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467747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施祥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性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施祥胜 211300高一新生升入高中后,物理解题的格式迟迟不能入轨,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理学习的顺畅性,影响了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三学生在解题格式上也同样存在大量问题,为物理考试失去大量的“卷面分”埋下了祸根。在高考物理试卷中,计算题比重进一步加大,考生由于解题格式不规范而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凸现。本文就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存在的问题及规范性作一些探讨。一、正确使用符号正确使用符号的关键,一是要熟悉物理符号的书写要求,二是要了解有哪些常见的书写错误。物理中常用的符号包括:物理量符号、物理单位符号及非物理量符号。物理符号的使用既有规范性、习惯性

2、,又有灵活性。进入高中后,物理情景变复杂了,物理量大为增加,所需符号的数量也大大扩张。(一)高中物理常见符号1、物理量符号:物理量符号通常有:重力G、力F、位移(路程)S、质量M(m)、速度V、加速度a、重力加速度g、力矩M、力臂L、角速度、周期T、频率f、转速n、动量P、冲量I、功W、功率P、能量E、动能Ek、势能Ep、热量Q、引力常量G、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k、阿伏加德罗常数N,等等。2、物理量单位符号常用物理量国际单位制的符号通常有:长度m、质量kg、时间S、力N、速度m/S、加速度m /S2、角速度1/rad、频率Hz(1/S)、力矩Nm、动量kgm./S、冲量NS、功(热量、能量)J

3、、功率W、引力常量Nm2/kg2、劲度系数N/m、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等等。常用物理量非国际单位制的符号通常有:以M表示“兆”(106)。如:MW表示兆瓦;以k、p、C、m、分别表示千、分、厘、毫、微。如:km、pm、Cm、mm、m分别表示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其它如:h表示小时、t表示吨,等等。3、物理量的习惯性符号某些物理量在特定的情形中常用习惯性符号来表示。如:高度h、位移路程l(L)、时间t(T)、分位移X和Y等。4、非物理量的一些习惯符号物理计算中常需用到一些非物理量,而这些量通常都有一些习惯性符号。如:半径r(R)、长度l(L、S)、角度(、)、数量n(N、m、p、q

4、)5、加注的符号(1)加脚注的符号加脚注通常可表示某物理量的属性、或对几个并列的物理量加以区别。脚注通常用数字、字母表示,有时也直接用汉字。如:Ff表示阻力、FN表示支持力和压力、F合表示合外力、W合表示合外力对物体作的功、W克表示物体克服阻力所作的功、F1与F2分别表示在同一情景中的二个力。(2)加上注的符号加上注通常是对并列的几个量加以区别,方法是在字母右上角加“”或“”等。如:V、V、F、F等。(3)平均值的加注符号平均值符号一般是在符号上方加“”。如 V表示平均速度。(二)使用符号不当的一些常见情况1、所用符号不符合规范性。如:用f、N、P等表示力,u表示速度,用“m/天”表示速度等。

5、2、符号脚注不当。符号脚注不当的情况主要是二种,一是只习惯用汉字做脚注,二是脚注太复杂。如:用F拉F阻F拉力F支持、F万等表示各种类型的力。3、所用符号不符合物理习惯。如:用OF表示某一个力,用AB表示一段长度等。4、同一问题中,物理量单位中英文混杂。如:速度的单位写成“m/秒”。5、量纲相同的不同物理量的单位混用。如:功(能)单位J写成力矩单位Nm;动量单位kgm./S与冲量单位NS混用。6、有符号而不用。如:将力的单位写成kgm /S2。二、文字、字母书写不当1、字母书写不当。一是不认真观察书写要领u、Q;不知道手写体与印刷体的区别G、a;不区分希腊字母与英文字母W;有一些不良的书写习惯“

6、V”看上去象“M”。2、 字书写潦草。书写潦草的文字有时看上去模棱二可,真有些匪夷所思,如:大与小,左与右、A与B、c与e。三、用恰当文字进行说明物理解题过程应该有恰当的文字说明。但是,多数学生解题时,除了一个“解”字,其余全都是字母和数字。有的甚至全是数字,连“解”字都没有。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初中时对解题过程要求不高,二是学生不了解高中物理解题过程的要求,三是学生自我要求不高,四是有一种错误的思想意识,即认为书写文字太多,浪费时间。如果不养成用恰当文字进行说明的习惯,将极不利于物理思维的训练、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解题的准确性。恰当的文字说明主要包括以不几个方面。1、显示解题过程的说明。如:

7、已知、求、解、设、答、首先、其次、最后,等等。2、交待研究对象的说明。如:对而言,在的过程中等。3、阐述分析过程的说明。如:由可知,因为,所以等。4、提出所用规律的说明。如:由得,根据得,等。四、解题过程要循序渐进求解一道题目,应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弄清先求什么,后求什么。对解题过程应该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安排。而不能想到什么求什么,造成运算过程前后巅倒、步骤混杂。例题: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千克,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物体受8牛顿水平拉力作用而作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G取10m/S2。顺序不当的求解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合=F-Ff=ma,因为摩擦力Ff=FN=mg=

8、0.2210N=4N。所以,F合=F-Ff=8-4=4N。则a= F合/m=4/2 m/S2=2m/S2。循序渐进的解题过程:首先,摩擦力Ff=FN=mg=0.2210N=4N。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则a=(F-Ff)/m=(8-4)/2 m/S2=2m/S2。五、解题过程不要“跳步”解题过程遗漏一些重要步骤常称为“跳步”。解题过程中的“跳步”现象其实是由思维过程中的“跳步”引起的。如不及时纠正这种不当的做法,常常导致学生分析问题不严密、思维过程混乱。如:在上例Ff=FN=mg中遗漏Ff=FN而直接出现Ff=mg是常见现象,这容易导致学生在摩擦力计算中忽视支持力(压力)的分析,从

9、而导致分析能力得不到提高。在稍难一点的综合题中,支持力(压力)分析出错的现象很普遍。又如:上例中F-Ff=ma常被省去,而直接出现a=(F-Ff)/m,有时Ff=FN=mg被省去,而立出方程F-mg=ma,这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形成根据公式立方程的物理解题基本策略,也不不利于物理规律的学习。六、解题过程要有合理的省略与“跳步”相反,有的学生不对解题步骤进行整合,解题过程立式太多,过于繁杂。这样极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一遇到稍复杂一点的综合题,就束手无策,理不出头绪。如:在上例中,有的学生解题时将F-Ff=ma,a=(F-Ff)/m二步分解成F合=F-Ff=ma,F合=F-Ff,a= F合/m三步。

10、前者是一种数学中立方程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而后者完全是一种简单的代数运算思维。二种思维对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七、运算过程前期字母化后期数字化高中物理习题的运算,通常是先进行方程变形,求出末知量的字母表达式,再代入数据,算出结果。但是,许多学生沿袭初中的做法。即,立出方程后不进行方程变形就直接代入数据。上例中通常的解法是:F-Ff=ma,8-4=2a 则a=2m/S2。这样的过程一方面不合理,另一方面不利于复杂过程的运算。八、运算过程单位要简约化尽管对高中物理习题解题过程中单位的代入有明确要求,但是许多学生在这种简单的问题上错误百出。常见的情况通常有二类:一类是“保守型”,仍然沿用初中的做法,在每个量后面都写出单位,很难形成新的习惯。另一类是“过激型”,单位基本不用,只在运算的最后结果中写出单位。九、养成作图分析的习惯对物理情景进行图示分析是高中物理学习最重要的分析方法。绘图能力的欠缺会明显影响物理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绘图不当情况通常有:整体图形过大或过小、线段长度不当、方向不准、角度不准、随意绘图等等。造成绘图不当的原因通常是:思想上不重视,认为浪费时间;物理情景分析不清,不知如何绘图;锻炼少,绘图能力不强。提高绘图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二个:一是多观察老师的绘图,体会绘图技巧;二是加强绘图训练,总结合理绘图的方法。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