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0434043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探讨 谢光武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本文结合四川水电资源及分布,四川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物种分布的地域性, 在分析四川水电开发的强要性及战略地位,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现状,四川生态环境 保护面临的问题基础上,阐述了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能协调发 展的观点,针对目前水电开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一、四川水能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地位 四川境内河流众多,径流丰沛,落差巨大,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全省流域 面积l O O k f f 以上的河流6 9 2 条,其中1 0 0 0 k m 2 以上的1 3 7 条,1

2、 0 0 0 0 k m 2 以上的1 9 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 4 3 5 1 4 7 M W ,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1 2 0 0 4 0 O M W ,经 济可开发装机容量1 0 3 2 7 0 7 M W ,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但目前开发程度仅1 0 左右,预计到2 0 1 0 年可达1 7 。合理开发四川水能资源,是四川经济发展与电 力负荷增长的需要,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改善四川乃至全国电源结构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全省幅员面积4 8 5 万k m 2 ,其中,9 6 5 属于长江流 域,占长江流域面积的

3、4 8 2 。四川森林资源丰富,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 区,在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生态环 境建设对于确保三峡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和中下游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及整个 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四川境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是我国乃至世界极为重要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 四川生态环境好坏不仅对本省至关重要,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四川水电开发是四川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区域 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地。 二、四川水能资源及生物资源分布的地域特点 四川水能资源丰富,并相对集中在川西地区。川西水电资源包括会沙江、 大

4、渡河、雅砻江以及岷江水系,据水电资源普查,上述4 条河流干、支流水能技 术可开发量达1 0 5 7 9 6 M W ,其中干流水能技术可开发量为8 5 3 4 2 M W ,支流水能 可开发量为2 0 4 5 4 M W 。上述4 条河流水系水能可开发量占四川全省的8 5 5 左 右,合理开发川西地区水能资源,是四川发展水电支柱产业的主战场。 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地域跨度大,海 拔高差悬殊,尤以川西地区的岷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最为显著, 川西地区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差6 0 0 7 5 5 6 m ,跨亚寒带、寒温带、温带、 暖温带和亚热带5 个

5、气候带,含高山灌丛草甸、亚高山暗针叶林、山地暗针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5 个植被垂直带。复杂多样的地貌形态、气候 差异与垂直递变,孕育了繁多的森林植物和动物,尤多特有、珍稀和珍贵的动植 物种类,蕴藏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四川省分布有高等植物1 0 0 0 0 余种,脊椎动物1 1 0 0 余种;各类保护动物9 6 种,各类保护植物7 6 种。其中多数物种均分布在川西林区,生物多样性相对富 集。仅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一处,便有高等植物2 5 0 0 余种,脊椎动物约3 5 0 种, 国家保护动物3 0 余种、保护植物2 0 余种。 但因受森林砍伐及河谷地区自然及人为活动影响,区内原始

6、森林分布主要 退缩在江河中上游地区及支流河源地区,河谷地区以次生林、灌草丛和农耕植被 为主。 三、 四川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 经济和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 受历史及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四川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生物资源 相对富集的川西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部分早已 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因资金问题一直未进行总体规划,更谈不上开发与 保护,制约生态建设。同时部分建材、矿山等无序开采,道路建设、小型电站无 序开发,相应环保工作滞后的现象普遍存在,对区域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和 影响。全省河流众多,鱼类资源,特别是长江上游

7、特有鱼类丰富,但长期以来,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关资源调查工作严重滞后,许多河流及区域生态均是借助 建设项目,特别是水电建设项同才得以开展,影响了项目建设及资源保护。 ( 二) 局部生态环境脆弱 对水电资源及生物多样性相对富集的川西地区,受海拔高,气温低,电力、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等条件制约,经济贫困,部分区域取暖、烧饭等消耗大量林 木,坡耕地比例过大,造成逾穷逾垦,逾垦逾穷的局面,加剧了水土流失,由此 造成恶性循环,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已非常脆弱。 ( 三) 自然灾害频繁 受地形及降水分布不均影响,自然灾害较频繁,尤其集中在川西地区。因 地势起伏,高差悬殊,干、雨季分明,降水时段集中、强度大,河

8、谷地区植被破 坏严重,加之各流域普遍存在不良地质区段,滑坡、坍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及 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危害严重,使区内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 四) 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西部大开发为四川的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基础设施及资源开发项目的建设 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使四川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给环 境带来极大压力。部分水电及矿山开发、道路建设等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前紧 后松”、“重评价、轻实施”现象仍然突出,对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加剧水土流失甚至引发滑坡、泥石流的自然灾害,相关工作亟待加强。 四、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 ( 一) 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水电

9、建设项目按其开发方式分为引水式、河床式和混合式三类。就四川水 电资源及开发条件而言,干流的开发一般以河床式为主,支流一般为引水式、上 游龙头水库多采用混合式开发。其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水库淹没及移民 安置、水库蓄水及调度运行、大坝阻隔及减水河段水文情势的变化等带来的环境 影响;施工期主要表现在施工占地、开挖和弃渣对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及施工“三废”及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但一般是局部的、暂时的和可恢 复的,同时也是高强度和剧烈的。 ( 二) 水电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现状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设项目的环 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正逐步走上法制化和正规化,

10、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性建 设项目,其工程量和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环境管理相对正规。按照“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水电项目均划为“一类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 报告书,我省水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起步早,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得到了较好的落 实,特别是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均无一例外地编报了“环境影响报告书”。 要求对项目区环境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或监测,非常关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等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并注重结合项目建设及运行特点分析预测项目建设可能带 来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制定有效的对策减免措施,对评价单位编报的“报告书” 尚需进行严格认真的技术评审,为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11、。 目前水电工程的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进展。过去由于水电工程具有运行期 基本无污染,其环境管理“前紧后松”、“重评价、轻实施”现象较突出,目前正 逐步得到改善,环境监理逐步推进,“三同时”制度正逐步得到落实,在确保项 目顺利建设的同时,较好的保护了环境。从我省已完成环保竣工验收的二滩、宝 珠寺等大型水电项目分析,其环境保护措施是基本到位的,环境影响得到了较好 控制和减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小气候和生态环境,为旅游、交通 等相关行业发展带来了契机,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但电站施工过程中的 “三废”排放及生态破坏难于避免,引水式电站的减脱水段及其环境影响问题较 突出,中小型项目的环保意

12、识仍明显不足。 亟待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积极组织研究和探索适应水电行业特点的、行 之有效的预防及控制减缓措施,走四川特色的水电开发与环境保护之路。 五、四川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如果经济搞不上去,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资源持续利用也不可能;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可持续,因而经济的持续发展必 须以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的支持,经济的 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四川水电的装机容量仅占水能技术可开发量的l O 左 右,其开发水平均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今后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电力市场和经 济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开发水电资源:四川生态环境好坏不

13、仅对本省至关重要, 而且对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必须加以保护,实现 资源可持续利用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协调发展。 地处跃江上游的四川境内草地、森林等对生态环境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生态 系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江河中上游及支流源头地区,河谷地区以次生林、灌 木林及农耕地、村镇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为主。四川水电站建设及影响区主要为 河谷地区,特别是几大河流的干流及主要支流中下段,海拔相对集中在1 0 0 0 2 5 0 0 m 范围,受自然条件和人为不合理开发活动影响,该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经济相对贫困,亟待通过合理的资源开发来带动和促进环境保护。 据四川己建和在建的大、

14、中型水电站生态环境影响调查分析,一方面,水 电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对珍稀物种影响不大,但施工及运行初期对局部区 域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破坏显著,后期基本可得到恢复和治理;另一方面,随着电 站的建设,大量资金和人才、技术的输入,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相关产业和 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财政税收的显著增加等,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坚强的物质 基础,有利于实现“以电代柴”,实现开发与保护互动、双赢,最终实现开发与 保护的协调发展。 六、对策建议 ( 1 ) 加强宣传、落实管理 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及能源形式,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 大力宣传我省开发水电的必要性;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角度处理

15、好开发 与保护的关系,切实控制和减少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落实施工期环 境监理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制度。加强中、小型水电项目审批及建设管 理,限制规模小,影响大的建设项目。 ( 2 ) 整体规划、合理开发 按照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针对水电建设项目的叠加性、累计性影响和环 境承载能力,近期为保护物种资源及重要生境,积极组织开展流域和区域综合规 划,从总体、宏观和综合角度,划定一定区域( 主要是干流上游及部分支流) 不开 发,同时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保护机制,实现保护与开发协调、合理、有序。 ( 3 ) 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促进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要从保护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出发,建立新的技术基础, 使人类社会的生产过程与自然过程相适应;在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要作好 在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环境变化及其带来影响的预测和对有害后果的防 范研究。水电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具有广泛性和深远性,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研究, 准确评价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提高,从技术和 政策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 1 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