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

上传人:sh****d 文档编号:110247989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勐海县百货大楼支护(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勐海供销大厦基 坑 支 护设计施工方案建设单位:西双版纳新供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云南九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云南九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 2012 年 7月15日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目 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4 -第三节、方案设计- 10 -第四节、施工总体布署- 31 -第五节、基坑支护工程- 36 -第六节、质量保证措施- 49 -第七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51 -第八节、基坑应急处置- 54 -第一节、编制依据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2

2、、上部相关工程图纸(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3、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云南九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1.4、北京理正岩土计算与北京理正深基坑计算软件(6.5版)1.5、现场踏勘、量测及本公司多年来相邻场地及类似工程支护设计与施工经验1.6、选用规范1.6.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6.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6.3、建筑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6.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6.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6.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6

3、.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6.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6.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二节、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由西双版纳新供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勘察,云南九州建设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组织施工。西双版纳勐海县农资大厦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地上三十一 层。建筑高度:99.5m。总建筑面积:30887.54,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5234。基坑规模:基坑开挖周长206.67m, 开挖面积约3269

4、。开挖深度: 暂按9米考虑。2.2、周围环境拟建西双版纳勐海县农资大厦项目位于勐海县城中心地带,沿河路与象山路交叉口,项目占地12亩,西临象山路、北临沿河路、东临石油公司住宅,南临工行职工宿舍。场地地形平坦、开阔,相对高差约50,场区属拆旧建新。2.2.1、气象西双版纳勐海县地处热带北西部边缘,横断山脉南端。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兼优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温暖湿润,多雨,静风少寒,干湿季分明。年均气温18至21C,降雨1100mm至1900mm,全年日照时数1700到2300小时。2.2.2、地下水建筑场地地处勐海盆地东南部,流砂河右岸级阶地沉积区,属地下水径流区,稳定

5、水位埋深于地下1.82.5米,最高地下水位的年变化幅度为1.0米内。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勐海盆地区域地下水位的控制,周边的居民的生活用水下渗也有一定影响。属孔隙型潜水,具微承压性。主要含水层为2层砾砂、1层3层圆砾,受流沙河、大气降水及周边生活用水补给。抽水试验结果:渗透系数K= 1.47 m/d,若基坑开挖至9.0米时,水位降至10.5米,影响半径R=35m,预估基坑涌水量为450m3/d。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均揭露到含水层2层砾砂、1层圆砾,因此基坑开挖时基坑涌水量总体会很大,因场地周边均为浅基的住宅楼及市政设施且距离较近、故应有较好的隔水和降水措施。2.3、地基土(岩)层结构场地地基土上部为第

6、四系人工填土,中部为第四系冲洪积粘性土和碎石地组成,下覆基岩为印支期花岗岩,现自上而下分为:填土;-1粉质粘土、-2砾砂、-3淤泥质粘土;-1圆砾、-2粉质粘土、-3砾砂;-1粉质粘土为(全风花岗岩残积层)、-2强风花岗岩、-3中风花岗岩、十个单元土层组成。2.3.1、第四系人工填土层填土(Q4ml):灰黄色、杂色,层内含建筑垃圾,以粘性土为主,结构松散,欠固结,标准贯入试验平均值5.5击,高压缩性,强度低且不均匀,中等透水性,层厚2.003.00米。2.3.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1粉质粘土(Q4al+pl):灰褐色、灰黄色,湿,可塑状,切面平整,稍有光泽,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平均值9.0击,

7、压缩系数a0.10.2(1/Mpa)平均值0.44,中等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弱透水性,层厚0.801.60m。2层砾砂(Q4al+pl): 褐黄色、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状态,颗粒组成大于2mm颗粒占全重的39.1%56.4%,大于0.5mm颗粒占全重的23.8%37.8%,局部地段相变中粗砂和圆砾层透镜体。层间局部夹薄层可塑状粉质粘土,层厚0.10.3m不等,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平均值8.3击,中等压缩性,层厚0.44.25m。21层粗砂(Q4al+pl):褐黄,灰黄色,松散稍密状态。呈散粒状,颗粒以石英为主,以透镜体赋存于2层揭露厚度0.500.90米。3层淤泥质粘土(Q4

8、pl):深灰、灰黑色,湿,软塑状态,切面光滑,稍有光泽,有机质含量3%29%,局部有机质含量超过10%形成薄层泥炭质土,层厚0.10.3m不等,夹腐植物,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平均值4.2击,压缩系数a0.1-0.2(1/Mpa )平均值1.43,高压缩性,干强度及韧性高,微透水层,层厚0.353.80m。2.3.3、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1层圆砾(Q3al+pl):褐黄、灰白、浅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颗粒组成大于20mm颗粒占全重的0.9%3.2%,大于2mm颗粒占全重的54.0%77.3%。局部夹少量卵石,砾石成分主要为强风化花岗岩、石英岩,呈圆形,亚圆形状,以砂类土及粘性土充填,重型动力触

9、探试验修正后平均值7.4击,中等压缩性,层厚0.43.5m。2层粉质粘土(Q3al+pl):褐黄、黄灰色,稍湿,可塑硬塑状态,切面平整,稍有光泽,夹少量强风化花岗岩砾石颗粒,层内局部夹粗砂,层厚0.10.3m不等,粗砂成分主要为石英颗粒,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平均值10.9击,压缩系数a0.1-0.2(1/Mpa )平均值0.38,中等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层厚1.105.65m。3层圆砾(Q3al+pl):灰黄、灰白、浅灰色,饱和,稍密中密状,颗粒组成大于20mm颗粒占全重的0.8%38.5%,于2mm颗粒占全重的48.3%66.4%。局部夹少量卵石,砾石成分主要为强风化花岗岩、

10、石英岩,粒径0.55cm不等,呈棱角状,次棱角状,砂类土及粘性土充填,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后平均值11.6击,中等压缩性,层厚2.905.50m。2.3.4、印支期花岗岩(r43)1层粉质粘土(全风化花岗岩残积土):上部灰黄色,下部褐黄色,稍湿,结构基本被破坏,干钻可钻进,局部地段含球状强风化花岗岩岩体碎块,矿物成分除石英外以全风化呈土状,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平均值18.4击,硬塑坚硬状态,中等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风干时手捏易碎,层厚11.1315.90m。2层强风化花岗岩:灰黄、浅灰色,稍湿,岩体呈碎裂状,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结构已破坏,干钻不

11、易钻进,送水钻进返水,岩芯采取率70%80%,岩芯呈砾砂状,碎块状及少量短柱状,岩石基本质量指标RQD25%,属极差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后平均值16.2击,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27.45Mpa,局部未揭穿,揭露层厚0.6543.55m。3层中风化花岗岩:灰黄、灰白色,块状结构,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干钻不易钻进,送水钻进返水,钻进较难属较硬岩,岩芯采取率80%90%,岩芯呈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岩石基本质量指标RQD50%75%,属较差的,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62.89Mpa,揭露钻孔16个,未揭穿,揭露层厚6

12、.122.55m。2.3.5、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主要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 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天然密度 (g/cm3)压缩模量ES1-2(Mpa)直剪标准贯入试验修正后平均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Kpa)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后平均值q(度)q(度)填土1.604.512.05.51粉质粘土1.795.257.440.09.01502砾砂1.96*6.50*8.316021粗砂1.90*5.60*1203淤泥质粘土1.562.003.421.34.2801圆砾2.15*8.00*2107.42粉质粘土1.785.6112.234.110.91603圆砾2.15*9.50*23011.61粉质粘土1

13、.926.2215.939.718.41702强风化花岗岩2.64*(27.45)35.026016.23中风化花岗岩2.70*(62.89)600 注:1、带*值为经验值。()内数值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2.4、场地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场地地基土主要由4大层组成,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地层均有变化且均匀性差,但总体地基土性能相对较好。层填土:分布于地表,结构松散,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基坑开挖时属挖除范畴,对基坑侧壁稳定不利。1层粉质粘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基坑开挖时属挖除范畴,属弱透水层,对基坑侧壁稳定相对有利。2层砾砂:松散稍密状态,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一

14、般,分布不均匀,层厚变化较大,基坑开挖时属挖除范畴,属强透水层,对基壁侧壁稳定不利。21层粗砂:松散稍密状态,中等压缩性,属强透水层,呈透镜体分布,基坑开挖时属挖除范畴,对基坑侧壁稳定不利。3层淤泥质粘土:软塑状态,高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基坑开挖时大部地段可被挖除,在2-2剖ZK地段及-3剖ZK112-ZK115地段有部分未挖尽,不可作基础持力层,需作换填处理,同时对基坑侧壁稳定较为不利。1层圆砾:中密密实状态,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但分布不均匀,层厚变化较大,基坑开挖时部份被挖除,可作多层群楼及纯地下室部份基础持力层,对基坑侧壁稳定有利。2层粉质粘土:可塑硬塑状态,中等压缩性,物理力学性质较好,但分布不均匀,层厚变化大,可作多层群楼及纯地下室部分基础持力层和下卧层,对基坑侧壁稳定影响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