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110425577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幼儿老师教研论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有效性的探索皮亚杰也曾经提出:“幼儿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对幼儿来说是打开他们智慧大门的钥匙,可见,投放丰富的材料是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带着获取到的信息与想法,带着针对小班幼儿区域游戏中所发现的问题,在区角游戏的材料上做了一些有效的尝试。一、娃娃家材料的投放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在活动中规则意识和创造性还比较缺乏,想起每次小班新生刚接触到区域游戏的时候,一脸的兴奋,因为他们能在区域游戏中自主地选择游戏的角色,又能对游戏的材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其结果是材料扔了一地,而孩子们却表现出无所谓。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

2、容,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制作面条的半成品画有直线条的白纸,让有兴趣的幼儿来制作面条。后来我又增设了画好圆形的荷包蛋半成品材料,让能力强一点的孩子自己剪圆形,还增设了没有画任何形状的黄色纸,让能力更强的孩子自己画小一点的圆,并将其剪下来给能力差一点的嘟嘟当成蛋黄,与先前剪下的大圆形合成荷包蛋。假如教师在选择、投放操作材料前,能考虑到幼儿个别差异,将所要投放的材料进行“细化”,体现出材料的 “层次性”,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活动需要,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这样孩子才会玩出快乐,获得经验。二、生活区材料的投放我认为小班幼儿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要有生活区操作区,因为

3、生活操作区是一种以生活材料为核心来提升幼儿自理能力的区域。生活操作区内材料的投放与使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参与兴趣,直接影响着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所以,合理、科学的投放和使用生活操作区材料是至关重要的。材料是生活操作区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关键。生活操作区中材料投放得是否合理和使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幼儿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他内在能力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的优差。兴趣是对事物产生欲望或要求的前提,是热衷于接触事物和参与活动的基础。只有以幼儿主体的兴趣作为生活操作区材料投放和使用的前提,才能让幼儿的参与度和使用率大大提升。我们在生活区中制作的材料都是以可爱、灵动

4、为主,通过幼儿的操作,一些操作材料幼儿特别喜欢,例如,在制作给动物宝宝喂食时,这个操作材料是为了让幼儿学会使用小勺,锻炼幼儿的抓握能力,我们采用了适宜大小的盒子,制作了可爱的动物宝宝形象,又用同样大小的透明盒子,制作了食物盒,“动物宝宝”的食物也是五颜六色的小圆球儿,这样的操作材料幼儿既喜欢又便于幼儿操作,投放到生活操作区中,幼儿都很喜欢。但是有一些操作材料投入进去之后,才会发现,并不适合幼儿操作。例如青蛙宝宝的衣服,由于纽扣的扣眼较小等问题,幼儿操作较困难。之后进行了改造,再次投放到生活操作区中,孩子就会玩了,也喜欢玩了。材料的投放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这样孩子才会喜欢玩,愿意去玩。区角材料的投放与使用,是幼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材,是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根本。作为幼儿教师,要遵循幼儿主体发展的规律,要挖掘幼儿主体的内在兴趣,要深度整理生活物品,以此为基础合理地、科学地投放和使用生活操作区材料,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搭建更有开放性的教育平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