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1029015 上传时间:2017-10-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作业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朱熹思想与当代教育管理实践摘要:作为宋代理学代表人物的朱熹,从培养儒家正统的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出发,提出一整套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虽然他的教育思想中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培养封建道德的消极内容已被历史所扬弃。然而,他把读书作为格物致知的主要途径,从自已的实践和前人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许多积极的因素值得我们重视与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仍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关键词:朱熹 ;教育 ;原则;方法 朱熹(11301200 年) ,字元晦,号晦庵。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一代儒宗。其学说在宋后数百年的封建社会思想界中占统治地位,极受推崇。而他作为教育家所取得的声誉和成就,可以与之相埒,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

2、有重要的一章。朱熹才学渊博,贯古通今,尤为难得的是,他教学极其认真负责,真正做到了孔子所谓的诲人不倦。 “从游之士,迭诵所习,以质其疑。意有未谕,则委曲告之,而未尝倦;问有未切,则反复告知,而未尝隐。讲论经典,商略古今,率至夜半。一日不讲学,则惕然常以为忧。 ”(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 。并且他在教育方面著述甚多, 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在继承孔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虽然在当时特定社会环境下, 他教育实践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封建社会的稳定, 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但他在一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育理论, 其中很多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我

3、们可以结合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笃行之”来分析。一、提出了明人伦教育目的众所周知,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教育活动起着纲领性作用。古今中外有所建树的教育家无不明确地对教育目的进行阐释。在孔子提出的“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的基础上, 朱熹提出“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他说:“古之圣王,设为学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而后已焉。 ”在朱熹看来,要克服“气质之偏” ,革尽“物欲之蔽” ,以恢复具有的善性,就必须“尽人伦” 。所以,他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

4、而已”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 ,置于首位,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 把做“仁人” 、 “圣贤”作为教育的任务和最终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传授修已治人之道,使之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即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而语文教育则是实现这一改变的手段与途径。他以批判先秦以后到南宋时期学校所存在的弊端为出发点,精辟地指出“秦汉以来,圣学不传,儒者唯知章句训诂之为事,而不知复求圣人之意,以明夫性命道德之归” 。而到了宋代,这种情况就更严重了, “太学者,但为声利之场,而掌其教者,不过取其善为科举之文师生相视漠然如行路之人,间相与言,亦未尝闻之以德行道艺之实,而月书季考者,又只以

5、促其嗜利苟得,冒昧无耻之心,殊非国家所以立学教人之本意也” 。因此他主张要恢复三代时优良的语文教育传统,要以“明人伦为本” ,教人“德行道艺之实” ,强调语文教育为当时的社会服务。从教育的文道统一的观点来看,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能仅以“章句训诂为业”而“不明道德之归” 。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途径与手段,同时也是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手段,而不仅仅是使学生“善为科举之文” 。强调教育的思想性,是完全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的,尽管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哲学观的制约,他强调的是封建的思想道德,但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来考查,无疑是正确的。今天,我们强调教育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也是

6、从我们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发的。当然,在他所在的时代,语文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还只能成为道德教育的工具,充其量也只是一门特殊的工具而已。朱熹的这种以“明人伦”为本的学校教育目的对于宋以后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南宋以后至元明清各代学校无不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朱熹提出了立志、居敬、存养、省察、力行等方法,所谓立志,朱熹认为, “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 ?曰: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 。人有了远大的志向,就有了前进的目标,能“一味向前,何患不进” 。如果不立志,则目标不明确,前进就没有动力, “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截要学尧、舜。 ”

7、 居敬, “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 ”,即我们所说的持之以恒。所谓“存养”就是“存心养性”的简称。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因此,需要用“存养”的功夫,来发扬善性,发明本心。从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来说, “存养”是为了收敛人心,将其安顿在义理上。 所谓省察, “省”是反省, “察”是检察。 “省察”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朱熹认为一个人要搞好自身道德修养,就应当“无时不省察” 。在他看来“凡人之心,不存则亡,而无不存不亡之时。故一息之倾,不加提省之力,则沦于亡而不自觉。天下之事,不是则非,而无不是不非之处。故一事之微,不加

8、精察之功,则陷于恶而不自知” 。朱熹的这一见解,表明他在道德教育中既强调防微杜渐,同时又重视纠失于后。 朱熹十分重视“力行” , “夫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 。他所说的“力行” ,是要求将学到的伦理道德知识付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道德行为。朱熹的这些见解,已经触及到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动,道德行动接受道德认识的指导,并检验道德认识的正确与否等这样一些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 二、编定了大量的学习教材从其教育目的出发,朱熹一生致力于教材的编撰工作,在教育内容上,选用儒家经典著作,根据他对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理解及学习过程的认识,编撰了自成体系的一系列教材。他专为蒙童编写了童蒙须

9、知 ,就日常生活中择其可知而易行的,分别为“衣服冠履” “言语步趋” “洒扫涓洁” “读书写字”以及“杂细事宜” ,教以如何做法,如何练习,作为指导实践的教材。他又为小学他把古人的“嘉言善行” ,汇集起来,以立教、明伦、敬身、稽古为纲,以父子、群臣、心术、威仪、衣服、饮食为目,编写了小学书 ,作为初学者的必读课本。其中一部分内容有助于培养獐儿童的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他还将儒家的重要著作改编为准确而简明的教材,使其便于“童子之习” 。他认为“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 论语 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 (书临漳所刊四子后 晦庵文集卷八十二) 。 “语 孟 中庸 大学 ,是熟饭;看

10、其它经 ,是打禾为饭。 ”(朱子语类卷十九) ,因此,他用毕生精力将大学 论语中庸 孟子四书及其注释合编为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集注 ) 。他在论语训蒙口义序中说:“予既序次论语要义殆非启蒙之要。因为删录,以成此篇。本之注疏,以通其训诂;参之释文,以正其音读;然后会之于诸老先生之说,以发其精微。一句之意,系之本句之下;一章之旨,列之本章之右。取便于童子之习而已,故名之曰训蒙口义 ”可见, 训蒙口义既可看作是一本教学参考书,也可看作是一本自学读本。三、独到的教学原则朱熹是我国古代罕见的重视实践、热心讲学长达四十余年之久的大教育家,他的教学经验十分丰富,他对教学论的各个领域(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原则、

11、教学方法和读书方法等) 几乎都有独到的建树。在教学原则上,他主要强调三方面。1、格物致知,博通专精。朱熹继承了孔子的“君子博学于文” 、 “博学而笃志”和孟子的“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的教学原则,提倡博学。他从大学中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实践性观念,即“格物”与“致知”并以这两个基本概念衍演出教学过程就是格物穷理以致知的过程。他认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只有穷尽万物之理,才能达到天理通明 。因此他主张天地万物之理,修己治人之方,皆所当学 。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育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把握住了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与能力训练的多渠道。但同时朱熹也认为博学应该博通专精,不可贪多“徒博” 。不能“杂而无统

12、”,而应博约结合。朱熹主张读书治学应当是“开阔中又著细密,宽缓中又著严谨。 ”反对贪多嚼不烂的坏学风, “读书贪多,最是大病” “泛滥百书”而不化, “不知精于一” 。所以他一再强调“惟专为能知其意而得其用;徒博则反苦于杂乱浅略而无所得。 ”因此博学应从约入博,由博返约。博是积累,约是贯通,博是约的基础,约是博的升华。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学习活动应当是从约入博,由博返约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应做到博学与专精的辨证统一。2、循序渐进,自强不息。朱熹提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 ”首先他认为这是由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决定的。在学习中,由于书本及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 ,所以学习“不可

13、乱也” 、 “未明于前,勿求于后”。学习的过程还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循序渐进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3、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早在孔子时就被加以重视了,但是“因材施教”这个概念是由朱熹首次提出来的。朱熹称赞“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同时他继承孔子的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发挥。认为教师要遵循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有个性化的教育,才是造就人材的重要教育原则和方法。他看到了学生具有不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并认为教师

14、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分别科目,进行不同的教育。朱熹经常面对很多学生,对各个学生的提问请教,他总根据不同的资质和水平的高低给予恰如其份的解答和点拨。这在朱子语类中多有记载。他注解论语先进时曾说:“弟子因孔子之言,记此十人,而并目其所长,分为四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于此可见。 ”另外一方面。在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下,朱熹提出“小以成大,大以成大,无弃人也”的教育原则,虽然在南宋的社会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但这种思想闪耀着民本和人道精神的光华,给后世先进的教育学以无穷的启示。四、丰富而科学的教学方法朱熹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富于科学性,很受学生欢迎。洋洋一百四十卷的朱子语录一书便是他的学生们记载下

15、来的他数十年主要教学活动的实录,从中可以充分领略他的教学方法。他的这些教学活动中不仅反映了他独到的教学方法,也体现出了他精辟的教学理念和理学思想。这些方法归纳起来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 “学贵知疑” 。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实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致融会贯通却无所疑,方始是学。 ” 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 “学贵知疑” 。 “疑”既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因。朱熹对“疑”的作用评价很高,把学习上的设疑、质疑、引疑看作是教学的重要方法,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步骤。因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生疑” 。这

16、个“疑”的角度自然是多方面的,不宜机械理解。能就课文中的某一点提出问题,不管这问题是属于课文本身的还是属于前人成说、老师讲授内容的;是属于字词的还是义理的,只要所提的问题中有一点自己的见解或是有一点值得解答探讨的价值,都是“生疑”的表现。 “生疑”不能凭空杜撰,它必须建立在对所学对象的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同时生疑并不只是要求学生只是在别人提出问题后才去思考,而是在老师所创造发现问题的条件下,能自己设立疑问,去进行积极思考, “疑”才会成为深入学习的起点。可以互相诘难,也可独立思考。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无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 “生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释疑” ,学生产生了疑问,要解开它,就要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从疑团中抽出头绪。不要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多让学生自己学习。他告诉学生, “某此间讲说时少,践履时多,事事都用你自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