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438722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东营市2019年中考历史备战复习 世界史 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一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变化,考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3年2考) 1慕尼黑会议 (1)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后,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2)召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在德国慕尼黑举行。,(3)内容:把 _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4)影响:把_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捷克斯洛伐克,绥靖,2爆发和扩大 (1)全面爆发:_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 德宣战。 (2)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在斯大林领 导下,苏联取得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 无敌”的神话。 (3)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

2、日,日本偷袭_, 美国对日宣战。,1939,珍珠港,3胜利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建立:_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 _。 作用: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 大增强,逐步扭转了战争形势。,1942,联合国家宣言,(2)雅尔塔会议 召开:_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 举行。 内容: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 德国法西斯主义;决定成立_;苏联承诺在德国 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联合国,明确成立联合国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 讲:由于名字相近,考生经常混淆成立联合国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会议。成立联合国是雅尔塔会议的决定,签署联合国

3、家宣言是在194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这两个名称虽然相近,但没有直接联系。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练:链接“排雷练版”P43T4,(3)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年,苏军获胜,成为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4)诺曼底登陆:_年,美英等盟军横渡英吉利海 峡,登上欧洲大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5)柏林战役: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_投降, 欧洲战争结束。 (6)二战结束:_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 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1944,德国,1945,4评价 (1)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2)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

4、劫,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耗;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知识小拓】 绥靖政策的实质 姑息、纵容侵略,即西方大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求得一时和平的政策。,【温馨提示】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说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挑战。,【知识小拓】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反对 法西斯侵略的战争。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根本保证。 各国人民英勇作战和正义的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 来,相互

5、配合,共同作战。,(2)启示:正义力量加强联合,就一定能战胜邪恶势力; 我们应该热爱生命,反对战争;世界各国应加强合作,反对 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共同探索 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道路。,考点二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3年0考) 1战后的繁荣 (1)时间:20世纪_年代。 (2)原因: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 用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政府采取措 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3)表现: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_发展尤其迅速。,五六十,南部,2危机和调整 (1)危机:20世纪_年代,受石油危机的打击,经济地 位下降。 (2)调整:20世

6、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 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 大的 _。,70,债务国,3新经济时代 (1)时间:20世纪90年代。 (2)原因: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教育、科技事业,促进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了传统产业的 技术改造。 (3)表现:美国经济逐渐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且保持低通 货膨胀、低失业率和减少财政赤字。 (4)特征:_和_。,信息化,全球化,【知识小拓】 几个“新”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之“新”体现在: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2)罗斯福新政之“新”体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美国的“新经济

7、时代”之“新”体现在: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温馨提示】 虽然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在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不是最快的,但由于美国原有的经济实力远远领 先于其他国家,所以,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处于世界第一 位,经济霸主地位没有丧失。,考点三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3年1考) 1战后的欧洲 (1)经济发展 原因: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 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_的援助。 表现: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美国,(2)走向联合 原因:西欧国家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 益,在美苏两极对抗中保持自己的国际地位。 概况: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

8、国等西欧国家成 立了“_”;在此基础上,1993年成立了 _,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 的发展。,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2日本的崛起 (1)战后繁荣 原因:_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 策,并且扶持日本;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科 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表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成 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 _。,美国,经济大国,(2)危机与恢复 19741975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经济发展减缓。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实行“ _”政策,促 进了经济的发展。 (3)谋求政治大国地位:2

9、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谋求政治 大国的欲望开始膨胀,军费支出不断增加。,科技立国,【知识小拓】 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1)原因:美国的援助,重视引进与发展科技和教育, 根据国情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2)启示:抓住机遇,加强国际经济联系;大力发展教 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技术,大胆创新;坚持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道路,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考点四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3年2考) 1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1)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在经济、政治 方面进行改革。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_, 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2

10、)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继续改 革,先重经济,后重政治,使苏联的政治体制由一党制转 变为_,国家权力分散,加剧了分裂趋势。 (3)苏联解体 导火线:“八一九事件”。 时间:_年。 影响:说明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标志着美苏两 极格局的彻底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多党制,1991,【知识小拓】 苏东剧变的原因以及启示 (1)原因: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长期作用, 直接原因是戈尔巴乔夫改革。 (2)启示:经济建设一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 是;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僵化的经济模式;要走适合本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国家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不

11、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民 主与法制,2匈牙利改革 (1)背景: _严重阻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 (2)措施,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民主,农业,管理体制,(3)影响: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为六七十 年代的全面经济改革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东欧剧变 (1)时间:_年下半年开始。 (2)实质:_发生变化。 (3)表现: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实现统一。,1989,社会制度,【温馨提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实质都是社会主义制度发生变化,但这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的失败。,明晰苏东剧变的实质,考点五 亚非拉

12、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3年1考) 1印度的独立与振兴 (1)独立:_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将印度分为印 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 _。 (2)振兴:工农业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1947,印巴分治,2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开始:最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埃及人民在 _ 领导下赢得独立;1956年收回 _主权。 (2)发展: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 _ _”。 (3)结束:1990年,_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 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纳赛尔,苏伊士运河,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3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美国扶植的

13、傀儡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1999年底,巴拿马人民从_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美国,【温馨提示】 “印巴分治”与“巴以分治”的区别:前 者指1947年英国对印度采取的措施,将印度分成两个国家 印度和巴基斯坦;后者是联合国出台的方案,即在巴 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和一个阿拉伯民 族的国家,不要混淆“印巴分治”与“巴以分治”,考点六 动荡的中东地区 (3年1考) 1中东问题的由来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_获得巴勒斯坦地区的“委 任统治权”,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地区 “_”、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

14、(3)1948年,犹太人国家_建立。阿拉伯人和 犹太人的矛盾尖锐起来。,英国,分治,以色列国,2中东动荡的原因:地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_资源丰富;大国介入;历史、宗教、种族等因 素;对水源的争夺。 3中东问题的关键:_。 4中东和平出现转机: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 和解,和平出现曙光,但和平进程曲折、反复。,石油,巴以冲突,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及启示,启示: 1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战争就是灾难,我们要反 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2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 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 3所有国家都应互不

15、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 同发展。 4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世界各国人民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才能求得共同发展等。,考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要命题角度 慕尼黑会议的实质及影响、二战中的著名战役在战争中的影响或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雅尔塔会议,1(2016东营中考)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尔 塔会议内容的是( )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成立国际联盟 C决定成立联合国 D建立北约组织,C,2(2015东营中考)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等多国隆重举办纪念活动,既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下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四幅示意图,(1)从材料一中任选两幅示意图,指出各自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或作用。 【答案】 图一: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图二: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