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243787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通选课资料-音乐鉴赏常识(一)(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鉴赏常识(一)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一、怎样欣赏音乐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 )所形成的艺术形式,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欣赏能力去倾听音乐,高尔基曾说过:“照天性来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但是每个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音乐音响是音乐的外部形式,而作曲家、表演者所感受到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情感,则是音乐的丰富内涵。所以,音乐欣赏一般是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听觉直

2、接接触音乐的表层,然而进入感情体验与想象联想,直至深入音乐的里层,理解、认识、领悟作曲家和表演者在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简单地说包括三个层面:(1)官能欣赏、(2)情感体验、(3)理解认识。充份认识这一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有助于我们提高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官能欣赏是音乐音响给听觉带来直接的感受,是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仅能满足于悦耳,这种欣赏是比较肤浅的。欣赏音乐的第二个阶段是情感体验,音乐欣赏中,情感体验具有一种较为直接的性质,我们从音乐直接感知的既不是外界的客观事物,也不是某种思想概念,而是饱含着情感的音乐音响。正如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所说:“音乐不求于任何推理形式,而复制出

3、任何内心运动来音乐既表现了感情的内容,又表达了感情的强度音乐是不加任何外力,直接沁入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火焰是不通过任何媒介的坦率无间的、极其完整的倾诉!”这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所以欣赏音乐时,我们是和作曲家、表演家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同时,音乐音响在空间传播具有一种扩散力、穿透力,能够迅速地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一种比其他艺术更加强力的刺激和影响力,使音乐和音响与情感体验之间产生更密切、更直接的联系,所以音乐对激发人的情感是非常直接和强烈的。因此,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整个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这既是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内涵的体验,也是欣赏者与音乐家、表演家进行感情交流,

4、发生共鸣的过程,固然,我们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如能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段、表现技法和结构形式等方面,这样就会更加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只是对音乐作品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可能接触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在欣赏音乐时,必须有理性的参与这就是第三个阶段。理性的认识,一方面可以从音乐以外的非音乐因素中找出理解的依据,如歌词、戏剧脚本、标题音乐中的标题和文学说明等,另一方面可以从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各方面去进行研究和了解,同时还包括对音乐体裁、形式的判断;风格

5、、技巧的判断;对作品的基本构思以及乐曲描写对象的把握等等。理性认识的深化,也必然促进情感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音乐审美也就愈来愈进入更多的境界。审美境界的提高,反过来又更加深了理性认识。最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总是与自身的生活体验、情感要求密切相结合的。音乐欣赏过程中,音响感知是基础,情感体验是关键,而要动情,必须有理性的参与。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常常是同时并用的。音乐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活动,欣赏者面对着音乐作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记忆、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愿望,通过想象和联想、对作品的形象以补充和丰富、使艺术形象更加具体和生动,如果说作曲家是第一创作者,表演者是第二创作者

6、,那么欣赏者便是第三创作者。二、音乐基本要素 音与音高1、音、乐音及其它音是由物体震动而产生的。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从自然界中所听到的声音中挑选出来的,并把这些音组成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 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两大类。乐音:物体有规则的震动而产生的音。噪音:物体无规则震动而产生的音。2、音的性质 音的四大要素,即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的震动频率所决定的。震动次数多音则高;震动次数少音则低。音的长短是由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音的强弱是由发音体

7、的振幅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音色是由发音体的材质、形状所决定的。 三、声 乐 声乐: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叫声乐1、中外声乐体裁及其特征根据声乐曲的题材内容和音乐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颂歌:我国的颂歌是指以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英雄人物以及歌颂其它尊敬的对象等方面的歌曲。特点是庄严、宏伟、亲切、热情,一般是旋律宽广,节奏平稳,速度适中。如黄河颂、延安颂等。(2)进行曲:进行曲多是与集体行进步伐相配合的歌曲。其特点是:具有雄壮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强弱分明的节拍、规整的结构。音乐速度一般为中速。这类歌曲具有群众宜唱,给人以朝气逢勃、奋进向上的特点。(3)抒情歌曲:抒情歌曲

8、是一种速度适中、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的歌曲,它能深刻细致地抒发作者和人物的客观现实生活的感受和思想感情。(4)叙事歌曲:叙事歌曲是叙述故事的歌曲。它的主要特点是歌词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叙事性。曲调和词紧密结合,明白如话,娓娓动听。(5)诙谐歌曲:诙谐歌曲是音乐形象具有幽默情趣的歌曲。歌词幽默而风趣,音乐语言妙趣横生,具有说唱音乐的风格,比喻生动,形象鲜明,表现风趣。(6)摇篮曲:摇篮曲又名催眠曲。原是母亲在摇篮旁边哄着婴儿安静入睡时而唱的歌曲,现已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亲切、温存,曲调抒情,静谧、节奏徐缓并富于均匀的律动。(7)宣叙调:歌剧、演唱剧中的一种独唱曲体裁,也称“朗诵调”

9、。旋律近于说白,节奏比较自由。(8)声乐套曲:声乐套曲是大型声乐体裁,由数首歌曲连结在一起组成。内容可相同也可相互对比,其性格和速度各异。(9)咏叹调:又叫“咏唱”,原意是一种高难度的抒情独唱曲。最初是意大利的歌剧,清唱剧中常以歌谣体裁出现的独唱曲,通常篇幅较大,且富于戏剧性,集中体现剧中某一人物形象或心理刻画。常为复三段曲式或变奏曲式、回旋曲式结构。其特点是具有高难度艺术技巧,旋律起伏大,是典型的美声唱法,常在音乐会上单独独唱。(10)赞美诗:赞美诗属宗教歌曲,是在教堂用管风琴伴奏演唱的歌曲。(11)康塔塔:大型多乐章声乐套曲,近似于现代的大合唱。其内容偏重于抒情,故事情节简单,多取材于世俗

10、生活或圣经。(12)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体裁,又称“神剧”、“圣剧”。16世纪末起源于罗马,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形式与歌剧相似,17世纪中期开始发展成为在音乐会上演出的声乐作品,并以合唱为主。 根据声乐曲的艺术性程度和风格特点以及演唱方式又分为以下几类:(1)群众歌曲:歌词通俗易懂,其内容大多与政治、社会活动有关,它的曲调以雄壮豪迈者居多,音域不广,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易于上口,具有群众性,适合于群众集体齐唱。(2)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一种主要区别于民谣的专业性创作歌曲。19世纪起源于德国。其特点是结构严谨、格调高雅、寓意深刻、节奏宽广、旋律优美、感情细腻,词曲结合紧密、抒情性强,表现

11、手法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因此要求演唱者要具有一定的演唱技巧才能胜任。(3)通俗歌曲:通俗歌曲是民众易懂,易唱的歌曲,大部分通俗歌曲结构短小而方正,民族气息浓郁,音域较窄。(4)民歌:民歌是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它产生在各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和劳动实践中,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无数代人的提炼和发展,成为完美的,极富生命力的音乐艺术作品。其特点是形象鲜明,感情质朴,能深刻地反映人的思想和愿望,各国、各民族的民歌都带有各方不同的民族特点。四、声部和声音类型1女高音:是人声最高声部,具有清澈、明亮、柔和的音色和强烈的穿透力。由于歌手音色、音域和演唱技巧上的差别,又分为抒情女高、戏剧女高和花腔女高三类。

12、2女中音:女中音音域,介于女高和女低音之间,音色较女高略为温和浑厚,较女低明亮。3女低音: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声部,音色温和、结实、给人以宽厚稳健的感觉。4男高音:是男声的最高声部、音色柔和、清新、明亮,擅于演唱热情激昂的抒情歌曲。由于音色的差别,又分为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5男中音:男中音介于男高音和男低音之间的声部。音色比男高音宽厚而低沉,比男低音温和明亮。6男低音:男低音是人声的最低声部,音色浑厚、深沉、坚定。7、童声五、声乐的演唱形式及其特点1、独唱:指由一人进行的演唱形式。按音色分为:男声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按音域和音色性质分为:男高音独唱、男中音独唱、男低音独唱、女高音独唱

13、、女中音独唱等。2重唱:指多声部声乐作品,且每个声部均由一个人担任的演唱形式。按声部组合和人数可分为男女声二重唱、女声二重唱、女声三重唱、男声四重唱、混合重唱等。3对唱:由二人或分组进行单声部对答性质的表演形式。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对唱、女声对唱、男女声对唱等,人数不限。4齐唱:指多人同唱一个声部的演唱形式。按音色可分为男声齐唱、女声齐唱、男女声齐唱、童声齐唱等。5小合唱:指10人左右同唱一个声部和分唱几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又可称“小组唱”、“表演唱”。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小合唱。女声小合唱等。演唱时可带有简单的表演动作。6合唱:指几十人或上万人的多声部演唱形式。按音色可分为:男声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

14、唱及童声合唱等。第一章 中国民歌第一节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我国的民歌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劳动之中。据两千多年前的刘安在淮南子中记述古代的邪许歌:“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这“邪许”最初虽只是一种呼号,但它是适应集体劳动时为配合用力而自然发出的有节奏、有音调的声音,这就是我们最早的民歌一劳动号子的雏型。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民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流行于北方十五个地区的民歌,其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

15、都表明中国民歌在2500年前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汉魏南北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小令,明清的俗曲、小曲等(在二十世纪以前,不用民歌这一称谓),可谓中国民歌在封建社会中几个发展阶段的标志。”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诗经、楚辞、乐府诗集、敦煌曲子词和明清以来的山歌小调集之中窥见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歌概貌。近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民歌也随之走上新的历程。各个革命时期的斗争生活赋予了民歌以新的内容,显示出崭新的面貌,而且在音乐形式上也有所发展和突破。在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群众勇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在新民歌中得到真实的反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乐观向上、艰苦创业、英勇豪迈的特点在新民歌中有了生动的体现,为我国民歌发展历史写下了新的篇章,成为我国歌曲艺术宝库中光辉的组成部分。据正在编辑的三十卷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粗略统计,各省市、自治区采集到的五十六个民族的民歌平均已达万首以上,全国共约四十万首。第二节 民歌的一般特点民歌与专业词曲作者创作的歌曲不同,它是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所创造和利用的口头音乐创作,具有口头性、集体性、流传变异性、短小精炼和鲜明的风格色彩等特点。第三节 民歌的体裁分类中国民歌有多种分类法。如按体裁形式分类,大致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每大类中还可划分若干类。(1)号子 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