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初二下册《大气压强》教材分析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367590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人教版初二下册《大气压强》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人教版初二下册《大气压强》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人教版初二下册《大气压强》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人教版初二下册《大气压强》教材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气压强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下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知识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本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大气压知识,首先是大气压的存在,其次是托里拆利实验和大气压的值,最后学习大气压的变化和气压计。教材安排为两课时。大气压的认识将全面提升学生对压强概念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同时为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浮力知识及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对压强知识有所了解,但气体压强更为抽象,所以容易被忽视。通过一系列实验和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和运用,突破难点。学生对科学探

2、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里要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估测大气压值的探究实验,放手让学生完成,并对实验进行评估交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多媒体,以实验为基础、感性认识为依托,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学法分析: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一些生活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加上学生基础差,学习热情低,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分析和计算中存在困难,为解决以上问题,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教学策略,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1课前热身,

3、为突破重难点铺路搭桥,同时及时反馈,为教师更好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供可能,确保所讲是学生所需,让教学真正有效。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它是“引线”,旨在点燃学生的思维火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结合教材,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实验、史料、故事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3渗透方法。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较为薄弱,这需要我们老师适时的引导。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的测定”这一环节时,小组讨论交流为实验设计开启了思维,教师在学生的交流的基础上稍加引导分析:什么时候液体压强的值能和大气

4、压强相等,要获得大气压强的大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量等等,这样适当的点拨不仅为学生的设计带来思路,也为他们的思考问题提供了方向和方法。4视频展示托里拆利实验,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10m高的水柱。采用受力分析和转换法、等效替代法计算出大气压强值。形象直观突破难点。5探究粗略测大气压强的原理、方案,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交流,并对方案进行评估,通过误差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方案的改进,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6视频展示大气压应用,并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自动给水器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再次感受大气压强的神奇,实现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7注重应用。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升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新旧知识的整合,知识与方法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和奥妙,对激发其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本节课的知识整合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测量大气压强有哪些方法?原理分别是什么?两实验中都用到了哪种科学方法?等等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自己来总结两实验的异同点,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