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10248448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试卷+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2020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来源:学科网ZXXK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27分)(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1.根据提示默写。(10分)阳春布德泽, 。(长歌行)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 ,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 ,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温庭筠)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1.【答

2、案】万物生光辉浊酒一杯家万里长河落日圆落红不是无情物江春入旧年我寄愁心与明月人迹板桥霜谈笑有鸿儒万钟于我何加焉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2.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由门前西流的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代诗人杜牧认为,假使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赤壁之战的结局恐怕会完全改变。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李清照笔下,主人公深深沉醉于赏心悦目的秋景中,以至于人比黄花还要清瘦。D.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

3、想境界和壮志凌云的豪迈情怀。2.【答案】C (二)注音与书写【本题满分4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4分)(1)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花草树木的映chn。(2)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hung诚恐的地步。 () chn hung ()3.【答案】(1)轩(xun) 映(衬)(2)诚(惶)诚恐 颔(hn) (三)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0分】4.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2分)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我市多所学校组织了“健步行”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

4、们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健步行”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练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修改后的句子: 4.【答案】“健步行”活动不但有助于增强孩子们的体质,而且能磨炼孩子们的意志。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一天,市民易先生看到一个小孩掉进池塘,不善游泳的他来不及脱衣服,就纵身跃进池塘将小孩救了上来。孩子平安无事,而当筋疲力尽的易先生被别人拖上岸时,孩子的妈妈却已经带着孩子离开了,连声“谢谢”都没说。易先生对此感到有些伤心。如果见到这位妈妈,你会这样对她说:阿姨,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5.【答案】示例: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没有哪位先生的舍

5、身相救,你孩子会性命难保。你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 6.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2分)选文

6、出自 的著作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诉教授 。A.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C.法国作家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6.【答案】C 7.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一句的宾语部分是“很多鱼”。B.“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是因果关系复句。C.“几个”是数量词;“曾经”是副词。D.“走过去”和“得到了证明”都是动宾短语。

7、7.【答案】D 二、阅读【本题满分4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12分】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原文有删改)

8、【注释】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舂(chn):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爨(cun):生火做饭。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忽召亲朋数人会食 会:适逢B.众皆怪之 怪:觉得奇怪C.皆匿笑强进 匿:偷偷地D.乃裂去薄饼缘 缘:边缘 【答案】A 9.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C.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隆中对)【答案】D 10.下列句子中,与“罴为设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9、( )(2分)A.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B.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D.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B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一天,郑余庆请亲朋好友去吃饭,大家一早就去赴宴,结果直到日头高照,郑余庆才出来。B.郑余庆让左右侍从叮嘱厨子“蒸烂去毛,不要折断它的颈项”,大家以为他要请吃蒸鹅蒸鸭之类。C.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命令侍从撤去食物。由此可见他节俭直率的特点。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答案】D 12.将

10、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3分) (2)尔之择选,当是未饥!(1分) 【答案】(1)节俭但偏于吝啬,那么即使堆金积玉,和乞丐有什么区别呢。(1分)(2)你这种做法,恐怕是不饿。 【参考译文】子犹说,贫穷是处于人之常态;节俭是人之本性。因为贫穷而不得不节俭,而节俭不一定是因为贫穷,所以说是“本性”。然而这样节俭是不是需要推行?回答说,吝啬就不可以了。节俭但偏于吝啬,那么即使堆金积玉,和乞丐有什么区别呢。郑余庆清廉俭朴品德高尚。有一天。他忽然请一些与他关系比较好的官员吃饭,大家都很吃惊。朝廷的官员们因为老丞相威望高的缘故,都在早晨就上他家去了。等到

11、太阳很高了,郑余庆才出来,说了很长时间闲话,大家饿了。郑余庆对仆人说:“吩咐厨师,把吃的东西蒸得烂一些,要除去毛,不要把颈项折断。”大家相互交换眼色,以为一定是清蒸鹅、鸭一类的菜。一会儿,摆上桌子,放上餐具,酱和醋也都很新鲜很香。好一会儿才等到吃饭,每人面前只有一碗米饭和一枚蒸葫芦。宰相吃得很香,大家也暗笑勉强吃了下去。王罴为人俭朴直率,不修边幅。有一次,朝廷派来一位使者,王罴为他设下饭肴。使者竟然把薄饼的边缘撕去。王罴说:“耕种收获,已经不易,去壳加火,费力不少,你这种做法,恐怕是不饿。”命令随从将饭肴撤走。使者大惊,十分惭愧。(二)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6分】微阅读时代更需阅读经典杨福成而今

12、,“微阅读时代”已经来临。与正襟危坐捧一本经典厚书来比,微阅读的趣味性是大大增强了,鼠标一动、手机一点,浏览便捷、直观,内容简单、轻松。微阅读时代我们还需要阅读经典吗?不难发现,当今社会具有这么几个特征:人心浮、轻文化、重娱乐。这与这个社会疏远了经典,疏远了那些能够让心灵沉静下来的书籍不无关系。曾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演绎了早上四五点钟就去新华书店排队买书的风景,而现在,我们演绎了什么呢?错字病句连篇的网络小说点击率超万上亿,娱乐八卦、吃泥鳅治病的“养生秘笈”稳坐排行榜现代人的阅读已经从精神的云端跌落到低谷。微阅读正在消解崇高,远离理想,放置经典名著的书架已经成了博古架。多么浅薄的阅读时代啊!与微阅读缺乏深度、容易导致人的精神平庸化甚至低级化相比,经典则不一样,它叫人领悟的是以德润身,以智化身,以神塑身,以“大我”行事处世。因而,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经典阅读。近年来一直在倡导全民阅读的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我们的精神高度由阅读高度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当经典被束之高阁的时候,人们的思想也就荒芜了,这个社会也就浮躁了。因此,在微阅读时代,我们更需要阅读经典。来源:学_科_网(原文有改动)13.从全文看,阅读经典有哪些好处?(2分) 13.【答案】培养崇高的精神,提升个人素养,实现远大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