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45838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一河中学 20142015 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本卷在结构、题型、难度等方面跟以前相比保持基本一致,题型稳中有微变,难度适中。下面就试题特点、学生答题得失分析、对今后教学的启示等方面作些分析、谈点看法。 一、试题特点 本卷分为三大块,共 26 小题,综合考察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卷考查的三大块:(1)积累运用 1、2:字音、字形 , 3、4、5、6 :成语运用、语病、句子选择及文学常识,7:古诗词背诵默写,共 20 分。(二)综合性学习(8 分)考查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及社会热点话题。(三)阅读理解 (42 分) 1、文言文理解: 短文两篇 具体考查:(1 )对重点实词的理

2、解及同字在不同句中的理解;(2 )对重点句子的翻译;(3 )对文章的深入理解。2、散文阅读: 背影具体考查内容如下:( 1)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2)对人物描写方法的领会及运用;(3)对重点词语的理解;(4 )对本文感情基调的把握;(5 )通过文章得到的启示。 (四)作文(50 分):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1)以“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2)以“关爱”为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本试卷作文题目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二、 综观这份试卷,体现以下特点 (一)试卷强调基础,重在运用。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

3、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不把字词和句子孤立起来考,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辨析。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但没有在难度上为难学生,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 (二)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现实,关注时代。两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主题也较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三)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让学生个个有话说,有内容写,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四)试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具体

4、体现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加开放性题型等方面。如试卷积累运用4、6、7 题等。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题型虽不新,但求实,很好的考查了学生的能力。 总之我希望, 这份语文卷,首先是让那些想死记硬背就能把语文学好的人纷纷落马。其次是要让那些不爱思考,不爱阅读学生不能获得高分。第三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是能通过努力学好的。检测学生一段时期以来语文学习的真实水平,体现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新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三、批改中发现的问题 1、课内基础如字词、诗文默写得分情况层次分明 :认真的同学满分,

5、反之则失分严重。探究题失分严重,表明学生知识面狭窄,积累意识不强。 2、课内阅读题大多是老师课上强调的重点,但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审题不清,草率下笔,导致扣题不严,答题不全。 3、课外阅读文虽在课外,理在课内,得分尚可,但审题不清和归纳不全的弊漏仍很突出。 4、有些学生写作情况不尽人意,视角窄,内容空,不全面,再加用语晦涩,书写潦草,难以卒读,得分差别较大。 四、试卷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遵循母语学习规律,在学习中要强调多读多背,多接触文本、精彩的文章或片段,力争做到熟读成诵,切实加强语言的积累和感悟。大量的事实证明,语文能力的形成,其关键不在于汉语知识学了多少,而在于语言积累是否丰

6、富,语感的积淀是否深厚。因此,语文的教与学必须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至少有以下四方面作用:积累语言材料;储存语言模型;积淀语感;接受文化熏陶。如果我们能认真落实,学生将受益匪浅。 2、重视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现代文阅读,重在研读材料,审清题意,按点答题。对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创造性阅读三个层次,应培养学生准确抓住问题要害,并能用简要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因此,应强调学生解题方法的学习,光记住答案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在怎样解出这个正确答案的解题过程、思路。 3、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沟通课堂内外、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报刊,做好一些摘抄,背诵有关课内外诗句、名言警句。见缝插针,不推诿,不懈怠。 4、作文加强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等,一定要养成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良好写作习惯。重视作文指导、作文评改、作后评析等几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参与到这几个重要环节中,可采用个人自改、小组互改、全班评改、重写一次的流程,让他们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变“别人要我写” 为“我要写” 。只有这样,才能为提高作文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