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许宁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0423139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瘤许宁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胰岛素瘤许宁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胰岛素瘤许宁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胰岛素瘤许宁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胰岛素瘤许宁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瘤许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瘤许宁(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胰岛素瘤,基本外科一病房,学习目标:,了解胰岛素瘤的定义及发病机制。 掌握临床表现。 掌握胰岛素瘤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 掌握血糖的监测。,病例简介,一般资料: 于少辉,患者女性,48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心慌、大汗,多于清晨空腹时发作,餐前也时有发生,进食可缓解,1月发作12次,未予以诊治,近1年,上诉症状发作频率较以前明显增加,几乎每天要发作12次,如三餐定时则发作较轻或不发作,未出现意识不清,近1年自觉记忆力明显下降,遂来我院就诊。 查发作时血糖1.1mmol/l 3小时OGTT(0,1,2,3,小时)血糖分别为3.29,2.84,1.34,1.40mmol/l, 血胰岛素分别为4

2、.4,182.9,19.2,9.7Uu/ml。,概 述,胰岛素瘤(亦称胰岛细胞瘤或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其中约以上是腺瘤,其次为腺癌,个别是弥慢性增生。绝大多数位于胰腺内、极少数位于十二指肠、肝门及胰腺附近。胰腺头,体,尾发病率基本相近,多为单发。,流 行 病 学,男女之比为1.42.1。国外一些作者报道,其发病率占1/8001/1000,Mayo医院的材料为1/234;我国文献报道已超过500例。 胰岛素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青、中年,约74.6的病人发生于2059岁,10%在10岁以下或70 岁以上。,发病机理,胰岛素的分泌缺乏正常的生理反馈控制,因而不一定是胰岛素分泌过多而是分泌不

3、当。 生理情况下,正常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依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当血糖浓度下降时,可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当血糖降至35mg%,胰岛素分泌几乎完全停止。,发病机理(续),胰岛素瘤病人,这种正常的生理反馈机制全部丧失,瘤细胞仍持续地分泌胰岛素,因而发生低血糖。 人体脑细胞的代谢活动几乎只能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糖原供给热量,故当血糖下降时,就首先影响脑细胞代谢,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神志恍惚,甚至昏迷等,临 床 表 现,典型临床表现为: Whipple三联征或胰岛素瘤三联症。 低血糖症状多于清晨、空腹、劳累后或情绪紧张时发作,早期间隔时间为数日、数周或数月发作1次不等。以后发

4、作频繁而加剧。有的出现狂躁、幻觉,因此常被误诊为精神病。,临床表现,阵发性发作的低血糖或昏迷、精神神经症状 发作时血糖低于2.78mmol/L(50mg%) 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症状立即消失。,常用辅助检查,一.化验室检查 空腹血糖测定 禁食15小时,空腹血糖在2.78mmol/L以下者,可确诊为胰岛素瘤。对一些轻症病人,禁食可延长至2448小时以上,或加做2个小时的运动,以促使发作。 本病病人多在禁食1536小时内出现低血糖症状,如果禁食6072小时仍不发作,可排除胰岛素瘤。,常用辅助检查(续),胰岛素测定 测定病人的空腹或发作时周围静脉血胰岛素水平,是确诊为胰岛素瘤的直接依据。病人不仅

5、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即使在低血糖状态下胰岛素水平仍然高(可达100200U/ml) 为本病最特异试验。正常:(530U/ml,平均低于24U/ml),常用辅助检查,空腹周围静脉血胰岛素浓度与葡萄糖浓度的比值(IRI/G)诊断法: 正常人IRI/G小于0.3;如大于0.3可诊断胰岛素瘤。本方法比单独测定胰岛素或血糖更为准确,常用辅助检查(续),二:定位检查 1)无创: B超:术前B超的定位诊断率为59%。 CT:定位诊断率大于60%。 MRI:敏感性与CT相仿。 2)有创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定位诊断率达80%,治疗措施,胰岛素瘤的诊断一经明确,均应及早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因为长期共存反复发作低

6、血糖昏迷,可使脑组织,尤其是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1) 手术治疗 单纯肿瘤切除术:对浅表、体积小、单发的良性胰岛素瘤,行单纯肿瘤切除即可。 胰体尾部切除术:当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体积较大较深、多发或良、恶性难以 鉴别者,可行此种手术。,2)非手术治疗:,对少数不能手术的病人,可长期服用氯苯甲嗪,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餐次、多吃糖类也可缓解低血糖症状。 对于恶性肿瘤,或已有肝转移者,可采用二氧偶氮或链脲霉素,该药对胰腺B细胞有选择性损害,对转移性胰岛细胞癌也有一定疗效。左旋门冬酰氨酶、链黑霉素,对恶性胰岛素瘤也有作用。,术前护理:,监测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和症状发作时的血糖值对胰岛素瘤诊断

7、有很大意义。 减少低血糖发作次数: 护士应根据病人低血糖发作的时间,间隔,长短和次数等,提醒病人定时加餐。减少病人低血糖发作次数,以免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 低血糖发作时处理:四步法,安全保障: 患者伴有抽搐史时,应加床挡,防坠床,抽搐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用舌垫保护舌头。以防自己咬伤。 心理护理: 若病人在患病中出现低血糖发作,加之可能因脑细胞的能量不足而发生退行性改变,如抑郁,智力减退等精神症状,因而思想包袱沉重,故应多和患者交流,减轻其心理压力。 术日晨护理: 术日晨做空腹血糖测定,以确定瘤体摘除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尤其是术前后血糖值比较,为保证监测准确性,术前12小时禁止口服或iv使用

8、GS。,术后护理:,体位: 全麻未清醒的病人采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因呕吐引起的窒息并发症。清醒后,采取半卧位有利于病人的呼吸及引流。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T,P,R,BP。观察神智,精神状态。给予吸氧,预防脑缺氧的发生。必要时给予心电,血氧,血压监测。,监测血糖: 胰岛素瘤切除后,胰腺分泌功能相对术前处于瘫痪状态,会出现反跳性高血糖状态,因而,术后每瓶液需加胰岛素,第一瓶液后GS:RI=1:4加入,待GS余100ML后再测指血血糖,根据其调节液中的RI的量,是血糖控制在100200mg%。待胰腺内分泌功能恢复后,不再增加胰岛素,血糖即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妥善固定好并观察引流管,胰腺手术

9、后,会有很多的引流管,如;尿管,胃管,胰肠引流管,胆肠引流管,为了便于识别各种腹部引流管,应分别粘贴标记,标注管道名称。 护士应向病人解释各种引流管的作用,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在帮助病人活动时和整理床单位时,应妥善固定引流管的同时嘱病人翻身时保护好引流管,以防止脱出及打折。引流管位置要低于引流管皮肤出口处。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记录24小时量。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1)出血:由于胰液消化腐蚀手术区血管或病人凝血机制改变。可导致大量出血。 发现病人血性引流液引出较多,或P,BP有变化时,应及时给予止血处理。 2)胰腺炎:查血淀粉酶和胰液淀粉酶,给予及时

10、引流及处理。,3)胰瘘:病人一周左右发生,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肿胀,发热) ,腹膜刺激征(+ )。胰液从引流管里流出,引流液淀粉酶明显升高。胰漏后应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护好引流液周围皮肤,经常换药,保持干燥,防止因胰液外渗引起皮肤腐烂。遵医嘱给予病人输注抑制胰腺分泌的药物,以争取最佳疗效。 4)胆汁性腹膜征:发热, ,腹膜刺激征(+ )引流液为胆汁样液体。,5)胃排空障碍: 病人术后7日仍不排气,每日胃液量大于500ml,称为胃排空障碍。可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应给予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并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理疗等处理方法。胃排空障碍的病人心理负担较重,应给予有利的心理支持。

11、6)胰腺假性脓肿: 多由于炎性渗出物不能吸收而外溢,周围被增生的纤维组织包裹而成,脓肿成熟后可手术治疗。,术前护理诊断:,焦虑与担心疾病诊断有关 恐惧与创伤性检查有关 睡眠形态紊乱与焦虑,恐惧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疾病影响消化有关 知识缺乏有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便秘与胆道梗阻,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有关 有皮肤破损的危险黄疸之皮肤搔痒有关,术后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有全麻器官插管,留置胃管,分泌物多有关 体温过高与术后吸收热有关 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与术后体力尚未恢复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与引流管牵拉,切口痛有关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术后多引流管,卧床时间长 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血

12、糖监测及护理,1、术前患者血糖值测定采用静脉血,采取患者清晨空腹血标本(一般为7:30或患者感觉头晕即低血糖发作时) 2、饥饿试验时血糖的测定及护理 3、手术当天清晨直至麻醉后瘤体切除过程中,应使血糖保持相应低值(2.783.33 mmol/l)同时防止低血糖症状发作。 4手术开腹前至瘤体摘除时每40分钟采血测定一次 每次测血糖要定血糖仪。,血糖监测及护理(续),5、术后血糖的监测及护理 一般术后连续监测一到二周, 方法:手术当天患者返病室后,立即测定患者血糖值作为血糖监测的基础值。第一瓶葡萄糖液体按胰岛素1:4入液。当液体输到一半时测血糖,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控制在150-200 m

13、g/dl之间。 每次测血糖要定血糖仪。,血糖监测及护理,低血糖发作时的护理 四步法护理 如果切除肿瘤前患者血糖低于3.6mmol/l,切除肿瘤后血糖升至切除前的两倍(或升高2.8 mmol/l以上),即可判定肿瘤完全切除。 部分病人在肿瘤切除术后症状重新出现,可能为多发性肿瘤术中有遗漏或术后肿瘤再生。,低血糖发作时切忌匆忙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 1、保护患者避免外伤,坠床,必要时放置口咽通气导管,避免误吸引起窒息和舌咬伤。 2、立即取静脉血测定血糖及胰岛素,并同时测定毛细血管末梢血糖值。 3、根据患者情况,进食或静脉推注50%的葡萄糖2060ml。 4、观察患者进食或静脉推注葡萄糖后症状有无缓解,监测血糖,直至血糖达到正常范围。,血糖监测及护理(续),注意:由于夜间胰岛素分泌旺盛所以夜间胰岛素的用量要减少。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量。 在午夜十二点时,将未输完的含糖液体改为盐水输入,以便测定空腹血糖值,判断胰岛细胞恢复情况。直到血糖恢复正常后可停用胰岛素。,健康指导:,1:戒烟,戒酒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 易消化无刺激的食物。 切忌暴饮暴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