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0472674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看病》教学课堂实录修改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学会看病教学实录教学目标: (一)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 “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和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难点 :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和对儿子的爱。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都有过生病的经历,当你生病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能说说你的经历吗? 生回答师:现在有一个母亲,在她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及时给儿子治病,反而逼儿子一个人独自去医院看病,

2、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新课学会看病,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1、生字学习2、通过预习谁知道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把它写在旁边。(学生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的句子,感受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三、品悟母爱内心,感悟母爱真谛。师:找到描写母亲心理句子的同学请举手。你找到了什么句子,母亲当时的心情怎么样?生:(第21小节的句子)课件出示: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

3、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读三遍,第一遍指读,二三遍引读)生:母亲当时很(后悔)(生板书)。师:是的,这里第一句话已经清晰地说明母亲开始后悔。师:母亲后悔什么?生:后悔没有陪他去看病。师:句子中有个词 雪上加霜 跟读2遍你理解吗? (由于另外的原因使祸事加深)对文中的儿子来说,雪指什么?生:雪指孩子生病了。师:我们一起读读第1自然段;师:孩子病了,当母亲不仅没有及时雪中送炭,反而雪上加霜,“霜”在课文里指什么?生:母亲不急着带孩子上医院,作为母亲,本身就是医生可以自己给她看,不但没给孩子看,反而让他一个人去医院。师: 当妈的可真是够狠心的!我们来看看当时母亲是怎

4、么一步一步逼儿子独自上医院的,出示对话:“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师生分读(我当母亲,大家当孩子)师:当妈的刚才逼问残忍吗?生:有一点。师:看来母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态度是

5、相当-(坚决板书)的!孩子无可奈何了-只好说-那好吧,看省略号,面对母亲的步步紧逼,冷漠相对-发烧的儿子当时在想什么?生:怎么这么狠心呀,明明家里有药,妈妈是医生,还要我一个人去看病。师:对于此时生病的儿子来说,妈妈的这种举动就是雪上加霜。师:一想到这里,作为母亲的我真是后悔莫及,谁能找出母亲的后悔?指读儿子摇摇晃晃的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好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j)。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6、呢?师:是的,这时母亲好后悔,多想第一次领着孩子一起去。领着他一块去,有什么好处?生:可以指点他,第二次可以照着第一次去做了。师: 对,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去做,文中有个词叫 按图索骥 再读一次师:母亲有没有给儿子按图索骥的机会?生:没有。师:连孩子一次按图索骥的机会都不给,太不应该了!此时的母亲怎能不后悔万分呢?一起读句子。师小结:看,这里不但写出了我后悔,而且把后悔什么也写具体了,母亲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腻,紧紧吸引住了我们,这可比我们平时写非常后悔,后悔极了强多了。让我们再来深深地体会母亲的悔意吧。齐读。师:还找到了描写母亲心理的什么句子?生:第22小节的句子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

7、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生:忐忑不安师:忐忑不安 这个词很有意思,先读准它。从字形上来猜一下它是什么意思?生:心在一上一下,很紧张,很不安。师:心忽上忽下,心神不宁的,就是忐忑不安。 汉字真神奇,从字形上就能看出它的意思来,那谁能读出母亲的忐忑不安,谁来试试?(生读)师:感受到了你的忐忑不安,还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生: 坠 可以感受到忐忑不安 ,坠 速度快 重重地敲在我的心上。师: 前面的沙漏,知道是什么吗?生:沙漏是计算时间的一个东西,放些细沙,它的流速非常慢,说时间是艰涩地流动师: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师:

8、看,这里是多么矛盾,多么紧张。作者在这里用了像沙漏这样的比喻把当时的忐忑不安写得更加生动了。师:句子中还有一处写到时间2个小时过去了。这2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过得挺快。但对于母亲来说呢?生:漫长师:时间过得很慢,母亲就越忐忑不安,母亲越忐忑不安,时间越(过得慢)。这2小时母亲是多么难熬,可以说是度日如年。儿行千里母担忧、独自看病忧更忧啊!想象一下,在这2小时里,母亲可能做什么呢?生:踱来踱去,生:不断张望,生:坐立不安 师:是呀,母亲还肯定是神情严肃,眉头紧锁,她如此忐忑不安,不知道干什么好。师:那是她担心孩子呀,已经到了什么程度?生:(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师:儿是娘的心头肉,那是一种难以言表

9、的感觉,担心儿子到了心痛的感觉。这儿还用了个递进的关联词,生:(虽然但是)师:让我们读出母亲不安心痛的感觉。师:孩子独自走后,母亲忐忑不安、心痛难忍,她还经历怎样痛苦的心理感受?(自责)但是之前就是母亲让孩子独自去医院的,在做出让孩子自己去看病的过程中,母亲心软过吗?犹豫过吗?生:心软过。 师:哪一节的句子写到也曾心软过?生:读,第20节前3句。出示: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 “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师: 事实上,听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的话,母亲就是(犹豫)过,后悔过,担心过,自责过犹豫过,但还是没有被心软战胜,最终还是让孩子独自去看病了,这样

10、的母亲还能说残忍吗,不爱孩子吗?生:爱孩子。师:好,你还给这个母亲一份公道!读最后2段。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生: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学会不断地磨练自己,要自强自立,独立。师:这里的磨练自己指谁?生: 我,母亲。师:那母亲为什么说也在磨练自己呢?生:她在鼓励儿子独自看病的过程中,如果她心软了,那么她的儿子那次就学不到独立看病的本领,所以自己也经历着心理的磨练。 师:是的,这文中所有的语言和心理的句子都蕴含着母亲不一般的爱。同学们,母亲仅仅让儿子学会看病吗?生:不仅仅,而且学会独立生活。师:这正是母亲的良苦用心啊!一起读一读母亲的真情告白吧!出示: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

11、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线路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师:聊胜于无意思是有点总比没有要好师:这一段相对于全文有什么作用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全文的作用。 师: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其实这都是对我们的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感谢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练了孩子,也让我们从中获得启示思考!这位母亲就是文中的作者毕淑敏。四、走近作者拓展阅读她是我国一级作家,曾经当了十一年的兵,又是个资深的内科医生,还是我们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的文学硕士。更是一位母亲。五、情感延伸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

12、如何给予儿子“爱”;同时我们也走进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沉重的。“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我们的母亲吧!板书设计:20*学会看病犹豫母爱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又回到心里学会独立面对生活推荐两篇文章给同学们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剥豆。默读完成阅读指导卡1、 思考:你发现母亲剥豆的速度有哪些变化?把相关的字圈出来,再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生回答:慢,快,缓,紧。板书2、既然是比赛,为什么母亲的动作会发生

13、这么多的变化?生回答:母亲心情复杂,充满矛盾。3、这一连串的动作足以看出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作为母亲,她时刻为儿子着想。现在请你来当当这位母亲,读读这段话,感受她的心理活动的变化。4、教师扮演记者,采访母亲。这位母亲,为什么在剥豆时,您的手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因为-(伟大)这位母亲,为什么您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呢?因为-有远见)这位母亲,为什么您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呢?因为-(慈爱)这位母亲,为什么您的节奏又紧了许多?因为-(理性)找出两位母亲的共同点,(小小的一场剥豆比赛,却让母亲的心起起伏伏,这种复杂,希望你们也能读懂,那是一种深藏的母爱,跟学会看病的母亲一样。5、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文

14、章结尾说:“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么?”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你能结合课文,说说“打”和“不打”中所蕴含着的爱意吗?今天我们读了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文章,你一定也能理解有时候父母对你的责罚或者是痛打,其实,打也是爱。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后,你一定有许多感激的话想对父母说,下节课就让我们走近我们的作文课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反思:依然采用长文短教法教学学会看病,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课文注意内容。孩子独自去看病,作为父母放心吗?找出相关句子来重点领悟母亲的心,要求学生写上自己的批注,在学生自主找出语句写出感想批注后,在班上交流,相互交流中碰撞出火花,感受母亲的爱,慈母的心是柔软的,

15、是矛盾的,又是用心良苦的。她让孩子学会长大,独自面对生活。一篇浅显的文章,又在前几篇文章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能力了。这时,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独自品读写上批注体会,然后在讨论中进行思维碰撞,在学生体会后通过朗读来感悟吸收,培养语感。教会学生学习是多么重要的!放手让孩子们去学也是多么需要的,不放心的是学生是不是学会了,真如慈母让儿子独自去学会看病,师还是有点担心的,一定要在讨论交流中让学生之间相互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可以或补充或深化。我想这样的课堂才真正还给学生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更主动去学,师在其中只起个导学的作用。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