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系统结构_原理与检测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47094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5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_原理与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_原理与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_原理与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空调系统结构_原理与检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信息2009年第13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汽车空调系统结构、原理与检测 王轶闻 (徐州技师学院江苏徐州 221006) 【摘 要】论文从理论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原理及检测。 【关键词】空调系统;结构;控制原理;检测 1.汽车空调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空调系统由暖风系统、制冷系统、通风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控制 系统五大系统组成。 1.1暖风系统 1.1.1暖风系统由空调控制面板、风道、鼓风机、加热器、风门组 成。 1.1.2工作原理: 利用发动机冷却液流过加热器芯散发的热量来 加热鼓风机送来的空气, 经过加热器加热的空气

2、再通过风道送至车 内,提高车内温度,使温度调节到人体感觉适宜的温度。 1.2制冷系统 1.2.1制冷系统组成: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储液干燥器、膨 胀阀、控制面板、鼓风机、风道、风门、管路组成。 制冷系统送出冷气降 低车内温度及湿度,使人体感觉适宜。 1.2.2工作原理:压缩机排出高温、高压制冷剂,此制冷剂含有从 蒸发器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在排出行程中生成的热量。气态制冷剂流 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冷凝而变成液态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流 入储液干燥器,储液干燥器储存和过滤这些液态制冷剂,以提供蒸发 器所需要的制冷剂。 液态制冷剂通过膨胀阀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 和气态混合物。冷的、雾状的制

3、冷剂流到蒸发器中,在蒸发器中通过蒸 发器芯从热空气流中吸收的热量被传给制冷剂而使液态制冷剂汽化, 在蒸发器中所有的液态制冷剂转变为气态制冷剂,并且仅是受热的气 态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然后反复循环以上过程。被蒸发器中气、液混 合制冷剂吸收过热量的空气温度降低, 被鼓风机通过风道送至车内, 从而降低了车内的温度,使人体感觉适宜。 1.3通风系统 1.3.1通风系统由伺服电动机、鼓风机、风门、风道、出风口、控制 面板组成。 1.3.2工作原理: 通过空调放大器驱动伺服电动机来改变各风门 的位置,从而调节 气流切换车内出风口的位置,调节出风方向及风量大小,并将新 鲜空气引入车内,将车内的污浊空气排出车

4、外,同时还有风窗除霜的 作用。 1.4空气净化系统 1.4.1由空调滤清器、等离子发生器组成。 1.4.2工作原理:过滤掉空气中的尘土及杂质,对空气进行杀菌消 毒处理,使车内空气保持清新。 1.5控制系统 空调放大器(即空调ECU)收集空调压力传感器、烟雾通风传感 器、阳光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压缩机锁止传感器、车内温度传 感器、环境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发出指令通过总线连接 器传至进、出气风门控制伺服电动机、空气混合控制伺服电动机、鼓风 机电动机、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及各压力开关,对执行器进行控制,达到 各控制目的。 空调压缩机将从蒸发器出来的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 通过压缩机转变为

5、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将其送入冷凝器。 2.汽车空调系统检测 2.1检查制冷剂量 检查空调管和附件总成上的观察孔。 2.1.1准备车辆:车门全开、温度设置调至MAXCOOL、鼓风机速 度为HI、A/C为ON。 2.1.2将观察孔中的情况对比。 2.1.2.1有很多气泡:制冷剂不足 2.1.2.2没有气泡:制冷剂空、不足或过量 2.1.2.3压缩机进、出气口没有温差:制冷剂没有或几乎没有 2.1.2.4压缩机进、出气口没有明显温差:制冷剂适量或过量 2.1.2.5空调关闭后,制冷剂立即变清澈:制冷剂过量 2.1.2.6空调关闭后,制冷剂立即有气泡,然后变清澈:制冷剂适量 2.2用歧管压力表组

6、件检查制冷剂压力 满足下列条件后读取歧管压力表压力: 2.2.1将开关置于RECIRC位置时,进气口温度为30至50; 2.2.2发动机以1500rpm运转; 2.2.3鼓风机转速控制开关置于“HI“位置; 2.2.4温度调节旋钮置于“COOL“位置; 2.2.5车门全开; 2.2.6点火开关处于可以打开空调压缩机的位置。 2.3正常工作的制冷系统 低压侧:0.15-0.25MPa,高压侧:1.37-1.57MPa。 2.4制冷系统出现湿气 2.4.1症状 : 操作期间,低压侧压力在正常和真空之间切换 2.4.2可能原因 :空调系统中的湿气在膨胀阀节流孔处冻结,导致 制冷循环暂时停止,系统终止

7、并重新暖机后 冰融化且暂时正常工作 2.4.3诊断 : 2.4.3.1集成在冷凝器内的冷却器干燥器处于过饱和状态 2.4.3.2制冷系统内的湿气会在膨胀阀节流孔处冻结,阻碍制冷剂 循环 2.4.4纠正措施: 2.4.4.1更换冷却器干燥器 2.4.4.2通过反复抽真空除去系统中湿气 2.4.4.3加注适量新制冷剂 2.5制冷不足 2.5.1症状 : 2.5.1.1高、低压侧均低 2.5.1.2通过观察孔可看到不断有气泡 2.5.1.3制冷性能不足 2.5.2可能原因: 制冷系统漏气 2.5.3诊断: 2.5.3.1制冷剂不足 2.5.3.2制冷系统漏气 2.5.4纠正措施 : 2.5.4.1检

8、查有无漏气,必要时进行维修 2.5.4.2加注适量新制冷剂 2.5.4.3如果仪表指示压力接近于0,则有必要在修复泄漏后抽空 系统 2.6制冷剂循环不良 2.6.1症状: 2.6.1.1高、低压侧均低 2.6.1.2冷凝器至制冷装置的管道上有霜 2.6.2可能原因: 制冷剂液流被冷凝器芯管道内的污垢堵塞 2.6.3诊断:冷凝器干燥器堵塞 2.6.4纠正措施:更换冷凝器 2.7制冷剂加注过量或冷凝器效果不良 2.7.1症状 : 2.7.1.1高、低压侧均过高 2.7.1.2即使发动机转速下降时,通过观察孔也看不到气泡 2.7.2诊断: 制冷剂过量使用,导致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冷凝器效 机械与电子

9、102 科技信息2009年第13期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果不良 2.7.3可能原因 : 2.7.3.1循环中制冷剂过量重新加注时添加过量制冷剂 2.7.3.2冷凝器效果不足冷却风扇处的冷凝器散热片堵塞 2.7.4纠正措施: 2.7.4.1清洁冷凝器 2.7.4.2检查冷凝器冷却风扇工作情况 2.7.4.3如果前面二种情况正常,检查制冷剂量 2.8系统中有空气 2.8.1症状: 2.8.1.1高、低压侧均高 2.8.1.2低压管路过热不能触摸 2.8.1.3观察孔能看到气泡 2.8.2诊断:系统中有空气 2.8.3可能原因: 2.8.3.1制冷系统中存

10、在空气 2.8.3.2真空不足 2.8.4纠正措施: 2.8.4.1检查压缩机油是否脏污或不足 2.8.4.2排空系统并用新的或纯净的制冷剂重新加注 3.制冷剂的回收、充注与系统检漏 3.1回收系统中制冷剂 3.1.1启动发动机; 3.1.2打开空调开关; 3.1.3从大约1000rpm的发动机转速运行制冷压缩机5至6分钟 使制冷循环流通,这使得空调系统不同部件中的压缩机油大部分都被 收集到压缩机中; 3.1.4关闭发动机; 3.1.5使用制冷剂回收装置从系统中回收制冷剂。 3.2加注制冷剂 3.2.1操作 3.2.1.1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操作; 3.2.1.2使用SST加注制冷剂HFC-13

11、4a(R134a),标准470至530 克。 3.2.2注意: 3.2.2.1加注制冷剂前不要打开空调,否则会使冷却器压缩机在无 制冷剂的情况下工作,导致冷却器压缩机过热。 3.2.2.2气泡消失后可能还需加注大约100g的制冷剂 (制冷剂量 应根据数值量检查,而不应通过观察孔确认)。 3.2.3提示: 3.2.3.1使用制冷剂回收单元时,确保已有足够的制冷剂重新加注 系统。 3.2.3.2不一定100地回收空调系统中制冷剂。 3.3检查制冷剂是否泄漏 3.3.1操作 3.3.1.1重新加注制冷剂气体后,用卤素泄漏检测器检查是否有制 冷剂气体泄漏。 3.3.1.2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试: 1)将发

12、动机开关置于OFF位置; 2)确保通风良好(泄漏检测器可能对不是制冷剂的挥发性气体作 出反应,如汽油蒸汽和废气); 3)重复测试2至3次,确保制冷系统中仍留有一些制冷剂。 压缩 机关闭时大约392至588Kpa。 3.3.1.3用漏气检测器检查制冷剂泄漏管路。 3.3.1.4关闭漏气检测器电源, 把它靠近排放软管然后打开检测 器。 3.3.2提示: 3.3.2.1在鼓风机电动机停止后, 让冷却装置保持不变15分钟以 上。 3.3.2.2将漏气检测器传感器置于排放软管下。 3.3.2.3当漏气检测器接近排放软管时确保漏气检测器对挥发性 气体不作出反应。 如果不能避免挥发性气体的干扰,则应把车辆举

13、升 起来测试。 3.3.2.4如果没有在排放软管处检测到漏气,把鼓风机电动机控制 器从冷却单元上拆下, 将漏气检测器传感器插入冷却装置中进行测 试。 3.3.2.5断开压力开关连接器,放置大约20分钟,将漏气检测器靠 近压力开关,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1丰田汽车公司.雷克萨斯ES350修理手册.北京: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2006.6.18. 2凌永成,李雪飞.电控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 3周建平.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8. 责任编辑:张慧 科 (上接第174页) 女民警江伶悄悄伸出手在小崔脚上狠狠掐了一 下。 5语

14、用模糊的意义 不可否认,模糊语言的使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 色。 世界上确定的,精确的,清晰的表现只有一个,而其反面不确定的, 不精确的,不清晰的表现却是多种多样。 语言的模糊性并不会妨碍交 际,事实上,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需要大量的模糊言语。 正如波兰语义学 家沙夫指出,“交际需要语词的模糊性,这听起来似乎是奇怪的。 但是, 假如我们通过约定的方法完全消除了语词的模糊性,那么我们就会使 我们的语言变得如此贫乏,就会使它的交际的和表达的作用受到如此 大的限制,而且结果就摧毁了语言的目的,人的交际就很难进行,因为 我们用以互相交际的那种工具遭到了损害”(转自陈治安, 文旭, 1996)。

15、 钱歌川在翻译漫谈(1980:55)中也说过:“英语是一种歧义的 语言。 ”由此可见,对语言模糊的研究,尤其是对动态的语言模糊即语 用模糊的研究是为了对模糊性达到精确而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使交际 双方成功的完成交际任务。 6结语 本文简要论述了语用模糊的概念、产生、分类、功能和存在的意 义。 尽管长期以来“明白”与“精确”被看作讲话或写作的标准,但在现 实语言交流中,模糊语言却大量存在,这是由语言本身的特性及语用 需要所决定的。 若能恰当的在交际中使用语用模糊,不仅不会产生误 解,而且会使语言或文章增添表达效果。 因此,“精确”与“模糊”语言的 使用的“好”与“坏”并没有标准的定论,重要的是所选

16、择的语言形式是 否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 所处的环境及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否匹配,是 否能发挥其恰当的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Channell, J.Vague Language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London: Longman,1983 3Searle, J. A Classification of Illocutionary Acts. Language in Sociery 5,1976:1- 24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ory of Speech Ac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4Thomas. J. A.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95. 5陈治安,文旭.模糊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