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0366847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2017学学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习题:2.秦汉隋唐(附答案)$8036.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小题检测秦汉隋唐篇1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将四千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个阶段。其中的“帝制”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的外衣C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2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3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

2、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A分科考试 B以德治国 C公平竞争 D学而优则仕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唐代政府和汉代不同。若以现在的话来说,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是采用委员制的。“委员制”的根本目的( )A加强君主专制B扩大宰相权力C取代“领袖制”D防止宰相专权5“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

3、6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的“违制”,主要指皇帝的做法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7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之不及,夫固无如之何。及科(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得益于什么制度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82017年1月28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

4、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9“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 10.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汉代封建制不完

5、善C西周的制度更合理 D汉代继承了西周的封建制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中国某一制度时说:“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常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并引起一部分知识分子的傲慢,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千世纪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船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 该制度是( )A科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12.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13.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

6、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材料现象反应的实质是A诸侯王完逐渐失去权力 B诸侯王权力逐渐增大C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D削弱地方官员权力14王符潜夫论考绩:“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直言,以轻薄应敦厚,名家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财力,贵者随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材料反映出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

7、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15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这反映了古代农业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16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17.(2016年海南单科卷历史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8、”。这表明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18.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 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 D.保护小农经济 19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20唐

9、末徐夤有诗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该诗句中描述的瓷器A质地纯净,官府垄断 B色泽光亮,晶莹如雪C造型优美,釉色粉彩 D技术精良,面向市场21.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22. 1979年起,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罗布泊地区发掘清理了一批古墓,出土了锦、绢、刺绣、铜镜、漆器,还有木简、纸质文书等珍贵遗物,以及具有中亚、西亚风格的玻璃制品和织造工艺精美的毛织品。这批古墓埋葬的朝

10、代最早应为()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宋朝23. 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24.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众以散。”晚唐诗人王建的诗:“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些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唐六典中已有关于夜市的记载B.文学作品对夜市的描写都不可

11、靠C.记载失实,夜市在唐代不可能出现D.可能说明唐代的市有突破性发展25.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 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26.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27. 唐中期以后江南一些地方性城市逐渐上升为全国性城市,当时广为流行的“扬一益二”之说就是较好的证明,广州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材料现象说明 (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12、完成 B.城市区域分工日益深化C.工商业城镇大量兴起 D.城市经济属性不断增强28.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研读上述材料而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A.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蔡伦发明了造纸术C.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D.两汉时期纸是唯一的书写材料2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减轻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腐朽

13、D.儒家地位逐步提髙,思想禁锢加深30.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杜甫是唐朝全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31.王国维在宋元戏剧史序中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A赞美宋元文学的辉煌 B强调文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C认为古代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顶峰 D哀叹古代文学时间的短暂32. 颜真卿的书法与当时的社会需要密切相关,其最突出的特征是: A.体现了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B.讲究法度与规范 C.遒劲森严,新意盎然 D.具有平民化、世俗化特征33. 书法是我国艺术宝库的瑰宝,下列有关我国古代书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经历了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 B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以魏晋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C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