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046950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The Romantic Period英美文学选读浪漫主义new(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浪漫主义时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认识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基本主张、及其对同时代后民英国文学及至文化的影响;了解该时期重要作家的文学生涯、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同时结合注释,读懂所选作品,了解其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培养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二、课程内容 (一)浪漫主义时期概述1.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法国大革命对英国的影响3.浪漫主义文学的渊源4.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5.英国浪漫主义文学(1)诗歌(2)小说(3)戏剧6.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7.

2、浪漫主义文学对同时代及后民英国文学的影响(二)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作家 A.威廉布莱克1.布莱克的生平2.布莱克的政治宗教观点、诗歌创作主张3.布莱克的诗歌(1)早期作品:天真之歌、经验之歌、天堂与地狱联姻(2)晚期作品:先知书4.布莱克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5.布莱克的诗歌对20世纪英国文学的影响6.选读: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B.威廉华兹华斯1.华兹华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2.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主张3.华兹华斯的诗歌(1)抒情诗: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2)长诗:序曲4.华兹华斯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6.华兹华斯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3、7.选读: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C.塞特科勒律治1.科勒律治的生平及创作生涯2.科勒律治的文学创作主张3.科勒律治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批评观4.科勒律治的主要作品(1)老水手之行(2)忽必烈汗(3)克丽斯塔贝尔(4)文学传记5.科勒律治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6.科勒律治的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7.选读: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D.乔治戈登拜伦1.拜伦的生平及革命生涯2.拜伦的诗歌创作3.拜伦的主要诗作(1)恰尔德哈罗德游记(2)唐璜(3)该隐4.拜伦诗歌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5.拜伦式英雄6.拜伦的革命生涯及诗歌创作对同时代及后世欧洲

4、文学的影响7.选读: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E.珀比雪莱1.雪莱的生平2.雪莱的诗歌创作主张3.雪莱的主要作品(1)抒情诗:西风颂、云雀颂(2)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3)散文:诗辨4.雪莱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雪莱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6.选读: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F.约翰济慈1.济慈眉善目的生平及创作生涯2.济慈的美学思想3.济慈的主要诗作(1)夜莺颂(2)希腊古瓮颂(3)安底弥翁(4)伊莎贝拉4.济慈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5.济慈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6.选读:所选作品的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点等G.简奥斯汀1.

5、奥斯汀的生平及创作生涯2.奥斯汀的小说创作思想3.奥斯汀的小说(1)理智与感情(2)诺桑觉寺(3)曼斯菲尔德公园(4)傲慢与偏见(5)爱玛(6)劝告4.傲慢与偏见的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及作品的意义5.奥斯汀小说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6.奥斯汀的小说对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7.选读:所选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三、考核知识点(一)浪漫主义时期概述1.浪漫主义时期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浪漫主义文学分行的基本主张3.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4.浪漫主义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二)浪漫主义时期主要作家的文学创作思想及其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

6、风格、艺术手法及社会意义等1.威廉布莱克2.威廉华兹华斯3.寒特科勒律治4.乔治戈登拜伦5.珀比雪莱6.约翰济慈7.简奥斯汀四、考核要求(一)浪漫主义时期概述1.识记:(1)浪漫主义时期的界定(2)历史文化背景2.领会:(1)浪漫主义思潮的意义与影响(2)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张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3.应用:(1)名词解释:浪漫主义(2)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特点的分析(二)该时期的重要作家1.识记: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内容 2.领会:重要作家的创作思想、艺术特色及代表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社会意义等。3.应用:(1)浪漫派诗歌(所选作品)的主题、意象分析(2

7、)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主题和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Chapter 3 The Romantic Period 界定The movement which we call Romanticism is something not so easy to define, especially concerning its characteristics or dates, for it is a broad movement that affected the whole of Europe (and America). However, English Romanticism, as a historica

8、l phase of literature, is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u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 in the Parliament. 西方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运动是不易用一言以蔽之的,尤其是它的确切时间与特点,因为这是一场席卷全欧及美国的浩大文学变

9、革。而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一般被认为始于1798年,标志为华滋华斯与柯勒治的抒情歌谣集的出版,终于1832年,标志为沃特斯哥特的去世及议会第一个改革提案的通过。 (二)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国际However, these dates are arbitrary and, to some extent, conventional, for a new current of literature, in fact, had started long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Lyrical Ballads. In the works of the sentimen

10、tal writers, we note a new interest in literature and legends other than those of Greece and Rome. It was in effect a revolt of the English imaginat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reason which prevailed from the days of Pope to those of Johnson. And some of the great imaginative writings in English lit

11、erature sprang from the confrontation of radicals and conservatives at the close of the 18th century, as the history in England started to move with a new urgency. This urgency was provokedv. 激起 by two important revolutions: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 1789-1794 and the Engl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

12、ich happened more slowly, but with astonishing consequences. 但上述这些标志也并非精确而权威,因为作为一股文学潮流,浪漫主义早在抒情歌谣集之前就开始了。在前一章提到的感伤主义作家中,我们就可以发现他们对古希腊罗马的作品风范已失去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对文学与传奇的重新思考。这一切都是自蒲柏至约翰逊时期的新古典主义理性文学的叛逆。而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有不少都产生于激进与传统相冲撞的18世纪末,这时英国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动力,一是1789-1794年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是同时期英国内部的工业革命。Jean-Jacques Ro

13、usseau让亚克卢梭, a French philosopher, was one of the leading thinker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In 1762 he published two books that electrified Europe - Du Contrat Social and Emile, in which he explored new ideas about Nature, Society and Education. These ideas of Rousseaus provided neces

14、sary guiding principles for the French Revolution, for they inspired an implacable resentment against the tyrannical rule in France and an immense hope for the future. In 1789 there broke out the epoch-making French Revolution. The news of the R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Declaration of Rights of Man and the storming of Bastille, aroused great sympathy and enthusiasm in the English liberals and radicals. Patriotic clubs and societies multiplied in England, all claiming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Th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