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30217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体底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测评试卷一、汉字识辨写。(共15分)1、书法小擂台(读拼音,写词语)。(5分)2、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酵母(xio jio) 水浒传(x h) 美差(ch chi) 绿林好汉( ll )掠过(lul ) 目的地(d d) 娱乐( yy ) 情不自禁(jn jn )3、火眼金睛(辨字组词)。(6分)焚( ) 誊( ) 檐( ) 俄( )婪( ) 誉( ) 瞻( ) 饿( )二、词语积学用。(共15分)1、将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义。(4分)不言而( ):_ 不求( )解:_如醉如( ):_ 别出心( ):_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2、2分)(1)写文章、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2)读书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3)许许多多飘浮不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4)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3、在空线上用上恰当的四字词语。(2分)(1)把该记的东西都背得_了,所以这次考试我信心十足。(2)自己挣的钱虽少,总比偷和抢来的花着_。(3)在向灾区捐款活动中,我把自己的零用钱_地统统捐了出来。(4)体育是你的强项,运动会上你可要_,为班级增光哟!4、按要求写成语。(4分)(1)含有叠字的:_(2)描写色彩的:_5、选词填空。(3分)鼓舞 鼓励 鼓动(1)孩子需要经常_,这样才会不断进步!(2)雷锋精神曾_了一代又一代

3、人。(3)在他的_下,大家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干起来。观赏 欣赏 赞赏(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_。(2)爸爸正在闭目_一段很好听的曲子。(3)校长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_。三、句子万花筒。(13分)1、选择关联词语填空。(2分)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即使也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既然就(1)我( )考试不及格,( )向别人抄袭。(2)船夫驾驶小艇时,( )操纵自如,( )行船速度很快。(3)( )困难再大,我们( )决不会退缩。(4)你( )明白自己错了,( )应该诚恳地向人家道歉。2、句子加工厂。(5分)(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缩句)_(2)在一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

4、切地寻找。(变换语序)_(3)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成“被”字句)_(4)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增加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_(5)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馈赠。(改成反问句)_3、句子模仿秀。(2分)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位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也是_4、将句子不写完整,在括号内写出作者姓名。(2分)(1)书犹药也,_。( )(2)读书有三到,谓_、_、_。( )5、写出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2分)(1)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_(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_四、课文小回放。(5分)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

5、“大树”指的是著名的学者_,他对21世纪的青年提出的三贯通的要求是:_、_、_。2、我的“长生果”中的“长生果”指的是_课文中讲到了作者自己通过两次作文悟出的作文两点道理是:一是_,二是_。3、文学家_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_。4、_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五、理解与感悟。(22分)(一)(11分)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 )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 )很多,( )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

6、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这两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1分)2、从这连段文字中找出两对近义词写下来。(1分)( )( ) ( )( )3、在文中括号内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1分)4、不改变意思,将句中加点的字换成另外一个。(1分)(1)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 )(2)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5、这两个段落文字分别描绘了两个场景,请用自己的话语加以概括。(2分)1_2_6、写法感悟。(3分)这两段文字,第一段突出一个“_”字,

7、侧重写人物的_,让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_的心情;第二段突出一个“装”字,着重写人物的_和_,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了作者_的心情。7、用来描绘人们热爱读书学习的成语,你想到了哪些?(至少写出四个)(2分)_(二)老师的用意(11分)春秋时代有个琴师叫俞伯牙,拜成连先生为师。他苦学了三年,创 做作 了一部乐曲,名叫高山流水。他非常高兴地把这部乐曲演奏给老师听。老师听完以后,笑笑说:“有个老师比我高明得多。明天,我带你去拜 访仿 他,你一定会有收获”。第二天清早,成连先生带着俞伯牙划船来到一个岛上,并告诉他说:“老师就在岛上,你自己去找吧。十天以后,我再来接你。”成连先生走后,俞伯牙怎么也找不到那位高明(

8、)琴师。他累()气喘吁吁,心情烦 躁 燥 ()坐在海滩上。前面是一望无际()大海,身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那惊涛骇浪拍击岩石发出()“哗哗”声,那扣人心弦的阵阵松涛声,使俞伯牙激动()欢呼起来。他 忽然果然居然 明白了老师的用意,立刻面对大海弹起琴来。十天后,成连先生 忽然果然居然 的来了。当俞伯牙把修改过的乐曲再弹给他听时,老师连连 夸奖 夸耀 说:“好,好,好极了!1、划去文中括号内用得不正确的字和词。(3分)2、在第三小节的方括号内填上“的”、“得”、“地”,注意正确哟!(3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高耸入云:_扣人心弦:_4、根据段文内容,回答问题。(2分)(1)成连先生所说的“老师”是_。(2)“老师的用意”是_。5、读了短文,你从中得到的收获是什么?(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写)(1分)_六、习作。(30分)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怎么读书,读了哪些书?从书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读书方法?选自己体会深的地方写一写。题目自拟,要求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