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243695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复习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12年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南京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更多真题敬请关注中公考研网!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卷)(三小时)考目代码: 科目名称: 满分: 分适用专业: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纸或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或草稿纸上均无效; 2、本科目不允许适用计算器; 3、本试题纸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 名词解释(每题5分)1、罗勃金斯基

2、定理2、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不用答假设,只答结论)3、国际商务4、汇率超调5、最优货币区理论6、费雪效应二、简答(每题12分)1、结合当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谈谈我国企业应如何融入国际分工体系。2、结合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简述理论),谈谈我国重视内需、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3、为什么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4、在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世界市场对本国产品需求暂时减少,应采取什么政策来保持就业稳定?分析不同政策的有效性。5、分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比较二者的不同。6、简述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三、论述(每

3、题24分)1、论述外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性、发展途径和措施。2、分析美国经济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和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3.2.1 南京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罗勃金斯基定理答:罗勃金斯基定理(Rybezynski Theorem)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罗勃金斯基定理只适用于国际贸易中的“小国”。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大国,如果一国某一要素增加,对方国家一切保持不变,那么要素增加后,在国际市场上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相对价格要下降

4、。所以,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出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恶化,相应地,对方国家贸易条件改善;若该商品是要素增加国家的进口商品,则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对方国家贸易条件恶化。2斯托尔怕萨缪尔森定理(不用答假设,只答结论)答: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是指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根据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得出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即国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5、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3国际商务答: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二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活动,而不是非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例如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4汇率超调答: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提出的关于汇率变动的理论。多恩布什认为短期内价格水平具有粘性,不会立即因货币市场失衡发生调整。只有在长期中价格才会完成因货币市场失衡所引起的均衡调整。货币市场失衡后,证券市场的利息率会立即变动,使其

6、恢复均衡。汇率水平正是在证券市场调整过程中被决定的。但变动后的汇率水平只是短期均衡水平,当商品市场价格开始调整,逐渐向长期均衡水平过渡时,汇率水平就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决定。当调整过程完成,商品市场也达到长期均衡的汇率水平,也就达到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式所说明的长期均衡水平。在调整过程中,由于商品价格具有粘性,而证券市场反应极其灵敏,利息率将立即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正是由于价格短期内粘住不动,货币市场恢复均衡完全由证券市场来承受,利息率在短期内就必然超调,即调整的幅度要超出其新的长期均衡水平,如果资本在国际间可自由流动,利息率的变动就会引起大量的套利活动,由此带来汇率的立即变

7、动。与利息率的超调相适应,汇率的变动幅度也会超过新的长期均衡水平,亦即出现超调的特征。多恩布什总结了汇率现实中的超调现象,并在理论上首次予以系统的阐述。他还认为汇率在短期内不仅会偏离绝对购买力平价,而且还会不符合购买力平价说的相对形态。这些论述对于分析购买力平价说和理解现实汇率的波动有一定的意义。5最优货币区理论答: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s,OCA)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是指最符合经济金融上的某些条件的国家或者地区,相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货币制度,如固定汇率制度,甚至使用统一货币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一般性的支付手段或是一种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

8、间具有无限可兑换性,其汇率在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相互盯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国家和区域外国家的汇率保持浮动。最优货币区理论最早由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其后麦金农、德拉姆、哈伯勒和弗莱明等经济学家对其理论从不同侧面修正补充和完善。但在关于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上仍缺乏一个强有力的解释。麦金农提出的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时这些国家的经济高度开放性。加入通货区的成本表现为丧失部分经济自主权。蒙代尔认为理想的货币区是封闭的,根据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中要素在国内充分流动,而在国际间不流动的假设,那么基于国家货币的浮动汇率就可以有效地运转,但要素流动的区域往往和国界不重叠。因此“最优”是指货币区成员间要

9、素是完全流动的,而货币区成员国和货币区以外的国家不发生经济联系,货币区是封闭的。蒙代尔认为要素充分流动是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尤其是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对货币区结构失衡进行有效的调节。6费雪效应答:费雪效应反映的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费雪效应由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其著作利息理论中提出。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费雪效应使名义利率高于实际利率,而且还要高到足以抵消预期的通货膨胀,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购买和持有各种金融资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费雪效应使两国名义利率之差等于它们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动。它还体现了通货膨胀对汇率变化的作用,是购买力平价得以成立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

10、下,如果人们预期一个国家的货币将贬值,那么为避免该国资本外逃,该国的名义利率必须高到足够抵消因贬值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只有这样,投资者才有可能继续持有该国的金融资产。二、简答(每题12分)1结合当代国际分工的新趋势。谈谈我国企业应如何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答:(1)首先,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贸易情况,对比较成本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和改造,提出了一些新学说,这是对传统理论的挑战。这是因为,在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普遍发展的情况下,再坚持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方法,很难对这些贸易新现象作出有力的说明。传统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以国际市场是

11、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为分析的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跨国公司的决策对贸易格局、投资格局的影响已不可忽视。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以说明这些国际贸易新现象。规模经济、递增收益和市场结构理论被广泛应用来对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作出解释。对公司行为和公司特定优势的分析,由于其连接市场结构的不完全、公司的垄断优势和新产品新技术,被认为更能说明当代贸易格局的演变,更能解释产业内贸易和公司内贸易,同时也是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思路。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体系。但是,这

12、些“新理论”又不是对传统理论的全盘否定。产业内贸易理论、公司内贸易理论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其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仍没有离开相对优劣势的分析范畴,反而可以说是比较优劣势的分析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李嘉图、俄林分析的出发点是产业间贸易,研究如何在不同产业之间进行选择,以找到本国的相对优势产业来参与国际交换。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则启示人们如何利用本国企业的知识资产等垄断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是从系统的角度阐述了国家的相对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在决定以何种方式进入外国市场(是出口还是直接投资)进行竞争的问题上,

13、比较优劣势的分析始终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因此,可以说,“新”贸易理论不过是在战后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研究一国如何通过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去获取比较利益。传统贸易格局下的比较利益,来源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比较成本差异;在水平国际分工日益发展并成为主导分工形式情况下的国际贸易,其比较利益来源于一国企业的垄断优势、规模经济、本国企业和产品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以及国内竞争所形成的国家特定优势。当然,这并不是说,“新”国际贸易理论与传统理论没有区别,因为两者研究的贸易格局不同,理论形式自然也不同。但是,在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相对优势来扩大国际贸易,通过贸易分工获取利益方面,则

14、是相同的。由此看来,“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我国企业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应做到:我国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经济安全关键性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应以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为主,利用外资为辅。对不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要进行分类指导,对基础产业的国际合作我国应坚持绝对控股,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提升和争夺核心技术的控制能力。实施政府采购,推动重大技术装备的市场实现。在运用政府采购工具时,应注意避免保护本国落后企业的问题。尽快推进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税率并轨,使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处于同等的竞争条件下,以增强内资企业的竞争力。2结合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简述

15、理论),谈谈我国重视内需、转变贸易发展方式的必要性。答:(1)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而这又主要决定于四组基本因素,即要素条件,国内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这四组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单独发生作用,并同时作用于其他因素。四者组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国家竞争优势。另外国家竞争优势还受到机遇和政府作用的影响,但由于两者要通过四组基本因素影响国家竞争优势,所以属于辅助因素。(2)国内需求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波特认为,国内需求直接影响一国公司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其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老练、挑剔的买主有助于产品高标准的建立。买方的高质量要求会使国内公司在买方压力下,努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前瞻性的买方需求有助于国内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这是因为在一国的买方需求领先于其他国家的情况下,国内公司将率先意识到新的国际需求的来临,并积极从事新产品的研发,使公司自身不断升级换代。另一方面,领先的国内需求还会使公司的新产品更容易在国内找到市场,使公司的新产品和公司得到发展的机会。国内需求的增长速度及独立的买主数量会对一国竞争优势产生影响。国内需求增长迅速可以鼓励公司尽快采用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