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0373710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7学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附答案)$7498.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余四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段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盟誓时往往举办庄严意识,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这主要反映A.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 B.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 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2.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 芟云:“载芟(

2、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3.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 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4.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

3、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5.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始立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州都郡正,以才品人”。后来 “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乃至“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表明九品中正制A.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B.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C.实行过程中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D.在实际上无法选拔出有用之才6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是政府的一个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

4、殊的政治地位。对于广大民众,天文学是一门被严厉禁止的学问,不准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7.据史料记载,唐朝时吐鲁番各地的商业税收,足够供应整个西域地区军资,行政用费的需要;当时有人一次就买丝25公斤、金0.5公斤,也有人一次买香料286公斤。这一记载反映出唐朝时的吐鲁番A.成为西域军资、行政中心 B.盛产丝、金、香料等物品C.成为东西方商业交汇中心 D.收税成为行政事务的重心8.南宋遗民文天祥的爱国思想中,渗透着浓厚的忠君思想;而明代遗民顾炎武的爱国思

5、想中,却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决定这种不同的因素是A.社会主流思想 B.经济发展程度 C.社会分化程度 D.政治权力的变迁9.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明清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10.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小篆C.楷书D.行书11.近代中国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乐于接受外来事物和新观

6、念。可鸦片战争时期的国人对外并非如此,试从当时的心理接受角度判断人们对南京条约以下条款最痛心的是A.开放五口通商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赔款2100万银元 D.中英协定关税1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3.19世纪60年代起,中国各地教案频发。进入20世纪初的十几年间,教案数量迅速递减至渐趋于无。这一变化反映了A.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

7、 B.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加深 C.西方列强放松文化侵略 D.中外民族矛盾日趋缓和141902 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 D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15.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区域情况北部平均安徽怀县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73.3

8、67.379.377.572.058.159.646.242.1购买(%)26.732.720.722.528.041.940.453.857.9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 D. 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16陈独秀指出:“宪政实施有二要素,一曰:庶政公诸舆论,一曰人民尊重自由,否则虽由优秀政党掌握政权,号称政党政治则可,号曰称立宪政治则犹未可,以其与多数国民无交涉。”这表明陈独秀主张A政党政治 B社会主义 C立宪政治 D国民政治17.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总结创建红

9、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了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建设。这次会议A.顺应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党建工作的需要 B.加强了工人阶级在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C.使根据地农民阶级逐渐转变成无产阶级 D.抵制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快速蔓延18.1935年6月中旬,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汇合,实力增强,中共中央进一步突出了“占领川陕甘三省,建立三省苏维埃政权”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包含的意图主要是A.积蓄力量,准备反攻 B.接通苏联,获取援助 C.打破围剿,开始长征 D.主动出击,国共合作19.“一五”时期,上海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只有14.5%,低于全国18%的发展

10、速度;尤其是1955年,比上年反而下降了2.85%。这说明A.国家发展战略有所调整 B.上海丧失经济中心地位C.上海经济体制转型缓慢 D.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20.20世纪50年代末,东北的王明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山西支援建设。1962年,因政府实施压缩城镇人口的政策又返回家乡务农。王明的经历可以推断当时A.高等教育服务农村建设需要 B.国民经济发展的较大波动C.“左倾”错误导致失业人数增加 D.国家经济发展决定个人前途命运21.公元前4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社会发生严重分化,大土地所有者大量兼并土地,小土地所有者大批破产,公民无法自备武装,雅典走向衰落,后来为马其顿所控制。这表明A.小生

11、产者是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B.希腊民主制度具有局限性C.战争是导致雅典衰败的主要原因 D.民主政治使雅典走向衰败22.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B.工场手工业进入了鼎盛时期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23.1847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中等阶级(小工业家、小商人、学者、医生)的运动,而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的运动”,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的理论称为共产主义,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的名称。这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A.有联合中等阶级革命

12、的要求 B.认为“社会主义”目标也是共产主义C.调整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对象 D.还未区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24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曾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强调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25.学者王耀东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是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其依据是马歇尔计划A.旨在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B.最早公开发出对苏联“冷战”的信号C.造

13、成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对峙的局面 D.导致欧洲出现两个经济集团的对立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2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

14、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传统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材料二 进入20世纪以来,户籍制度及其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1911年晚清政府制定第一部户籍法单行条规。该条规分为户籍的管理、人籍、户籍、罚则四个部分,确立了户籍管理形式的统一、平等和保障私权的近代户籍管理原则。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规定警察只是对户口调查负监督之责,调查户口的具体事务则主要由“地方自治董事会或乡长办理,以总董或乡长为调查长,董事或乡董为调查员” 。1931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分通则、籍别登记、身份登记、迁徙登记、变更登记、登记申请、罚则、附则等内容。19321941年国民政府相继颁布剿匪区内各县编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