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7.1 力》第一课时教案.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338371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物理《7.1 力》第一课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7.1 力》第一课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物理《7.1 力》第一课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7.1 力》第一课时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7.1 力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知道力的作用效果。2过程和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三、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四、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举重运动员灵活运用抓、推、举等动作,用“力”将杠铃举起。 那什么是力呢?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引入新课:第七章 力 第1节

2、力二、进行新课1、什么是力(1)什么是力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高举起有什么感觉?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中得到的。播放图片,并对每一张图片进行分析,说明: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展示图片,引导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推、拉、提、举、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 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单位“ N ”是力的单位,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力的单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

3、符号“ N ” 。1牛顿的力多大?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就是1 N。简单介绍牛顿(3)对力的认识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产生力的条件: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1)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由动到静,由静到动,由快到慢,由慢到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由直线变为曲线,由曲线变为直线,不断地做曲线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2)物体的形变形状改变(拉伸、压缩或弯曲)体积改变(3)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播放视频和图片,结合课本里的插图以及教学VCD,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板书设计第一节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静止变为运动;(2)运动快慢变化;(3)运动方向变化。这些被称为运动状态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