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

上传人:ha****a 文档编号:110344704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定远重点中学17—18学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8295.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定远重点中学定远重点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在答题卡、答案纸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第 I 卷(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第 II 卷(非选择题) 答案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纸上。 第 I 卷(选择题 6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1.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 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 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

2、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2.德国是 20 世纪前半期两次世界大战主要发动者,这与其当时政体的哪一特征有关( ) A.民主主义 B.军国主义 C.自由主义 D.理性主义 3.人民日报某年 6 月发表了题为力争高速度的社论,指出:“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 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实业的根本方针问题。”“快,这是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不久,在 这条建设路线的指引下掀起了 A.社会主义改造 B.改革开放 C.“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 4.世界文明史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

3、、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 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为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C.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法律不断制定 D.帝国建立,开始以法治国 5.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 )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 B. C. D. 6.20 世纪初,清政府完全

4、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突出表现在( ) A.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同意拆毁大沽炮台 D.惩办反帝爱国官吏 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8.1937 年 8 月 9 日申报文艺副刊春秋刊登了一则重要启事,宣布“本刊从今天起, 转变以往作风,重新订正取材范围:如何摧毁万恶的侵略者?如何激发前方的战士?如何 唤醒后方的民众?如何达到我们的最后胜利?”这一现象不能说明( ) A时势改变春秋的宣传主题与选材 B春秋显示媒体社会宣传责任意识

5、C春秋的报导宣传立场是抗日救国 D春秋是中国共产党人主办的报刊 9.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生铁、 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 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全面 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B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民生的改善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开展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10.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 年)“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 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对此解读合

6、理的是 A三省六部制各存实亡 B.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C.有效避免了个人专断 D.权力制约进一步明确 11.1999 年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总纲第二十八条修改如下,这一修改( ) 修改前:“镇压叛国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动” 修改后:“镇压叛国和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 A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 B彻底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C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指导思想的变化 12.晋代开始允许监察官“风闻奏事”,即可据传言奏事,奏者不必署名,即使奏事有误, 也不负任何责任;唐宋御史台“掌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也大致相同。这反映了中 国古代监察机构的什么职权( ) A谏诤权 B审

7、计权 C司法权 D弹劾权 13.1949 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 A.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B.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4.1960 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 该方针的提出说明 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 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 15.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8、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16.致使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 A天京事变 B天京陷落 C太平军北伐失败 D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17.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 施有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A B C D 18.下列文字是时人或后人对太平天国运动一些现象的描述,其中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是 A. 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王之田。 B. 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十指无茧者,或一见即杀。 C. 鼓励兴舟楫之利、兴车马之利、兴邮亭、办银行。 D. 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

9、权的森严,恰成反比。 19.确立于公元前 286 年的古罗马的阿奎利亚法第一章中明确规定:“凡不法杀害他人 的男奴隶或他人的女奴隶或他人之四足牲畜者,须以被害物当年的最高价值向所有主以金 钱赔偿。”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古罗马 A.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 只有贵族的利益得到保护 C. 公民已经具有物权意识 D. 奴隶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 20.2016 海峡两岸暨港澳侨界圆桌峰会上,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圆桌峰会上指出,“九二 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实现良性互动的前提和 基础。”材料中“九二共识”界定的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 A. “一个中国” B. “和平统

10、一” C. “一国两制” D. 平等协商 21.1957 年,经济学家顾准在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中提出:“社 会主义经济所以必须实行经济核算,从理论上和历史经验上说,都只是因为价值规律制约 着经济计划,经济计划必须运用价值规律,如果不是由经济核算制来补充经济计划,计划 经济运用价值规律就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价值规律通过经济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这 反映了作者 A. 主张抵制计划经济体制 B. 提倡价值规律调节生产 C. 受当时左倾思潮的影响 D. 主张推行市场经济体制 22.战国时期韩宣王置三川郡,以境内有河、雒、伊三川而得名。史记陈涉世家记载, 丞相李斯长男李由为三川守,守荥

11、阳,吴广(农民起义军领袖)弗能下。当时的李由 A. 虽由中央政府任命但有一定的自治权 B. 是郡的行政长官但无权任免所辖县区的县令 C. 在获得官职的同时也得到国家的封地 D. 享有世袭的职权但必须完全听命于中央政府 23.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废除买卖婚姻。太平天国曾提倡“一夫 一妇”制。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仍沿袭历代帝王的妃嫔制。这说明太平天国 A. 政治主张具有矛盾性 B. 坚持自由平等的民主观念 C. 不具有反封建的意义 D. 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影响 24.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 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

12、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 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 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5.“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 A. 代表了人类社会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B. 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 鼓励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基础 D. 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6.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

13、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最广泛地发动了人民群众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7.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 是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C.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28.肖德甫在大国法则中认为:“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 仅将英国 1640 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和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 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对材料中“光荣革命”意义理解错误的是

14、 A. 极大地提高了英国议会权威 B. 使英国确立了责任内阁制政体 C. 开辟了和平与渐进的政治变革道路 D. 为英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29.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政策。“决不妥协”是指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 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必须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坚决反对“”分裂活动。 A. B. C. D. 30.1953 年,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成立了。毛泽东要求中央政 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在制定宪法草案时应阅看参考下列资料,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 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国别宪法 苏俄(联)19

15、18 年宪法;1936 年宪法 中华民国1913 年天坛宪法;1923 年曹锟宪法;1946 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1946 年宪法 其它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A. 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 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 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 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第 II 卷(非选择题 40 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 年)平定三藩之乱,止于乾隆退位(1796 年)做“太 上皇”,持续 115 年。某些学者作家们颂扬这百年辉煌的“康乾盛世”,在

16、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甚至超越汉、唐、宋,创造了“历史奇 迹”。 陈明远:与阎崇年先生论辩:怎样看待满清皇朝康乾盛世 材料二 中国“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 150 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 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 蛮人”。“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疯狂的战船。如果说已在过去的 150 年间依旧能够航 行,以一种貌似强大的外表威慑邻国,那是因为侥幸出了几位能干的船长。一旦碰到一个 无能之辈掌舵。一切将分崩离析,朝不保夕。即使不会马上沉没,也会像残骸一样随流东 西,最终在海岸上撞得粉碎,而且永远不可能在旧船体上修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