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023004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2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1-神经系统解剖及定位诊断剖析(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损害表现的定位(定性)诊断,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曹勇军,病因&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 预后&预防,研究CNS、PNS &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门类,神经病学(Neurology),是神经科学(Neuroscience)的一部分,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 中枢神经系统(CNS)-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PNS)-脑神经&脊神经,神经病学的特点,神经病学的特点: 疾病的复杂性 症状的多样性 诊断的依赖性 疾病的严重性 疾病的难治性 神经病学的重要性: 社会老年化、诊断手断的提高、治疗方法的进步,神经系统的构成,神经系统疾

2、病诊断,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结构分布广泛,从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到周围神经,向远端传导涉及到神经肌肉接头及骨骼肌,同时涉及到脑血管、脑膜、脑室系统及脑脊液等附属结构。同一种表现可以由不同部位的病变所致,同一个部位的病变,其临床表现也可能多种多样。 定性诊断:由于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的不可再生性,使得临床工作中针对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有些滞后,很多疾病的名称甚至还是使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布,局限性病变:如面神经麻痹。 多灶性病变:MS、多发性脑梗死。 弥漫性病变:如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多发性 硬化。代谢性脑病、GBS等。 系统性病变:运动神经元疾病、亚急性联

3、合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等。,分析诊断,定向诊断:确定是否为神经系统疾病,有无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 定位诊断:病变部位何在,即解剖诊断。是从神经系统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 结合神经解剖、推断其受损的部位。 定性诊断:决定病变的性质和病因,即病因诊断。(血管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变性、外伤性、遗传性、占位性、发育异常等),分析诊断,血管性:急性起病,速达高峰。 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数日至数周发展至高峰。少数暴发性起病,数小时至1天达高峰。伴有感染症状。 脱髓鞘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缓解复发。,分析诊断,变性:隐袭起病,缓慢进展,但主要侵犯某一系统,如ALS、AD、PD等。 外伤性:明确外伤

4、史。 肿瘤性: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 遗传性:儿童或青春期起病,部分成年期发病。 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缺损症状:如感觉丧失、肌肉瘫痪等。 释放症状:如锥体束损害后瘫痪时肢体的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巴彬斯基征阳性;基底节病变所产生的手足徐动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刺激症状:如癫痫、灼性神经痛等。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枢神经系统局部发生急性严重损害时,引起在功能上与受损部位有密切联系的远隔部位神经功能短时丧失。如脑休克、脊髓休克等。,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神经系统定位诊断简介,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间脑) 脑 膜 周围神经系统 脑干(小脑) 锥体束(-) 神经肌肉接头(突触) 脊 髓

5、 反射弧 感受器 效应器 骨骼肌 (入)周围神经(出),神经系统定位诊断技巧,1、熟悉局部解剖结构(横截面) 2、熟悉各种功能的传导束(纵向联络) 3、寻找“交叉点”(病变部位,“十字交叉点”),定位诊断,中枢性: 脑部:脑实质(皮质、脑干、小脑),脑膜。 脊髓:上界和下界,髓内或髓外,硬膜内或硬膜外。,定位诊断,周围性: 颅神经:核性、核上性、核间性、核下性。 周围神经:根性、丛性、神经干、末梢性。 肌肉:肌肉本身、神经肌肉接头,常见症状和表现,肌肉病变:肌无力、肌萎缩、肌痛、假性肥大、肌强直等,无感觉障碍。 周围神经病变: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障碍,表现为下运动神经元瘫。 脊髓病变:截瘫或四

6、肢瘫,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脑干病变:同侧颅神经症状,对侧肢体障碍(交叉性运动-感觉障碍)。,常见症状和表现,小脑: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构音障碍和肌张力减低。 大脑半球:刺激性病灶可出现癫痫,破坏性病灶出现瘫痪。 基底节区:表现为肌张力的改变(增高或减低),运动异常(增多或减少),震颤。,注意事项,尽量用一个病灶来解释患者的全部临床表现。 首发症状往往是病变的始发部位。 并非临床上所有的体征均有相应的病灶存在(颅高压时的外展神经麻痹),头颅MRI有明确的病灶但病人却无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无症状性脑梗塞)。,神经系统解剖学定位诊断,大体结构: 大脑病变 脑干病变 小脑病变 脊髓病变

7、脑脊髓血管 周围神经:脑(颅)神经和脊神经 肌肉,大脑皮层损害的特征,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一、大脑半球的基本组成 额叶 情感、思维、智能、社会能力和道德规 范的基本中枢,运动发动中枢; 颞叶 记忆、智能、听觉理解; 顶叶 感觉、空间构象、语言形成(左侧) 枕叶 视觉、视觉语言 边缘叶 内脏运动、嗅觉、记忆 优势半球 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半球。 语言区 左侧半球包绕外侧裂的大脑皮质,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二、大脑半球病变的基本特征 1、 刺激性症状 阳性症状抽搐、发麻、 疼痛、幻觉等 2.、破坏性症状 功能缺失退或消失、意识障碍、语言能 力丧失、智能障碍、社会能力 或道德丧失等,额叶病变,额叶损害,前

8、额叶: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刺激性病变产生对侧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破坏性病灶产生单瘫。 Broca区(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 其它:额叶中回后部有侧视中枢,受损引起两眼向病灶侧同向斜视,刺激性病变则向病灶对侧斜视。额叶性共济失调。旁中央小叶受损产生尿失禁等。,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三、额叶病变的定位 、前额叶:为精神智能中枢,病损后出现智能障碍、社会能力减退、行为障碍、缺乏道德感;额叶共济失调、额叶释放征; 典型病变Pick病 、双侧额叶病损 : 无意志力、淡漠,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额叶底部:(眶叶,orbital lobe)人格及社会 行为

9、改变、 嗅觉缺失、Foster- Kennedy综合征 、中央前回:假性单瘫 、额上回:眼球侧视中枢注视麻痹或强制性注视 、额中回:书写中枢(左侧) 失写 、额下回: Broca区(左侧) 运动性失语,顶叶病变,顶叶损害,中央后回受损以感觉症状为主。刺激性病变产生感觉性癫痫,破坏性病变出现偏身感觉障碍。 优势半球缘上回:损害后出现失用症。 角回:损害后丧失阅读能力(失读症),书写能力(失写症)。 - Gerstmann综合征:失用、手指失认、 左右定向障碍、失写及失算。 视辐射受损产生对侧同向偏盲或象限盲,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五、顶叶病损的定位 、非主侧损害: 体象障碍(自身认识异常)偏侧忽略

10、、幻多肢等。 结构性失用对空间关系的认识障碍。 、象限盲:对侧同下1/4 、营养性障碍:对侧肌萎缩或偏侧萎缩、 深反射低,颞叶病变,颞叶损害,颞叶前部:刺激性病变产生颞叶性癫痫,主要为精神运动性发作。 Wernick区(颞上回后部):产生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听到言语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言语内容,自己发言虽仍流利,但内容不正常,因为他也不能理解自己所言,在发音用词方面有错误,别人完全听不懂。,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颞叶病损的定位 、优势半球:感觉性失语(颞横回)、 命名性失语(42区或颞枕联合区)、传导性失语 、精神症状: 海马结构 Korsakoff综合征 广泛受损智能障碍、人格异常,大脑损害的定位

11、诊断,颞叶病损的定位 、皮层聋 : 双侧广泛性病变。 特征声音感觉性下降、 症状不稳定。 、象限盲: 对侧同上1/4象限盲(绕脑室颞角之视 放射) 、颞叶癫痫 或癫痫等位征 精神运动性癫痫自动症、海马发作 (沟回发作,嗅幻觉)、眩晕性癫痫等。,枕叶病变,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中枢性偏盲、幻视、视觉认识不能、视物变形。,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枕叶病变的定位 1、偏盲、象限盲 2、皮层盲:瞳孔正常,有时否认失明 (Anton综合征) 3、视幻觉 :对侧闪光性幻视(17区)、复杂的幻 视(18-19区) 4、失读:主侧枕顶交界,边缘系统,边缘系统,内脏脑或精神脑,包括边缘叶(扣带加、海马回、钩回

12、),杏仁核、丘脑前核、乳头体及丘脑下部其他结构。 可能与以下功能有关:嗅觉、情绪、记忆、性行为、植物性机能、躯体运动。,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边缘系统病损的定位 精神、植物神经功能、 嗅觉、记忆及内脏活动等异常。 1、Bucy-Kluver综合征 : 精神盲、贪食、本能行为亢进及温顺。 为双侧颞叶、海马的广泛病损。 、 Korsakoff综合征: 海马、乳头体病损 、急性遗忘综合征: 双侧穹隆病损,内囊病变,内囊受损,内囊全部损害时出现三偏综合征 1、锥体束受损,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包括上、下肢、舌和下部面肌的瘫痪。 2、偏身感觉缺失(视丘辐射) 3、病灶对侧视野的同向偏盲(视辐射),基

13、底节区,基底节锥体外系,解剖:纹状体,包括尾状核及豆状核,后者分为壳核和苍白球。 锥体外系损害的二大类症状: 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 1、肌张力变化有肌张力增强、减低、游走性增强或减低。 2、不自主运动有震颤、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肌阵挛、扭转痉挛及痉挛性斜颈等。,基底节锥体外系,苍白球和黑质损害: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 震颤麻痹。 壳核及尾状核损害: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加 等不自主运动。 齿状核及下橄榄核损害:出现肌阵挛。,间脑,间脑包括丘脑、丘脑上部、丘脑下部和丘脑底部。,间脑病损的定位诊断,间脑的功能 、组成 位于脑干和端脑之间, 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和第三脑室。 、丘脑的功

14、能 主要为感觉初级中枢,在鸟类为运动控制高级中枢(人类参与运动的控制), 初级情感中枢,上行激活系统的组分。,间脑病损的定位诊断,、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活动的中枢,调节内环境。 、上丘脑的功能 包括缰核、后连合和松果体。 参与内分泌 和植物神经的调节。 、底丘脑的功能 为椎体外系的组分,参与运动的控制。,间脑,丘脑损害的特征: 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深感觉障碍更重。 对侧躯干肢体自发性疼痛。 对侧肢体一过性或持久性轻偏瘫。 对侧肢体共济失调,可伴有舞蹈样动作或舞蹈样手足徐动症。,间脑病损的定位诊断,间脑病损的常见表现 、丘脑综合征(Dejerine-Roussy综合征) 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后腹

15、核病损 、底丘脑综合征 对侧偏身投掷症(hemiballismus),间脑病损的定位诊断,、下丘脑综合征 体温调节障碍、摄食障碍、 代谢异常(水、盐、糖)、 性功能障碍、性早熟、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亢进或减退)及精神活动异常等。 、上丘脑综合征 松果体瘤儿童性早熟、Parinaud综合征、 导水 管综合征,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一、脑干的基本功能 、颅神经的基本功能 、传导功能(感觉、运动) 、固有的重要功能 意识-觉醒的维持反射功能(肌张力、平衡、咳嗽、眼球运动、光反射等)基本的生命中枢,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脑干病变的定位原则 1、确定脑干水平的损害 颅神经+脑干功能障碍

16、 后组颅神经延髓 中组颅神经桥延或脑桥 3、4对颅神经中脑,脑干受损的一般症状,双眼同向侧视麻痹: 桥脑病变:双眼向病灶对侧、对侧偏瘫 额叶病变:双眼向病灶侧、对侧偏瘫。 双眼垂直运动障碍; 球麻痹; 意识障碍(网状结构损害); 去大脑强直; 中枢性高热(桥脑); 内脏症状(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肺水肿),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三、脑干病变的表现 、颅神经损害; 、传导束损害: 感觉、运动、平衡障碍 、意识-觉醒障碍 、植物神经损害: 高热、针尖样瞳孔、无汗,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呼吸节律改变 周期性呼吸间脑 中枢性过度换气中脑上端 长吸气桥脑上端 共济失调性呼吸延髓上端,脑干损害定位的诊断,特殊综合征: 一个半综合征 侧视麻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