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窗》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94809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窗教学目标:1、概述故事内容2、感悟人性美丑3、体会精巧构思教学重点:感悟人性美丑教学难点:领悟小说主题教学设想:以“窗”为线索导引教学一、导入课文。(2)同学们,早晨,我们打开窗,会看到冉冉升起的朝阳;夜晚,我们打开窗,会看到灯火阑珊的都市;今天,我们要打开一扇窗,大家听到的却是一段美丽的谎言。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泰格特的小说窗。(板书课题“窗”)二、初读课文。(3+2)(由于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一遍课文,所以接下来请大家迅速浏览课文)概述窗写了怎样的故事?(投影)过渡:小说的情节大体就是这样,下面我们来看看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三、研读课文。(5+10=15)思考: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怎样

2、的两个人?(投影)过渡: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大的情节,更要关注那些关键的语句。(1)首先,我们来看靠窗的病人是怎样的一个人。(2)靠窗病人为病友描述的美景主要集中哪几节?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朗诵一下好吗?其他同学合上书倾听,想象感受美景。(3)确实,我们的眼前仿佛展现了一幅幅五彩斑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景(板书“美景”)。然而,真实的窗外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板书“秃墙”)这就更显靠窗病人的美善(板书“美善”)。(4)那另外一位病人呢?他又是什么样的人呢?(5)小结: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两个怀有不同灵魂的人,一个集美和善于一身,一个十分丑恶。(板书 “丑恶”)(6

3、)小说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手法?(板书“对比”)在对比中,人性的美和丑,善和恶表现的更突出。同学们在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这种手法。四、品读课文。(同学们,请看黑板,老师有一个疑问)(5)(1)为什么同一扇窗,两个人却看到了不同的景色?请大家讨论一下:小结:也就是说,真正的风景不是在窗外,而是在心中,景是心中之景,那“窗”呢?难道仅仅是病房的窗吗,它还是心灵之窗。(绘出“心型”)可以说,美景源自靠窗病人善良的心灵,也可以说,善良的人,他的心灵之窗始终是敞开的。那么,丑恶的人呢,他的心灵之窗又是怎样的呢?(关闭的)这扇窗一开始就是关闭的吗?(渐渐关闭的)给我们什么启示呢?(认识很深刻,这也正是

4、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五、拓展课文。(10分)1、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窗外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请大家发挥想象力,续写一段情节,看看哪位同学写得最有创意,而又切合小说的中心意思。小结:种种结局都有可能,那作者为什么不像大家这样续写结尾呢?难道是他没想到吗?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因为他的匠心独运,才有我们大家丰富的续写。当然,以后我们阅读或写作小说,也可以借鉴这种戛然而止,引发人无穷想象的写法。2、如此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说,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明白了心灵之窗要永远敞开的道理。其实,这节课也是一扇窗,是展示我们南外学子的聪明、热情、自信与善良的一扇窗。相信这扇窗,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敞开!3、课后作业: 请阅读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最后的常春藤叶 ,比较一下和窗在构思上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