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通案

上传人:摇**** 文档编号:11025100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天国通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太平天国通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太平天国通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通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通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解读】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重点: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和评价教师补充:难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以及出现的新特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比较。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原因 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西方宗教的影响“拜上帝会”的组织,六人领导核心形成2、过程1. 标志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事件是金田起义。 2. 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的事件是永安封王 3. 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定都天京4. 标志太平天国军事

2、上达到鼎盛的事件是天京突围北伐:目的:推翻清政府统治,分散清军兵力,减轻天京的军事压力。败因:因孤军深入,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没有援军,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及气候等方面的原因而失败。意义:但它深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为太平天国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西征:目的:夺取长江中上游地区,巩固天京大本营。意义:最终西征军攻入江西,迅速占领了大片土地,巩固了天京大本营。东征:目的:占领富庶的江浙地区,断绝清政府的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意义:东征军先后攻破江北和江南大营,解除了天京之围,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5. 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6. 标志太平天国运

3、动失败的事件是天京陷落7. 太平天国前后期的纲领性文件各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中心:解决 土地 问题(2)内容:土地分配: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方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目的: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3)评价(1)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反封建的积极性

4、。(2)空想性、落后性:一方面,农民是小生产者,在小生产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人人平等,实现平均主义,满足了农民作为小生产者的要求。但是,“产品归公”的规定又超越了小私有者的本性,生产产品的多少对农民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好处,所以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施,只能是一种空想。另外,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以后,一直处于清朝军队的包围之中,军事斗争非常紧张,没有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社会经济的改革。2、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1)目的:振兴 太平天国 (2)内容: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

5、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厂,奖励技术发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3)评价进步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此它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一直处于战争环境,因而资政新篇也未能真正推行。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原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的思想日益滋长内部矛盾尖锐(直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6、(2)经过(3)影响: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天京陷落(1)时间:1864年(2)影响: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3、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分散性的小生产者,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的阶级弱点,不可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理论和彻底的反封建瓜分侵略的革命纲领。 (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绞杀的结果。四、太平天国的评价1、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 农民战争2、作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统治者3、历史教训 :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交流探究1、太平天国运动同以

7、往历次农民运动相比较有何新特点?背景有所不同:以往的多因土地兼并、政治黑暗、自然灾害,而太平天国则是增加了外国的侵略,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起义的组织工具不同:以往利用的宗教是中国自身的宗教,而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宗教,吸收了西方的“平等”思想;斗争任务有所不同:太平天国主要是反封建但也具有反侵略的性质;农民阶级的思想认识有所不同: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特别是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资政新编; 失败的原因有所不同:除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建势力的镇压外,太平天国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的。2、有的人认为“资政新编是天朝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你是否赞成?不赞成。 因为资政新编是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而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革命纲领,它反映的是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力量社会的愿望。资政新编承认并要发展私有制,而天朝田亩制度则否定了私有制,两者是根本不同的。【教学反思】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