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300655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概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填空1、 当代教育的一个突出变化是重视个体差异的存在。2、 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和葛拉格将特殊儿童分成五大类,心智偏异:包括智能超常和智能低下儿童;感觉障碍:包括听觉损伤与视觉损伤儿童;沟通异常:包括学习障碍与语言障碍儿童;行为异常:包括情绪困扰和社会不适应儿童;多重障碍与重度障碍:包括各种生理和心理方面混合障碍儿童。3、 我国根据国情将常见的特殊教育需要的的儿童分为以下几类:认知发展障碍儿童: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两方面。生理发展障碍儿童:包括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感官、动作和身体健康的问题。主要指的是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病弱儿童。语言发展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可分

2、构音异常、发声异常、流畅度异常与语言发展异常等不同类型。其中前三项又合称言语异常。情绪和行为问题儿童:主要有孤独自闭倾向儿童和多动综合问题儿童以及社会适应性问题儿童。超常儿童:包括智力型超常儿童、语言型超常儿童、艺术性超常儿童、创造型超常儿童、领导型超常儿童。4、 孤独自闭倾向儿童具有以下症状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和能力,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表现为极度退缩的行为;言语发展迟缓而刻板,怪异难懂;常常有刻板或仪式性行为。5、 多动综合问题儿童也称注意缺乏障碍儿童。他们的表现为缺乏行为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又差,身后总留下破坏的痕迹同时伴有不亮的个性特征,任性冲动,情绪不稳定,自我克制能力极差。

3、6、 语言型超常儿童的特点是对阅读有强烈兴趣,识字快而准,词汇量大,理解力强。7、 创造型超常儿童的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等特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8、 较早涉及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较著名的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1890年她开办了智能不足儿童的教育机构,由此产生了学前教育理论与课程。9、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实质是给各种有不同教育需要的儿童提供特别的支持性教育环境,是成人负责而认真地对儿童的各种特殊需求和行为做出的反应。10、 学前儿童特殊教育高度强调儿童的个体差异,抛弃简单概念化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的潜能发展。11、 学前特殊教育在对特殊需要儿童成

4、长产生直接效益的同时,亦给这些儿童的家庭带来了种种变化。我们将此称为学前特殊教育的间接效益。12、 美国特殊教育专家柯克称之为“放射圈”。特殊儿童与社会的关系是放射式的,同时又是双向的,分析这种关系,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每一位特殊儿童的存在都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大都通过家庭和学校产生;社会对特殊儿童也有影响作用,这种作用同样是家庭或学校产生效果的。13、 当代世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影响,出现了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整合教育的趋向。14、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最重要价值:主要表现为帮助具有特

5、殊需要的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建立全面发展的基础。15、家长在早期干预计划中的角色:观察者、学习者、教师、治疗者和计划制定者等16.智力落后也称(智力残疾)(智力障碍)(智力低下)(智力缺陷)(弱智)。17.智力落后的分类:美国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把智力落后儿童分为几类:(临界智力落后儿童)(可教育的智力落后儿童)(可训练的智力落后儿童)(需要监护的智力落后儿童);前苏联特殊教育家从临床、病理、心理的观点出发把智力落后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在生命发育的摸个阶段患过大脑疾病,留下智力缺陷的儿童);第二类为(患有进行性大脑疾病的智力落后儿童)。我国按智商和社会行为标准把智力落后分为四级;(一级智力残疾

6、)(又称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 (又称重度)(三级智力残疾) (又称中度)(四级智力残疾) (又称轻度)。18.早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个性化原则)(量力性原则)(整合性原则)(反复性原则)。19、语言障碍一般按照儿童的语言障碍分为(构音异常)(发音异常)(流畅度异常)(语言发展异常)。20、构音异常又可分为六种类型:a.替代音:一个字的韵母或声母被另一个韵母或声母所替代,造成不正确的语言。b、歪曲音:语言接近正确的发音,但听起来不完全正确。C、省略音:个别音被省掉,造成不正确的语言。D、添加音:在正确的语音上有添加的现象。E、声调错误:指四种声调运用错误。F、整体性的语音

7、不清:由于唇腭裂或听觉障碍等,儿童咬字不清。 21、发音异常是指(音质)(单调)(音量)(共鸣)方面出现异常现象;发声异常包括(音调异常)(音量异常)(音质异常)(共鸣异常)四种类型;发声异常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器质性异常)(非器质性异常);发声异常的诊断通常从(音调)(音量)(音质)三方面进行检查。22.对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总体要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补偿缺陷和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23.学前视觉障碍儿童的教育原则:(1)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教育的原则。(2)多重感官协同原则(3)自然性原则。(4)安全性原则。(5)全面性原则。(6)持久性原则。24、学前视觉障碍儿童教育的方法:(1)综

8、合多种感官法(2)表象指导法(3)愉快学习法(4)试误法(5)及时反馈法(6)实践法25、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范围:人类所能听到的声音强度介于0-130分贝之间,正常人在零分贝时就能听见。26、病弱儿童的类型:按照病源学的分类,病弱儿童常指患有以下疾病的的儿童:(1)心血管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3)内分泌系统疾病(4)肾脏疾病(5)血液疾病(6)神经障碍疾病。27、哮喘儿童的发病特征:哮喘病患儿病发时,会表现出呼吸困难、呼吸期延长、脸色发青、喘息、大量出汗的症状。28.学前期情绪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孤独症(自闭症)、多动综合征和其他社会性发展问题。29.孤独症的发病原因有三种观点即心因论观点、

9、身因论观点和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30.多动症的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表现出来。31.多动症儿童的分类有的以神经特质来区分,有的以诊断特征来划分。32.从教育意义来划分将多动症儿童划分为多动、不专注和被动、紧张和焦虑、不合群、懒散、学习问题等类型。33.造成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原因主要有家庭不良影响、幼儿园教育不当、社会环境的“污染”和生理方面的因素。34情绪行为障碍评价主要以不良行为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与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要求以及是否有异常行为的症状为标准。二、名词解释1、 学前特殊儿童:指学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换言之,是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0-6岁儿童。2、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是为各

10、种不同特殊需要儿童所提供的促进其发展的特别帮助和支持。3、 个别差异:是在儿童发展的群体中彼此间存在着的某一身心特质上的差异状况。4、 学习障碍:是指在理解和使用口语或书面语言方面存在一种或几种心理过程障碍。5、 超常儿童:我国心理学家把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弄方面的特殊才能的儿童,称为超常儿童。6、 超长智能是指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人的聪明才智,它不是天生的。7、 补偿性发展:对于由各种障碍造成的发展性不利儿童来说,在发展关键期给予其特别的教育,可以利用大脑发育尚未完成定势的条件,帮助他们减轻障碍程度,获得机能的补偿性发展。8、 早期干预:就是对学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

11、或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服务。9、 回归主流”是实施残疾儿童、少年教育的一种教育思想,主张使绝大多数残疾儿童尽可能地与正常儿童学习、生活在一起,改变传统的隔离式地教育方法,使残疾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回归到正常儿童的主流中去。10、 全纳性教育:全纳教育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狭义上的全纳教育,是主张把特殊儿童接纳到普通学校,并通过特殊儿童对各种文化、课程、社区活动的积极参与,使他们最大限度地融入到普通学校。广义上的全纳教育,所关注的不仅仅是一部分特殊儿童,而且包括所有的儿童。11、 发展性不利:由于各种障碍而给儿童发展带来的不利称为发展性不利12、 支持

12、性教育环境:能够充分激励和促进特殊儿童潜能发展的最佳环境。13、 早期干预方案:针对6岁以下的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及其特殊发展需要,设计对他们进行早期教育的环境、条件和方式。14.智力落后是指个体在发育期内有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一般智力,从而导致的适应行为的缺陷。15.智商是智力年龄除以生理年龄得到的上述再乘以100,用公式表示为IQ=MACA100,MA为智力年龄,CA为生理年龄。16.智力年龄就是根据智力测验结果而得出的年龄。17.生理年龄就是致儿童的实际年龄。18.常规是指用来和个人分数比较的团体分标准。19.适应性为也称社会适应行为,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适应社会要求的能力。20.智力落

13、后儿童是指儿童在发展期内,智力状况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并伴随有明显的语言与行为障碍. 21.智力落后的出现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某一人群智力落后的患者所占的比率.根据年月我国分布的中国岁儿童智力低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我国智力落后儿童的患病率为22.,其中城市为.,农村为.;男性为.,女性为.23、学前儿童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在早期语言获得过程中出现了发展的异常现象。24、构音异常:是指发音时有明显的不符合本阶段年龄水平的错误。构音问题是所有语言障碍中出现率最高的一项,占儿童语言障碍的20%。25、替代音;一个字的韵母或声母被另一个韵母或声母所代替,造成不正确的语音。26、歪曲音:由于发

14、音方法不对,如气流呼出或发音部位不正确,语音接近正确的发音,但听起来又不完全正确。27、省略音:个别音被省略掉,造成不正确的语音。添加音;与省略音相反,该种错误是指在正确的语音上,添加了不该有的语音。28、声调错误指儿童运用汉语中“平、扬、上、去等四种声调时发生错误。整体性的语音不清:由于唇腭裂或听觉障碍等,儿童咬字不清。29、发音异常是指(音质)(单调)(音量)(共鸣)方面出现异常现象;发声异常包括(音调异常)(音量异常)(音质异常)(共鸣异常)四种类型;发声异常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器质性异常)(非器质性异常)。30视觉障碍的概念:我国在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将视觉障碍确定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

15、视力障碍或视野缩小,而难以做一般人所能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31、听觉障碍的定义:也称聋、重听、听力损伤,主要是指从轻度到深度的各种听力残疾,分为聋和重听两类。我国1987年进行残疾人抽样调查时,统一称作“听力残疾”,并将之定义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力障碍,而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32、.病弱儿童的概念: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并因此而需要特别照顾与教育的儿童。有时也称健康障碍儿童。33、脑瘫儿童的概念:脑瘫,全称脑性瘫痪或脑性麻痹,是一种大脑发育成熟前受到损伤而到致的神经症候。脑瘫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多发生在儿童出生时,但也可能由于出

16、生后脑伤或传染病所致。34、癫痫儿童的概念:癫痫症是由于脑伤造成的。表现为痉挛和抽搐的发作。从医学上讲,癫痫的问题主要源于大脑对神经细胞所释放出的过多电流无法做出有效的控制。35、.哮喘儿童的概念:是由于呼吸道阻塞、大量痰液的分泌,而使得呼吸困难的现象。造成哮喘的原因是由于过敏反应、情绪波动或活动过度。36.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一种较严重的发育性障碍。37.心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与孤独症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38.身因论观点认为;孤独症的产生源于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机能障碍、感觉器官机能失调及生化因素。39.社会环境因素影响论认为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