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030063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技术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7 Experimental Research 试验研究 总40期 2012.10 混凝土世界 高铁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与质量控制技术 涂玉波 肖 军 郝挺宇 张孝伍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8) 摘 要: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普通矿物掺和料和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等原材料, 替代 使用超细水泥和早强专用掺和料生产CRTS型预制轨道板混凝土, 产品满足技术设计 要求, 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并通过加强质量控制, 确保轨道板合格。 关键词: CRTS型轨道板; 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质量控制 前言 近年来, 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 板式无砟轨道系 统因具有行车舒适、 平

2、稳、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在现代轨 道交通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CRTS型板式无 砟轨道结构中预制混凝土轨道板是型板式无砟轨道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德国博格板技术的消化、 吸收和再 创新。 CRTS型预制轨道板生产工艺复杂, 技术指标严 格。 对混凝土设计要求16h预应力放张时抗压强度不低于 48MPa, 弹性模量不低于36GPa。 为达到上述要求, 德国 博格板技术选用超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 但存在生产成 本高、 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有限、 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系数 不能满足耐久性设计要求等问题; 我国高性能混凝土创 新技术使用通用硅酸盐水泥掺加复合型早强掺和料以解 决早期强度低, 满

3、足16h预应力放张时混凝土强度达到 48MPa要求, 但使用复合掺和料同样存在生产成本高, 且 早强掺和料促进水泥矿物加速水化, 导致热量释放过于 集中, 混凝土升温剧烈, 内部应力分布不平衡, 混凝土易 开裂, 从而影响到钢筋的保护问题, 缩短轨道板使用寿命 等缺点13。 CRTS型预制轨道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质量控制 对轨道板生产效率、 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结合德 国博格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我国高性能混凝土创新技 术, 采用普通42.5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矿物掺和料, 通过 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 并严格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性能指标满足工艺设计和耐久性要求, 同时降低了 生

4、产成本, 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1 CRTS型轨道板混凝土技术要求 CRTS型预制轨道板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4见表1。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 原材料与质量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C1为 52.5R超细水 泥; C2为 O42.5R) , C1比表面积564m2/kg; C2比表面收稿日期:2012-07-15 88 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 CHINA CONCRETE 2012.10 NO.40 积342m2/kg。 其他指标满足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75- 2007)要求。 细骨料: 天然河砂(S) , 细度模数2.8, 区中砂; 满足 普通混

5、凝土用砂、 石质量及检验方法 (JGJ52-2006)标 准要求。 粗骨料: 碎石 (G)5mm10mm和10mm20mm两级 配, 5mm10mm约20%, 10mm20mm约80%, 满足普 通混凝土用砂、 石质量及检验方法 (JGJ52-2006)标准 要求。 外加剂: J1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 J2早强型聚羧酸减 水剂, 满足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JG/T223-2007) 、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2008)要求。 掺和料: 粉煤灰F; S95矿渣粉K; 早强掺和料(M1、 M2) , M1早强掺和料1天活性指数127%, 28d活性指数 115%, 低掺量; M2早强掺

6、和料1d活性指数122%, 28d活性 指数110%, 大掺量。 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 灰 (GB/T1596-2005) ,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 剂 (GB/T18736-2002) ,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 炉矿渣粉 (GB/T18046-2008)要求。 水: 饮用水 (W)符合混凝土用水 (JGJ63-2006) 标准规范要求。 2.2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见表2。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混凝土试验结果见表3。 自动跟踪控制系统: 根据模拟大板养护过程中板芯 温度经时曲线, 实时控制试件养护水域中水的温度与模 拟大板的板芯温度保持一致, 以混

7、凝土试件的强度认 定模拟大板的混凝土强度。 该系统可以对模拟大板的 板芯温度、 养护水域温度、 试件温度、 环境温度、 模板 温度进行自动采集、 记录、 存储和输出。工作原理如图 1所示。 实际控制过程: 随着水泥的水化, 混凝土板芯温度 表 1 CRTS型预制轨道板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规定值 混凝土强度等级C55 胶凝材料总量480kg/m3 用水量150kg/m3 混凝土抗冻性满足F300 电通量1000C 预制轨道混凝土板脱模时抗压强度不低于48MPa 混凝土弹性模量符合设计要求 总碱含量3.5kg/m3 混凝土入模温度1030 模板温度1030 混凝土芯部温度55 表 2 混凝

8、土配合比 序号 单位体积材料用量(kg/m3) 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掺合料外加剂水 C1C2SG FKM1M2J1J2W H145073611046.75149 H24327031196487.2130 H338065311621007.2124 H44087041179727.2129 H5432693117624247.2129 H6408680115824487.2132 H74087041179727.2129 H8432693117624247.2129 H9408680117724487.2132 图 1 混凝土养护温度自动跟踪控制器工作原理图 模拟环境 模拟大板标准试件 环境温度 板

9、芯温度 温度自动跟踪 控制系统 水域温度 标准试件 温度 养护水域 89 Experimental Research 试验研究 总40期 2012.10 混凝土世界 逐步上升, 自动跟踪控制系统可以实时采集芯部温度, 以芯部温度作为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养护温度, 通过自动 调节系统调节养护水域水温, 实现标准试件养护温度 与混凝土大板板芯温度同步升降。 在这种环境条件下 所测得的标准试件强度比标准养护条件下所测得的混 凝土强度更能真实反映轨道板混凝土的强度。 自动化 养护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 试件跟踪养护如图3所示, 图 4为混凝土跟踪养护曲线。 3.2 性能分析 工作性能: 按上述配合比要求配制

10、的混凝土, 出机 坍落度均在160mm200mm范围, 考虑到混凝土出机到 预制板工厂有一定的输送距离, 本实验增加了工作性能 坍落度的经时损失要求。 从表3可以看出, 使用超细水泥 制备的混凝土 (配合比H1)坍落度损失最大, 专用早强型 掺和料坍落度损失次之, 普通掺和料坍落度经时损失最 小, 当普通掺和料为粉煤灰和矿粉双掺时, 混凝土和易 性较好。 力学性能: 在跟踪养护条件下, 除H4、 H5外, 大部分 图 2 自动化养护控制系统图 3 试件跟踪养护 图 4 混凝土跟踪养护曲线 表 3 混凝土试验结果 序号 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 出机坍落度 mm 30min坍落度 mm 含气量

11、% 16h抗压强度 MPa 1d抗压强度 MPa 28d抗压强度 MPa F300抗冻性(%) 电通量C 质量损失相对动弹 H11801302.948.346.780.42.4671123 H21601402.848.645.278.31.082889 H31901702.648.044.878.21.180901 H41501302.746.944.380.20.885587 H51701602.747.244.980.50.888671 H61601402.647.945.181.10.787722 H71501402.549.646.280.30.889568 H81701602.650

12、.546.881.80.787665 H91601502.151.147.181.50.890678 注: 16h抗压强度为自动跟踪控制养护条件下测得, 1d、 28d抗压强度为标准养护条件下测得。 90 试验研究 Experimental Research CHINA CONCRETE 2012.10 NO.40 能满足16h脱模要求。 从表3中可看出, 配合比H1, 使用超 细水泥, 16h抗压强度48MPa, 但后期强度增长缓慢; 配 合比H2、 H3通过掺加一定量的专用早强掺和料替代普通 硅酸盐水泥的材料组合, 对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有一定帮 助, 能够达到使用超细水泥的效果; 配合比H

13、7、 H8、 H9使 用普通水泥、 普通掺和料和专用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材 料组合, 配合比H4、 H5、 H6使用普通水泥、 普通掺和料和 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的材料组合。 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与 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相比: 聚合物分子侧链较长, 而主链 相对较短; 分子的形状由传统的梳型变成了倒T型。 这样 分子结构的聚合物, 在具有很强的空间位阻分散作用的同 时, 长的聚氧乙烯侧链可以让水分进入到水泥颗粒中, 保 证水泥的正常水化。 加之丙烯酸为重复单元的主链中羧基 与钙离子等形成的络合物具有较大的溶解性, 为水泥的不 断水化提供了条件, 对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作用显著。 所 以同条件下H7比H

14、4, H8比H5, H9比H6早期强度均有一定 程度的提高。 耐久性能: 按上述配合比要求配制的混凝土28d抗冻 性能均能满足F300要求, H1由于使用超细水泥, 水泥水化 需水量增加, 抗冻性试验质量损失较大, 相对动弹模量较 小, 耐久性下降, 28d电通量为1123C, 不能满足客运专线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要求, 相比较而言, 其他配合比 配制的混凝土, 满足电通量1000库要求, 而且使用普通 矿物掺和料时, 电通量下降明显, 耐久性能更优。 3.3 成本分析 混凝土原材料成本分析见表4。 由表4可知, 在满足混凝土性能前提下, 使用普通水 泥、 普通矿物掺和料和早强型聚羧酸减水

15、剂的材料组合, 混凝土成本最低。 4 质量控制 在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后, 通过施工实践, 在不断总 结的基础上, 除日常质量检测与控制外, 重点加强了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确保CRTS型预制轨道板质量 合格。 4.1 混凝土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严格把关, 在满足指标要求的前提下严格 执行混凝土配合比, 出机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60mm, 不宜过大或过小, 混凝土和易性良好, 30min坍落度损失 10mm; 严格控制环境温度、 混凝土温度和模板温度, 三 者之间温差不宜太大; 及时养护。 4.2 拉毛控制 II型轨道板生产中, 拉毛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轨道板 底的粗糙程度和铺设后与水泥沥青砂

16、浆的粘结力。 拉毛 质量的好坏受毛刷软硬度、 入模混凝土的工作状态对拉 毛时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毛刷过软, 刷毛不易深入混凝 土表面, 只能拉出痕迹而无法将表面拉粗糙; 毛刷过硬, 刷毛深入混凝土表面后, 由于缺乏必要的柔韧度, 易将表 表 4 混凝土原材料成本分析 原材料单价(元/t)H1H2H3H7H8H9 水泥C1120054000000 水泥C24100177.12155.80167.28177.12167.28 细骨料8058.8856.2452.2456.3255.4454.40 粗骨料5055.2059.8058.1058.9558.8058.85 掺和料F13000003.123.12 掺和料K27000019.446.4812.96 掺和料M121000100.800000 掺和料M2160000160000 外加剂J1580039.1541.7641.76000 外加剂J2600000043.2043.2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