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472800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1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课件 中图版必修3(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讲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治理,-3-,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点一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一、区域可持续发展 1.内容:环境、 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 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需要解决的问题: 和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包括 、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3.水土流失:指在 、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 地区最为严重。,经济,环境,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水力,黄土高原,-4-,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不

2、稳定,侵蚀,暴雨,侵蚀性,过度开垦,-5-,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 。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 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 灾情。 5.影响 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特别提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其下游地区的主要危害是淤积江河湖库,形成地上河,加剧洪涝灾害。但也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主要表现在黄河下游形成了地形平坦、土层深厚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农业减产,生态环境,洪涝,水资源,-6-,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一、黄土高原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7-,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二、黄土高原

3、水土流失的成因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 黄土高原特殊地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其特殊的土壤组成,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8-,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9-,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人为原因 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10-,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

4、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11-,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方法技巧 确定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 1.熟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常见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化、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等考查的频次较高。,-12-,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准确判断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要强化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地区分布的记忆。如水土流失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森林破坏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第二,要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是发

5、生在大气层中的大气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形成必然与气候干旱相联系,只有在降水稀少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该问题。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区。生物多样性锐减分布较为普遍,凡是存在生态破坏的地区都可能存在该问题。,-13-,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例1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6、)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14-,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 B. C. D. 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水土流失的调查”说明了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围绕水土流失展开。,-15-,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图表信息:,-16-,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规律应用 第(1)题,考查水土

7、流失的影响因素。水土流失主要受地形、降水、土质、植被等因素的影响,四个选项中只有降水量和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第(2)题,考查水土流失的过程。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这句话分别从时间、空间两个角度提出了测量流域产沙量的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规定“一定时间内”,二是空间规定“流域内”。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一年”为期限的水土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最能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头,因为河流往往在流域出口处汇集最终流出该流域。,-17-,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

8、,第(3)题,考查地形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坡度小的地方,受雨面积大,下渗量大,流速小,侵蚀程度较小;随坡度增大,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当坡度继续增大时,虽然流速很大,但受雨面积很小,径流量小,侵蚀程度较小。所以图中坡度小于20时,水土流失较轻,单位面积产沙量应该较小,当坡度大于20时,水土流失加重,单位面积产沙量增加迅速,当坡度未达到40之前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图中符合这一变化规律的是曲线。 【答案】 (1)B (2)D (3)A,-18-,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对应训练 下表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完成第12题。,-19-,考点一,考

9、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 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答案,解析,-20-,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考点二水土流失的治理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植树种草,打坝淤地,工程措施,-21-,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22-,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比较 黄土高原和南

10、方低山丘陵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者在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原因对比。 共同点:地形崎岖、人为乱砍滥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低山丘陵区降水丰富、雨季长。 (2)危害程度相比:从经济角度看,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不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南方低山丘陵区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多为有较薄的地表疏松层覆盖的石质山地,一旦表土被蚀去,恢复更加困难;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 (3)治理措施相比: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草;南方低山丘陵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2

11、3-,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3.我国部分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4-,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5-,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典例2(2013江苏高考)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26-,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12、推理分析 1.信息提取 (1)题干信息:“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疏密、海拔反映地形特征。,-27-,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图表信息:,图1,图2,-28-,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2.规律应用 第(1)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根据图2结合比例尺可知,等高线表现的坡度变化为平地与缓坡相间分布,适合隔坡梯田的特征。第(2)题,考查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修建梯田是黄土高原地区在缓坡上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利于减少坡面径流,减轻水土流失。图1中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地保水保土;梯田坡向与山坡坡向相反,修筑难度较大;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

13、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和灌溉施肥。 【答案】 (1)C (2)A,-29-,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对应训练 3.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600 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1。 图1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30-,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材料二:图2。 图2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31-,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材料三:图3。 图3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32-,考点一,考点二,自主梳理,核心突破,(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 、 等。

14、(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 (3)(多选)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 )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答案,-33-,分析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

15、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 1.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34-,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模型 (1)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多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因素入手分析,人为原因一般是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35-,(2)危害:对当地、周边地区的危害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两方面分析。 (3)治理措施:针对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对症下药找出应对措施。从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出发因地制宜地分析。治理措施一般包括组织管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36-,对应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37-,(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