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0466227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气血津液经络病因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节 气 血 津液 精(一) 气的概念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二) 气的生成和运动(三) 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 2温煦作用 3防御作用 4固摄作用 5气化作用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脏与腑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中医脏腑学说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素问“人以天地之气生”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精 肾臧精章节介绍(四)气总的分类1物质之气(物质) 呼吸之气O2、元气、卫气等。2功能之气(功能) 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脉之气。气的生成和运动气的运动形式各种各样,

2、但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1.元气(真气、真元之气)生成 分布 功能先天之精元气藏肾三焦全身生命活动原动力水谷之精 金匮要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脾胃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不能滋也”。 正常 异常脏腑组织 健旺 衰弱机 体 发育良好 发育障碍、潺弱 抗病力 抗病力2宗气(综合、集中)生成 分布 功能呼吸之气(清气O2) 宗气积于胸中 心助血运水谷精气(水谷之气) 肺行呼吸 内经“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 正常 异常视力 明锐 减退听力 聪敏 减退呼吸 均匀平顺 微弱心搏(脉) 有力律整、和缓 微弱、节律失常声音 高亢 低微 3 营气 (营养意思)

3、生成 分布 清 心肺水谷精气营气行于脉中洒陈五脏六腑功能 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正常 异常 血液 充盛 不足脏腑组织 发育良好 发育不良 功能健旺 功能衰减内经“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4卫气 (保卫意思)主要由肾的阳气所化生,水谷精微不断补充,敷布全身。生成 分布 功能 浊 肺 皮肤司开合、调肾阳气化而生-卫气行于脉外 肌肉 体温、温水谷精气 - (悍气) 胸腹脏腑、润脏腑皮肤、卫肌表、御外邪。 正常 异常腠理 微密 疏松体温 正常 异常(高)脏腑 功能健旺 功能衰减卫外功能 强 弱皮毛 润泽 枯槁 二、血(一)血的概念:血是脉管中红色液体,是由脾胃水谷之

4、精气所生化,是维持脏腑组织,四肢百骸活动的基本物质。(二)中医认为血液生成过程 心肺 营气 血脉 血水谷脾胃水谷精微 津液 肾先天之精肝 后天之精(三) 血的生理功能1) 滋养全身 2) 维持神志活动正常:思维敏捷 、精神充沛异常:血虚证 脏腑组织发育障碍血虚血热血逆乱血厥证 气虚血滞血瘀证(四) 血的循行血液运行与心、肺、肝、脾关系密切 肺朝百脉= 脾统血 肝藏血、主疏泄心主血脉=三、 津液(一) 津液概念津液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二)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和功能生成 分布 排泄 肺 - 鼻 (呼吸) 皮肤 (汗)水谷胃脾 三焦大肠 (粪便) 肾 -膀胱

5、(尿) 2津液的功能及分类 津:清稀,流动性大,随气运行,多分布组织器官,皮肤,肌肉,起营养和润泽作用。 液:浊稠,流动性小,不随气行,分布在机体深部,关节,筋膜,恼髓,起润泽扣和流利作用。 五液分类:汗心液 泪肝液 涕肺液 涎脾液 唾肾液 3津液与血液的关系 生理上:“相互化生,津血同源”。 病理上相互影响 如 失水证(大吐、大汗、大下)血虚证 (心肺功能紊乱,血容量下降) 失血证(外伤)津液不足证状,口渴,唇舌干燥,少尿。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略)思考题:1中医对气的概念如何论述?2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生成,分布,功能如何?第三节 经 络一、 经络的概念二、 经络的构成:包括

6、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有十五络、浮络、孙络等。三、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 1生理作用 2病理反应 3经络诊断 4经络治疗 5预防保健四、 十二经脉 (一)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二)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五、奇经八脉 冲脉 任脉 督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六、十五络 十二经、任、督二脉别出的络、加上一支脾之大络共十五络。第四节 病因学病因_即引起疾病的原因。病因的分类:1外因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2疫疬传染 有传染性疾病3内因七情 喜怒悲思忧恐惊4饮食所伤5痰饮、瘀血一、 六淫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一) 风 性质与致病特点1风性轻扬

7、开泄,易伤阳位2风性善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二) 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主收引(三) 暑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四) 湿1湿性重浊 2湿性粘滞 3湿易伤阳气,阻碍气机(五) 燥1燥易伤津 2燥易伤肺(六) 火1火性炎上 2消灼津液 3生风动血二、 疫疬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致病因素。三、七情_ 喜怒悲思忧恐惊1致病的原理:2影响气机 四、饮食、劳倦所伤 五、痰饮、瘀血 第五章 诊法第一节 四诊 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方法。一、 望诊(一) 一般望诊 1、望神 2、望面色 3、望形态 4、望头颈五官 5、望皮肤 6、望小儿指纹(二) 舌诊 1、望舌质 2、望舌苔二、 闻诊 (一)声音 (二)嗅气味三、问诊中医十问歌四、切诊脉诊的临床意义 1诊脉部位 寸口诊法 2方法五、 常见病脉与主病浮、沉、迟、数、弦、滑、结、代。相兼脉及主病 浮数脉 弦滑数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