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46626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母亲教案2013——2014学年 陈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母亲教学设计(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专业名称 机修专业 课程名你:语文 授课教师:陈杰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首页)课程(学科)语文模块(章节)基础模块上册课题(项目)我的母亲讲课教师付丽课时分配理论教学1授课日期2013年10月技能训练1授课班级13升学授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抒情散文的写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情感,探讨情感,从而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抒情散文的写法,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及情感。 难点: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

2、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学情分析学生对亲情方面的理解并不难。本节可以达到的目标:体会母爱无私,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学习细节描写来深化人物形象提升:1、学唱一首送给父母亲的歌曲,唱给家人听。2、收集一些有关亲情的故事、言论和文学作品。做电子报。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朗读品味 协作学习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好一首歌曲,一是满文军的懂你,沙画作品母爱教学思路(环节)设计按照倾听母亲走近母亲认识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层层展开。教学手段(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我们称她母亲。 有人说,母亲是一首深情的颂歌,古往今来,永唱不衰;也有人

3、说,母亲是一只临行前的行囊,受用一生,取之不竭;更有人说,母亲是一双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了生命,也推动了世界。而老舍提到母亲,是这样说的:“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老舍笔下的母亲,去感受、去品味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母爱!请听满文军的懂你。二、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倾听母亲 母爱是学生熟悉而又陌生的话题,说它熟悉是因为每位学生都正在享受着无私的母爱,说它陌生是因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目前特有的家庭地位,使很多学生很少对母爱进行认真的咀嚼与反思。因此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欣赏震撼心灵的音乐满文军的

4、懂你,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升华母亲形象。 (二)导读启示:走近母亲 带着欣赏音乐的那份感动,教师顺势激情导入:母爱,一种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它如阳光普照般温暖;如春风化雨般细密,如海纳百川般博大,如蜡炬成灰般无私。我们曾经了解过朱德的母亲,那是一位勤劳善良且富有远见的女性,今天我们学习的老舍的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位女性。让我们一起走近老舍的母亲。(三)赏析探究:认识母亲 1、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品味是在阅读的基础上,经过用心体会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为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完成知识的自然过渡,在认识母亲之前,先展示上节课板书设计,让学生根据

5、板书设计及课文内容以“母亲是.的人”为格式造句,整体感知母亲形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有利于了解学生阅读课文后的情感体验,也是认识老舍母亲的关键所在,为重点阅读、语言赏析打下基础。 2重点阅读 母亲是伟大的,她的伟大体现在文章字里行间,尤其是课文的第13段,是最令人感动的,也是最精彩的。教师引导学生赏析13段,并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 文章写了哪些事?你认为哪件事最感人?为什么?重点学习第13段中细节描写的运用,看看这些细节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和情感的。 (1) 先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一起来朗读这一段,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2) 生读后回答,师总结(主要是写母亲对子女深挚的爱

6、/母亲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 (3) 那么,在这一段里面,母亲对子女的这种爱是从哪几件事中体现出来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答案: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分组讨论,小组选代表回答的方法,在学生阐述理由的过程中,用师生对话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品味所展示的感人细节。并板书“母爱无边”3、品味语言 在引导学生重点阅读的过程中,因势利导出本文语言特色。对学生说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语言犹如甘草,细细咀嚼,在平淡朴素中可以品出许许多多的味道。那么,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大声朗读出来,谈谈感受。(1

7、)感人至深的抒情和议论,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热爱,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例1、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例2、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去了根的花草。例3、生命是母亲给我的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以叙事为主,兼以议论、抒情。(2)以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淳厚的情感。老舍的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流畅,他善于将那些大白话、大实话调动得千变万化,意蕴丰厚而富有韵味。例1: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这一句

8、反复连用四个“怕”字,表现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语言表达则十分朴素。例2: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辛劳困苦。句中“找饭吃”写得通俗极了。例3: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这一句充满了感情,但语言却是大白话。(3)体会本文的美感A句式的整齐之美。即对偶成文或排比成文,“整齐而不雷同,匀称而不呆板”,读之上口,听之有力,极富表现力。例: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B句式的抑扬之美,即一句话内要注意词与词平仄相交,而几句话连用则要注意尾句平仄的互相呼应。例: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

9、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C句式的错落之美。整段文字中或骈散结合,或用语上的雅俗结合,参差有变,就显出一种错落之美来。例:第11段中用了一些俗语,也有并列句,交错变化,却有哲理,有韵味,有错落之美。(四)、训练迁移:歌颂母亲 紧承上一环节的评价,阐述:是啊,母爱犹如一缕阳光,使我们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犹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同学们,尽管跨出一步便是天涯,但作为游子的你,永远走不出母爱的风筝线,因为线的那头永远握在母亲的手中,老舍的母亲让我们热泪盈眶,我们的母亲呢?请欣赏沙画作品母爱。提问:1、说一说你的母亲吧,和大家一起分享。

10、2、你还知道哪些感人的亲情故事?考虑五分钟,我们知道,单调的文本阅读,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设计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捕捉课堂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发,使师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 (五)、师生寄语:体恤母亲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对本文的感受和体会。 寄语:同学们,孝敬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正如歌中唱到: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不管你功劳多高,不论你成就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三、训练延伸: 上网收集一些有关亲情的故事、言论和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体会,做一张有关母爱的电子报,发到老师邮箱。四、教学反思: 首先,我贯彻

11、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精神。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生字词、文学常识。这些小任务促使学生主动认真地自学课文。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必然要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上课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既让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加深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 其次,在上课过程中,我始终抓住“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及形象”这一教学目标展开。可以说基本技能的训练,落到了实处。学生的能力,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 再次,我实现了三维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德育目标都得到较好的落实。让师生都受得一次情感的洗礼。经过这一次情感的洗礼,大家更加热爱

12、父母,热爱生活。(4分钟)本课教学由导入的倾听母亲和课堂上的走近母亲认识母亲歌颂母亲体恤母亲五个步骤构成。引导学生读书,关键在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尤其是要发现和提出那些有思考价值的探究性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讨。本步骤要针对某一问题,激发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让每一位学生都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本文在学生了解作者、把握文章写作线索、整体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阅读及语言品味。(25分钟)这些语言看似大白话,但蕴含着浓烈的感情,读来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因此在品味的基础上诵读这些语言,有助于学生体验作者对母亲所饱含的浓浓深情。本步骤要设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思维训练题,使学生的“思考”迁移成为一种“创新能力”(10分钟)进行德育教育的灌输。(8分钟)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