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47289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归纳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观潮背诵全文。1、 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2、 潮来前薄雾蒙蒙、人山人海。潮来时作者抓住声音、形状和人群这四个方面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其奇特、壮观的景象。潮来后江面上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3、 第四段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凶猛、高大、壮观。4、 钱塘江大潮特点:奇特、凶猛、壮观。雅鲁藏布江背诵第三段。1、 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2、 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3、 作者从地理位置、峡谷形状、自然景观三方面介绍峡谷。4、 第二段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

2、法。5、 第三段:作者用“从到”的排比句式,气势非凡、让人感觉如神来之笔6、 第四段中心句:第一句。鸟的天堂背诵第7、8、12、13段。1、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看到高大茂盛、生机勃勃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鸟飞鸟鸣的热闹景象。2、 “真是一株大树”强调“一株”,承接上文不是“我”说的“许多株”,也不是另一个朋友说的“两株”,从侧面烘托出榕树的大、茂盛。3、 “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的原因: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4、 “垂”字好处:写出了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5、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3、。6、 鸟的特点:数量多、形态多、颜色多、姿态多、生活快乐自由。7、 “鸟的天堂”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不加引号:作者亲眼看到被人们喻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感到鸟儿在那儿生活得十分自由幸福,像天堂一样,作者发出内心的认可和赞美。爬山虎的脚背诵全文。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1、 文章写了爬山虎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及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2、 叶子特点:绿得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均匀。3、 第二段过渡句“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的叶子。”4、 爬山虎叶子的叶尖为什么一顺儿朝下:因为爬山虎的脚不断地向上爬,它的叶子齐刷刷地往高处走,与脚相反方向的叶柄

4、,便向下垂,叶尖便自然向下生长。5、 为什么爬山虎在墙上铺得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为了充分吸收阳光。蟋蟀的住宅背诵第7段。1、 课文写了两方面:蟋蟀住宅的特点,怎样精心建造住宅。2、 住宅特点:选址:经过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外部: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 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3、 第二段:过渡句“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4、 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哪些方面:慎重选择住址;不利用现成洞穴;自己一点一点挖掘。5、 慎重选择住址的条件:排水优良,有温和阳光。6、 蟋蟀怎样建造住宅:第7段。7、 为什么说“住宅算是伟大的工程”:蟋蟀的住宅向阳、隐蔽、能排水、住所简朴、清洁

5、、干燥卫生,是精心建造的,可蟋蟀涌来修建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退”,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体会到蟋蟀能建造出这样的住宅,简直是一个奇迹。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1、 魏格纳发现: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2、 证据: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岸,也见于巴西西南部。3、 结论:当时世界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4、 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勇于探索,执着追求。巨人的花园1、 巨人的花园原先: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巨人赶走

6、小孩后:花园里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小孩偷溜进来后:花园阳光明媚、草翠花开。巨人再次赶走小孩后: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2、 巨人之前对待小孩:无情地驱赶,冷酷地训斥。之后:热情地欢迎。这是使用对比的写法。3、 从童话中懂得了什么:见笔记。P45课后资料袋要看.幸福是什么1、第一个青年认为:为别人治病,别人恢复健康就是幸福。第二个青年认为:做对别人有用的工作,这就是幸福。第三个青年认为:自己种的粮食能够养活别人就是幸福。2、从课文读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去年的树1、 理解两次“看”:第一次看是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好朋友,放佛在说:

7、“树朋友,我终于找到你了,我来给你唱歌了。”第二次“看”:是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放佛在说:“树朋友,我唱的歌你听见了吗?再见了朋友。”2、 鸟儿的品质:珍惜友情、信守承诺。小木偶的故事懂得道理: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白鹅背诵第1、2、3、4、5段。1、 白鹅特点:高傲。表现在叫声、步态、吃相中。2、 第二段:中心句,统领全文的作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3、 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吃相:必须有三样东西下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循规蹈矩、不知变通。4、 写鹅的叫声与狗做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大。5、 把白鹅的步调比作京剧

8、里的净角出场,不仅形象写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了鹅的步伐中透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6、 作者善用反语流露出对白鹅的喜爱之情。白公鹅1、 特点:有海军上将的派头。2、 课文写了白公鹅的两点:走路姿态、平时活动。平时活动有:戏水、抢占地盘、公然吞食鱼饵。平时活动特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3、 白鹅和白公鹅叫声、步态等区别的表格见笔记。猫背诵全文。1、 猫性格古怪,表现在三方面: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时能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时,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既胆小又勇猛。2、 第四段讲:满月时的小猫淘气可爱。3、 “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任凭也,说明小猫及其贪玩。“非把老鼠等

9、出来不可。”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的决心和耐心,突出猫的尽职。“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无论也:猫不高兴时极端冷漠的表现。4、 从文中哪里看出老舍对猫的喜爱:猫可以随便上主人写作的桌子玩,在稿纸上乱踩,踩脏了稿纸,主人却说成是几多梅花。主人的线团、花草被猫折腾得不像样,也不责打它,把猫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母鸡1、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到喜欢。2、 讨厌的原因: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尊敬喜欢的原因: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尽职。3、 赞美伟大的母爱。长城背诵全文。按照游览顺序进行介绍,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长城。1、 第三段过渡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

10、的方砖,劳动任命来。”“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2、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无限的感慨。“才”表示长城建成是多么不容易。整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3、 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长”而“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在当时条件极其落后的情况下,老宋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4、 理解垛子、射口、瞭望口。5、 P85资料袋一定要

11、看,熟记大概七八个我国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背诵全文1、 中心句:第一段。全文使用首尾呼应的写法。表达作者对颐和园的喜爱之情和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2、 课文按照游览顺序,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长廊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万寿山脚下,看到的亭台楼阁:再写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向下望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十七孔桥看到的石狮和石柱。3、 长廊特点:长、美。4、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昆明湖比作镜子和碧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明湖的静和绿。5、 “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这句话是动态描写。“滑”比“划”更好,与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相衬托,一静一动,更加突出湖水的

12、静。语句训练:昆明湖真美啊,美得( );昆明湖真绿啊,绿得( )。6、 十七孔桥特点: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7、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姿态不一”可以看出:雕刻难度大、技术高超,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秦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临潼。课文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盛的宏伟气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1、 成语形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举世闻名。2、 秦兵马俑的类型: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20古诗两首见笔记。两首古诗都表达对好朋友的依依惜别的感情。搭石课文描绘了一行人走石图、面对面让石图、背

13、老人过石图。赞颂搭石默默无语、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赞美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1、 看得见的具体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2、 看不见的心灵美: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及时调整,直到满意才肯离去;两人同时过小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过小溪,蹲身下伏,背负过溪。3、 课文处处体现:善良美、谦让美、尊老美和奉献美。4、 关于奉献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落红不是无情物,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

14、叙述大陆青年小钱得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赞颂了两岸同胞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1、 课文叙述的事情很感人,说说你的感受:从以下几点谈:人和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感人的人物形象:急需救命的小钱,抽取骨髓的李博士,一心救同胞的台湾青年等。2、 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台湾青年见面,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什么:从以下几点谈:小钱的身体状况;生活及工作情况;感恩情;思念;愿望与未来;3、两个“静静得”区别:(1)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大陆18岁

15、的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体现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4、李博士品格:不顾个人安危,急他人之所及的高尚医德;台湾青年:舍己为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5、关于爱心的名言: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只要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就没有权利袖手旁观。卡罗纳课文通过描写小男孩卡罗纳在失去母亲后得到老师和同学无微不至的关爱的故事,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理解和关爱,教育我们要时时刻刻有一颗爱心。给予是快乐的1、 课文记叙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歌颂了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间真情。2、 为什么说“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保罗难忘是因为他真的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小男孩难忘是因为他为弟弟许下了一个愿望;小弟弟难忘是因为有了一次兴奋的坐车经历和哥哥为他许下了一个承诺。为中华之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