用时23时56分4秒,角速度约为15/时,而a恒星转过了约50,用时3个多小时。 【答案】 (1)A (2)B,对应训练 读极点俯视图,完成第12题。 1.甲点位于乙点的( )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4、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线速度甲点大于乙点 B.自转角速度甲点小于乙点 C.甲、乙两点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不同 D.甲、乙两点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程度不同,-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答案,解析,考点二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的判读 1.昼夜现象,-1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夜半球,昼半球,晨昏线,晨,-1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昼夜交替 (1)成因:地球的 。 (2)周期:1个 ,24小时。 特别提示(1)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2)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更替现象,周期为一年。

5、,自转,太阳日,-1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晨昏线及其应用 1.晨昏线的判读,-1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如右图中,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1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确定地方时。,-1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确定日期和节气。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或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17

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纬度:如右图中Q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Q的纬度=90-A点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确定经度:如右图中太阳直射点Q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正午12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出其经度。,-1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5)确定昼夜长短。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 日落时间=某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时间正好相反。

7、,-1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例2(2014课标全国)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乙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2)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暴风雪席卷欧洲北部 B.澳大利亚东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C.好望角附近炎热干燥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甲、乙两地都位于晨线上,且此时南极出现极夜,北极出现极昼。,2.规律应用 第(1)题,考查晨昏线与方位的判读。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位于晨

8、线上,此时中山站(69S)为极夜,依此可作右图,图中AB为晨线,AB与赤道交点O所在的经线NS时刻为6时,再结合甲、乙日出时刻,可大致画出甲、乙的位置如图,则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第(2)题,考查晨昏线的应用。中山站出现极夜,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墨西哥湾热带气旋在夏半年活动频繁。 【答案】 (1)B (2)D,-2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对应训练 右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斜线部分表示黑夜,横线部分表示东半球,数字表示经纬度。读图,完成第34题。 3.此时,北京时间是( ) A.12时20分 B

9、.15时20分 C.8时20分 D.18时20分 4.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 B.北京的白昼时间比开普敦长 C.地中海沿岸正值多雨季节 D.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答案,解析,-2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点三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一、地方时 1.定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2.特点: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 ;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二、时区和区时 1.时区:东、西各分为12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三、日期界线 1.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

10、时(或24时)的经线。 2.国际日界线:大致沿 经线。,相同,15,180,-2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特别提示(1)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北京所在的116E经线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经线的地方时。 (2)每一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就是该时区数与15的乘积,东、西经则由东、西时区来确定。,-2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一、时间的计算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经计较,分秒必算。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

11、: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 如NB。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如NC。 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2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二定向: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3)三定差: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

12、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26-,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该地经度,求时区数。 该地所在时区数=该地经度15(余数若小于7.5,则直接舍去;余数若大于7.5,则在结果上加一个时区)。 第二步:求时差,即求时间间隔,每相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一小时。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注:“+”“-”号的选取同地方时的运算。若求出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上24小时,日期减一天。,-27-,考点一,考点二,考

13、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 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需建立如下关系图。 计算公式: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注意:加减的原则为东加西减。,-28-,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二、日期变更 地球上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一条是自然日界线(0时或24时所在经线)。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29-,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极地投影图 3.两种日界线的区别,-30-,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1-,考点

14、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2-,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例3(2015江苏高考)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33-,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 (2)图表信息:,-34-,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规律应用

15、 考查时间的计算方法。东八区和西四区相差12个时区,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西四区的时间为2015年2月18日12时。 【答案】 A,-35-,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对应训练 右图中 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6.此时北京时间为( ) A.6日12时 B.7日12时 C.6日24时 D.5日12时,答案,解析,-36-,一、晨昏线及其特点分析 1.晨昏线的画法 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其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其中心一定通过地球的

16、地心,所以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球的球心作太阳光线的垂面,该垂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即为该日的晨昏线;二至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2.晨昏线的特点 (1)晨昏线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 (2)太阳光线总是垂直于晨昏线所在平面。,-37-,(3)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下图中+=+=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下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下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随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而变化。晨昏线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5)晨昏线以15/时的角速度自东向西移动。,-38-,二、如何确定日期的范围 1.日期的范围:两条日期界线的存在,使得全球不同日期的范围不同。若由0时经线向东至国际日界线为今天,则0时经线以西至国际日界线为昨天。只有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180经线)重合时,全球为同一日期,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