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043439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3新中国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3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学艺术,主干知识整合,考纲考情分析,要点史料探究,高考教材连线,考点即时演练,考纲考情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抓主干,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1.国防“两弹一星” (1)原因 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成就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试爆成功。 1966年10月, 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1967年6月,第一颗 试爆成功。 年4月,运载火箭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原子弹,

2、导弹核武器,1970,氢弹,2.农业“东方魔稻” (1)研制:1973年, 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2)意义: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3.信息技术“银河”系列计算机 (1)成就 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银河”型计算机诞生。 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2)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4.航天科技“神舟”号飞船 (1)发射:2003年10月, 宇宙飞船把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入太空。,袁隆平,“神舟”五号,(2)意义 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宇航员送入

3、太空的国家,中国的航天科技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为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1.扫盲教育 (1)措施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要扫除文盲,在20世纪末把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2)成就: 年1月1日,我国政府宣布20世纪末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2001,2.义务教育 (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 (2)实践 1986年通过 。 20世纪90年代提出“ ”战

4、略。 (3)成就: 年1月1日,我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3.高等教育的发展 (1)初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初,基本参照 模式,改造调整高校。 (2)曲折发展 1958年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有利有弊。 19611963年,经过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 “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科教兴国,2001,苏联,(3)迅速发展 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数量增多,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招生和分配制度等都更趋合理。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都得到长足发展。 三、 “百花齐

5、放、百家争鸣”方针 1.提出 (1)时间: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2)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 工作的基本方针。 (3)影响 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活跃了思想,学术文化各部门都出现生机勃勃的 景象。,1977,科学研究,2.遭遇挫折 (1)时间: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尤其是“ ”中。 (2)表现: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中止。 3.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2)表现 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

6、、戏剧、诗歌、影视等文艺形式争奇斗艳。 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大革命,1.“两弹一星”的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重理解,2.多角度看待高考制度的恢复 (1)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战线尤其是高等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它对在全社会重新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

7、良好风尚,对重建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对推进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推进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建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恢复高考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让一批具备接受大学教育条件的人实现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如果不恢复高考、不让大学恢复秩序、没有正常的高等教育,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传承就会断裂。 (3)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恢复高考制度,其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要点史料探究 研习史料 探究重点,主题一 从急起直追到赶超世界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8、【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1)问,首先据所学确定时间是1970年,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说明当时的时代特征;对中国的重要影响从科技发展及国际地位提高等角度分析。第(2)问,归纳材料信息得出科技发展成就,原因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史实分析。 (2)联所学,找关联:“两弹一星”的研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对峙格局的环境下,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而开展的,这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和军事实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分析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卫星发射对当时的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科技发

9、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提信息,找关键: 表明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表明国内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 表明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反映出中国在航天、信息技术和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答案】 (1)时代特征: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2)成就:“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探月之旅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迅速发展;科教

10、兴国战略的提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深化拓展】 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主题二 时代印记明显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材料 新中国教育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大事记等,【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一个问题“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内容概括。第二个问题“原因”,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2)联所学,找关联: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3)提信息,找关键: 反映出1952年高校按照苏联模式进行院系调

11、整。 反映出政府办学。 反映出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 反映出2000年之后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上表反映了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请就1952年和2000年这两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答案】 1952年: 特点: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政府办学;重工轻理,削弱人文学科。 原因:加强了党对高校的领导,计划经济的反映;“一边倒”外交政策下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工业化对人才的需要。 2000年: 特点:办学方式多样化;高等教育大众化。 原因:市场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办学弥补国家教育投

12、入的不足。,【深化拓展】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成就,主题三 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指南针“双百”方针,【问题】 (1)概述“双百”方针的主要内容,并从政治与学术文化角度评价其意义。 (2)材料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出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第(1)问,“主要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概述,“意义”的分析注意限定条件“从政治与学术文化角度”。第(2)问,首先要明确材料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呈现多元化,根据“1979年”的时间信息结合“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以及改革开放的影响等史实分析原因。 (2)联所学,找关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方针,同时也是长期性

13、的方针,促使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双百”方针符合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科技兴旺的方针。 (3)提信息,找关键: 反映出毛泽东支持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双百”方针是民主的 方针。 说明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反映出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多元化。 反映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潮流对学术研究的影响。,【答案】 (1)内容: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意义:“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是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的体现;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

14、荣。 (2)变化: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呈现多元化。原因:改革开放后重新提倡“双百”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环境改变着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深化拓展】 全面认识“双百”方针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4.“双百”方针在

15、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 教材补缺,角度一 “大跃进”对文学艺术的影响,【典例1】 (2013海南卷,24)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 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

16、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试题定位】本题考查“大跃进”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况。,【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时间,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它的特点是以政治运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知道人民日报是党报,带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三是大规模搜集民歌且出现民歌搜集量大幅增长的现象,这与“大跃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 从选项看,首先民歌的搜集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实际上此时的经济发展比较混乱,无法证明B项的说法;C项的表述符合题干表达的两方面特征,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