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33759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下 第七章 第1节 力(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第1节 力 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七中学物理科 肖哲君课题第七章第1节力学情分析学生对力既“熟悉”又“陌生”。其中的“熟悉”是指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与“力”相关的词语,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陌生”则是强调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内涵和科学的定义,有丰富的物理内容,这方面对学生而言又是陌生的;也缺乏对力的相互性的认识,如一般认为:磁铁对铁有吸引力,铁对磁铁则没有吸引力。所以教学从“熟悉”入手,充分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经验,让学生逐步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感悟一些科学方法,把学生引进科学的力世界,把“陌生”变为

2、科学意义的“熟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知道力的作用效果;(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对各种不同的现象进一步观察、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相关性和共性进行科学概括、归纳的基本方法;2由单一的传授知识和接受学习转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和分析、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教学难点: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并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讨论

3、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教具学具演示实验:水桶、拉力器、磁铁小车2台、弹簧、小钩码、大钩码、钢球、磁体、导轨平板分组实验:弹簧测力计2个、泡沫小船2个、水袋、象棋3个、木块视频:小铁球轨道磁体慢动作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声、光、热等知识,除了声、光、热现象以外,力、电也是我们生活中常碰到的现象,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力”。【板书】第八章 力聆听引出章题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一、力的概念【演示】a、老师用力提起一桶水;b、请同学拉健身弹簧。【启发】有什么感觉? 【提问】平时我们说 “努力学习”、“用力提水”这两句话,哪句是描述力的现象呢?我们能否举出一些力的现象?【板

4、书】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 人 对 球 踢 马 对 车 拉 【启发】有生命的物体能出力,没有生命的物体是否也能出力?【板书】记录同学举出的例子车 对 地 压磁铁对磁铁 吸引、排斥【提问】我们罗列的这些力的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板书】物体对物体 作用【小结】因此,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物理学上称为“力”。【板书】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单位牛顿(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F=1N。【提问】加深理解: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可以有力的作用,那么两个物体不接触是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投影演示】磁铁小车推动分别把两块磁铁固定在小车上,其中一块磁铁向另一个磁铁靠近,但没有接触,就把磁铁推开了

5、,说明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演示,并回答用力、肌肉紧张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吸引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用力的感觉。通过大量示例,归纳分析,概括力的概念。对生活中的问题深入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地能力。二、力的相互性【引入】下面我们进一步探讨:这形形色色的力,在物体对物体作用的时候,有什么共同规律? 【启发】请大家伸出你们的两个食指,弯曲相扣并向外拉动,有什么感觉?如果松开其中一个手指,会怎样?【小结】说明两个手指同时出力;一个手指不出力,另一个也不能出力。【实验探究】单凭感觉有时并不准确,最好用实验来验证。为了进行下面的实验,我先简单介绍一个工

6、具弹簧测力计,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有一个钩子,在钩子上施加拉力,拉力的大小就可以从测力计的指针所指的刻度读出,反过来,如果弹簧测力计有示数,说明钩子受到拉力。 下面,同学们要完成两个实验:1、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模拟食指相扣的情景,观察两把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关系。2、每张桌子上有两个红色小长方块,将它们放入水槽中,会像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姑且就把它们叫做“小船”吧,这两条小船其实是用泡沫做成的,在其中一块泡沫的两头固定两颗螺母、在另一块的两头固定两个小磁铁,然后把外观包装成一模一样。请同学们试一试能否除了水槽和水、不再利用其它物品,用实验的方法分辨出哪一个带螺母、哪一个带磁铁?思考:两个实验共同

7、反映了力在物体间有怎么样的规律?提供仪器弹簧测力计两个、水槽一个、“泡沫小船”两个。【小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作用的同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作用;我们把其中一个物体称为施力物,另一个叫受力物;但要注意其实当它们施力时,同时也受力物,只是研究时侧重点不同。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同时成对出现。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那么同时产生的另一个力就称为反作用力。【板书】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讨论】举例生活中体现了力的相互性的现象。学生活动,回答问题手指钩手指,感觉两个手指都受到力;一个手指松开时,另一个手指也勾不住。学生活动与交流在实物投影仪上介绍自己设计的实验,总结结论引导说出 a、使用两

8、把弹簧测力计同时向外拉,都有示数说明什么?说明两个钩子同时到对方的拉力;能否做到只有一个测力计出力,而另一个不出力?还能怎么拉?其中一个不动,另一个来拉,示数仍然同时增加同时减小,且总保持相等;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总保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浮在水面的泡沫小船,能判断出哪条是带磁铁吗?不行:若两个同时放手,则向中间靠拢;若固定一个,另一个将被吸引过来;说明磁铁吸引螺母的同时,螺母也吸引磁铁。学生讨论,并回答体验力的相互性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对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应用能力。三、力的作用效果【引入】怎样才知道物体间是否发生了力的作用呢?【演示】a、拉伸弹簧

9、;b、投影 磁铁能吸引小铁球。这个木板上装了一条轨道,将一个小铁球沿轨道滚下来,观察它的运动轨迹直线;在侧面放置一块磁铁,还是从原来的位置上滚下来,仔细观察它的运动轨迹发生什么变化,为了看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播放事先拍好的慢动作视频【播放视频】;在前方放置一块磁铁,仔细观察小球前段的运动状态和靠近磁铁时有什么不同,为了看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播放事先拍好的慢动作视频【播放视频】。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利用象棋和水袋,也可以用身边的物品,探究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提供仪器象棋子三只、水袋、【板书】三、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运动状态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 2.使物体发生形变。【讨论】举例

10、生活中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的现象。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没放磁铁时,小铁球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在侧面放置一块磁铁后,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在前方放置磁铁,小铁球靠近磁铁时运动速度加快。学生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学生活动和投影展示a、弹棋子b、把水袋放在不同接触面上,观察接触面的形变。分析用棋子,力的作用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什么变化?(由静变动、动变静、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对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应用能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怎么画。聆听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1、,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教学反思】一、本节课实验丰富,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抽象的力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继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由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切入,在民主活泼的氛围中,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学习力的知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较好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另外,分组活动、参与式交流等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学生的手、眼、脑全方位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力的相互性是较难深刻理解的,所以它是

12、本节课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亲自去体会,然后根据现象归纳出结论,这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引导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启蒙阶段,切不可包办代替。所以教学的关键是要设计好实验。本节课最突出的优点是实验丰富,设计巧妙到位,使课堂丰满紧凑,兴趣盎然。以下对个别实验进行简单介绍:1 关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探究实验: 制作方法:取一泡沫板,从中切割出两块长5cm、高1cm、宽1cm的长方体,把两块小磁铁(可从挂图磁贴中撬出)固定于泡沫条两端,把两个与磁铁质量相当的螺母固定于另一个泡沫条两端,然后用防水胶布将两者外观包装成一样,这样,两艘“泡沫小船”就制作完毕。提供水槽和水。问题设计:请同学

13、们试一试能否用实验的方法分辨出两者?2 关于“磁铁可以改变小铁球运动状态”的演示实验首先让学生观察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接着让学生观察小铁球从斜槽中滚到桌面后的运动轨迹。然后,在小铁球滚动的轨道一侧放一磁力较强的磁铁,让小铁珠再次从斜槽上滚下,就可看到钢珠偏离原来的直线、改变运动方向作曲线运动。最后将磁铁移至轨道的正前方,让小铁球缓慢地滚向磁铁,比较小铁球前半段的运动状态和靠近磁铁时的运动状态有什么变化。实验时要注意调整小铁珠释放的高度,如果速度太快,轨迹改变就很不明显;如果速度太慢,则钢珠可能被磁铁吸住。同时还应调整安放磁铁的位置,以取得最佳效果。调整好位置后可做下记号,提高实验成功率。小铁球拐弯的速度较快,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另外,小铁球靠近磁铁前后的速度变化不明显,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因此事先用手机拍下铁球滚动的慢动作,让学生通过视频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