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449196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 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017备考江苏最新考纲,1.动物激素的调节(B)。2.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B)。3.血糖调节(B)。4.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b)。,考点一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 分泌的激素(5年12考),自主梳理,1.激素调节:由 (或细胞)分泌的 进行的调节。,内分泌器官,化学物质,2.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与靶细胞大整合,肾小管,甲状腺,各种细胞,全身各种细胞,胰高血糖素,肝脏细胞,胰岛素,睾丸,卵巢,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深度思考,从化学本质上归类各种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2、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提示 (1)氨基酸衍生物类,补充时既可注射,也可口服; (2)固醇类,补充时既可注射,也可口服; (3)蛋白质或肽类,补充时只能注射,不能口服。,跟进题组,题组一 激素的来源、种类、作用及其化学本质的辨析,1.(2015江苏启东中学月考,19)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中 B.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为靶器官 C.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垂体和甲状腺 D.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调节下丘脑细胞的分泌,解析 促甲状腺激

3、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正确;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C错误、D正确。 答案 C,2.(2015课标全国理综,30)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答出一

4、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微量高效,1.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题组二 综合考查生命

5、活动调节的信息分子与酶,3.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解析 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错误;能合成激素的一定是活细胞,其代谢需要酶的催化,但是应注意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

6、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浆细胞合成大量抗体,D错误。 答案 B,4.(2015福建福州八校联考)下图表示信息分子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实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匹配的是( ),解析 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骨骼肌及其内的传出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所以引起骨骼肌收缩的神经递质是由传出神经元产生的,A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作用于甲状腺的信息分子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故B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由垂体后叶释放,C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

7、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力,D正确。 答案 D,与生命活动调节相关信息分子归纳,注:以上各类分子均具特异性,除酶外,其余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抗体、淋巴因子一定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激素有些是蛋白质,神经递质几乎都不是蛋白质。,考点二 血糖的平衡及调节(5年9考),自主梳理,1.血糖的平衡,肝糖原分解,0.81.2 g/L,肝糖原、肌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促进,抑制,肾上腺,(髓质),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2014

8、江苏高考,T9C)( ) (2)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2013北京,3C)( ) (3)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2012山东基本能力,37A)( ) (4)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2011四川卷,T3C)( ) (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2012海南卷,T13D)(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教材P2527,侧重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机制,尤其注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拮抗调节,同时对血糖平衡失调也多有考查。,2.(教材必修3 P25思考与讨论改编)下列与血糖平衡及调节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9、),A.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B.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C.饭后,大量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正常人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这涉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D.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可通过分解肝糖原等途径维持血糖含量稳态 解析 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 答案 A,下图是相关激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如下图。请思考:,(1)图中激素 、分别是什么?其靶细胞范围如何?除此之外还有何类激素参与血糖调节? (2)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饭后6 h,的分泌量应增加还是减少?,(3)研究发现,

10、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何种后果?胰岛A细胞上是否有胰岛素受体? 提示 (1)为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为胰岛素,其靶细胞为几乎所有细胞(尤其是肝脏、骨骼肌细胞),除此之外,调节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 (2)胰岛素(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饭后6 h正处于饥饿状态,此时的分泌量应减少。 (3)若胰岛素受体缺乏,则胰岛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发挥作用,此时血糖浓度将升高;胰岛素可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跟进题组,题组一 血糖的平衡及调节,1.

11、如图是某健康人饮用一定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和B分别是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上的两个峰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峰值A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不够高 B.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开始下降 C.峰值A出现的原因是胰岛释放了大部分贮存激素 D.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胰岛开始释放新合成的激素 解析 健康人饮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随之增加,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在此前达到了最大值;在血糖浓度刚刚增加的阶段,胰岛B细胞能够将细胞中原贮存的胰岛素释放出来,导致了峰值A出现。 答案 C,2.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

12、图解过程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结构A是下丘脑,其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调节,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其释放的_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2)当正常人处于饱食状态时,图示中的激素_含量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葡萄糖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_(填图中文字)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图中激素发挥作用的靶细胞_(填“有”、“无”)接受激素的受体,如_。 (3)图中激素_间存在协同作用。 答案 (1)神经调节、体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某种细胞 有 肝脏细胞 (3)、,(1)血糖

13、调节涉及的器官、激素 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相关的器官有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题组二 血糖平衡失调及成因分析,3.下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

14、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解析 从题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过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或其受体;而胰岛B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 答案 D,4.人类糖尿病可以分为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下图是型、型两种糖尿病简要发病机理模式图,请回答:,(1)图中表示的物质是_,该物质能促进组织细胞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表示的结构是_。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值_,影响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

15、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于_(填“型”或“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病。在临床中_(填“型”或“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影响物质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以调节物质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物质的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的共同调节。 答案 (1)胰岛素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葡萄糖载体 高 胰岛素受体不足 (3)型 自身免疫 型 (4)血糖浓度 神经和体液(激素),1.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1)激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受体: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注: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不能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 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 浓度降低并不明显。 (3)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