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10227846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急性心梗指南解读(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中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治指南解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一、相关概念,冠心病分类: 慢性冠脉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病变斑块不稳定,继而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性堵塞,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减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稳定斑块,易损斑块,ACS 的诊断流程,STEMI 定义,STEMI定义: 与心肌缺血症状相关的持续性心电图ST段抬高 心肌坏死生物标志物后续释放为特征 临床综合征。,二、心肌梗死的分型,根据“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分5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 (缺血相关的自发性急

2、性STEMI) 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 3型: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的分型,根据“心肌梗死全球定义”,分5型: 4a型:PCI相关心肌梗死 4b型:支架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梗死 5型:CABG相关心肌梗死,三、STEMI的诊断与危险分层,必须至少具备1+1/4两条: 1、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演变 2、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3、心电图的动态演变:ST改变或LBBB 4、新的Q波 5、影像学证据: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心肌肌钙蛋白是首选的MI诊断的生物标志物。,1+1: 症状 标志物+1/4 ECG 新 Q 影像,三、STEMI的诊断与危险分层,1:临床评估 胸

3、痛相关症状:部位、时间、放射、伴随症状、缓解 体检:一般状态、心肺听诊 2: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改变:10分钟内EKG cTn CK-MB 影像学:超声心动图,三、STEMI的诊断与危险分层,3:危险分层 独立危险因素: 高龄、女性、Killip分级II-IV级 既往心梗、糖尿病、房颤、前壁心梗 肺部啰音、SBP小于100mmHg,心率大于100次/分 cTn 明显升高,三、STEMI的诊断与危险分层,3:危险分层 溶栓失败、伴右室梗死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的下壁梗死病死率升高 合并机械性并发症的心梗死亡风险增大 强调:缩短发病-FMC时间、 缩短FMC-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总缺血时间:每一分钟都有

4、意义,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分钟,1年死亡率增加7.5%,Circulation. 2004;109:1223-1225,1994-2001年,共入选1791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入选标准:症状发生6小时内,或6-24小时仍存在持续缺血(持续或再发胸痛、ST段持续抬高或再抬高),四、入院后一般处理,吸氧、监护 镇痛、保持大便通畅,五、再灌注治疗,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CABG,六、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六、抗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所有患者:阿司匹林长期维持治疗 未接受再灌注治疗者: 氯比格雷:75mg 1次/d 或替格瑞洛: 90mg 2次/d 至少12月,六、抗栓治疗-抗凝

5、治疗,发病12小时内未再灌注治疗或发病大于12小时患者,尽快抗凝治疗 磺达肝癸钠:降低死亡和在梗死,不增加出血 房颤、心脏机械瓣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应给于华法林,磺达肝癸钠:是间接Xa因子抑制剂。 不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无严重肾功能不 全的患者血肌酐265umolL 初始静脉注射25 mg,随后每天皮下注 射1次(2.5mg),最长8 d。,七、抗心肌缺血,受体阻滞剂:发病24小时内常规用,低剂量开始。STEMI 合并顽固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伴电风暴,可选择静脉使用,七、抗心肌缺血,硝酸酯类: STEMI 48h,静脉滴注硝酸酯类药物用于缓解心绞痛,控制高血压,减轻肺水肿。 STEMI在48h

6、 后,控制心绞痛/心功能不全。 如患者低血压( 收缩压低于90mmHg)、心率小于50次/分或大于100次/分、右心梗死时不应使用 。,八、其他药物治疗,ACEI:发病24h 后,如无禁忌证,所有患者均应给予ACEI 长期治疗。前壁心梗及左心功能不全者获益最大。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通常在ACEI 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对合并LVEF0. 40、有心功能不全或糖尿病,无明显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 他汀:尽早应用。,九、右心室梗死,右心室梗死可导致低血压,其处理原则不同于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原性休克。 下壁STEMI患者出现低血压、肺野清晰、颈静脉压升高临床三联征时,应怀疑右心室梗死。,九

7、、右心室梗死,临床上,通常因血容量减低,而缺乏颈静脉充盈体征,主要表现为低血压。 右胸前导联(尤为V4r)ST段抬高01 mV高度提示右心室梗死,因此,所有下壁STEMI和休克患者均应记录右胸前导联。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能有助于其诊断。,一旦右心室梗死合并低血压,主要处理原则是维持右心室前负荷。应避免使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例如硝酸酯类和ACEIARB)。 积极经静脉扩容治疗对多数患者有效,此时,最好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若补液5001000 ml血压仍不回升,应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例如多巴胺)。合并房颤、AVB时,应尽早治疗,维持窦性心律、房室同步。,十、并发症及处理,(一)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

8、临床估价:STEMI急性期心力衰竭通常由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机械性并发症引起,并使这些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不佳。 由于STEMI的病变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十、并发症及处理 (一)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判断,轻度肺淤血, 左心衰竭或肺水肿(每搏心输量和心排血量下降、左心室充盈压升高), 临床上出现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可端坐呼吸,咯粉红色泡沫痰)、窦性心动过速、第三心音、肺底部或全肺野湿罗音及末梢灌注不良表现。 心原性休克(血压下降、严重组织灌注不足)。,对STEMI合并心力衰竭和心原性休克患者必要时需行血液动力学监测,以评价左心功能的变化、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 血液动力学监测指标包

9、括: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排血量和动脉血压(常用无创性血压测定,危重患者监测动脉内血压)。,漂浮导管血液动力学监测适应证:严重或进行性心力衰竭或肺水肿、心原性休克或进行性低血压,可疑的机械并发症(例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断裂或心包填塞),以及低血压而无肺淤血、扩容治疗无效的患者。 当PCWP18 mm Hg、心脏指数(CI)18 L/min/m2)时表现为左心功能不全。PCWP1820 mmHg、CI18 L/min/m2、收缩压90mm Hg时,为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处理:,一般处理措施包括:吸氧、连续监测氧饱和度及定时血气测定、心电图监护。 x线胸片可估价肺淤血情况。 超声心动图

10、除有助于诊断外,还可了解心肌损害的范围和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例如二尖瓣反流或室间隔穿孔)。,轻度心力衰竭(Killip II级)时,利尿剂治疗(例如缓慢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必要时14 h重复1次)有迅速反应。合并肾功能衰竭或长期应用利尿剂者,可能需较大的剂量。 如无低血压,可静脉应用硝酸酯,但需避免低血压产生。如无低血压、低血容量或明显的肾功能衰竭,则应在24 h内开始应用ACEI,如不能耐受ACEI,则改为ARB。,严重心力衰竭(Killip级)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尽早使用机械辅助通气治疗。 除非合并低血压,均应给予静脉滴注硝酸酯类,例如硝酸甘油初始剂量为0.25ug/kg/min,每

11、5 min增加1次剂量,并根据收缩压调整剂量。 肺水肿合并高血压是静脉滴注硝普钠的最佳适应证,常从小剂量(10 ugmin)开始,并根据血压逐渐增加至合适剂量。利尿剂需适量; 当血压明显降低时,可静脉滴注多巴胺(515 ug/kg/min)和(或)多巴酚丁胺。如存在肾灌注不良时,可使用小剂量多巴胺(3ug/kg/min。)。,在STEMI发病的24 h内使用洋地黄制剂有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不主张使用。在合并快速房颤时,可选用胺碘酮治疗。,心原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1)诊断:心原性休克的临床表现为四肢湿冷、尿量减少和(或)精神状态改变。其血液动力学特征为严重持续低血压(收缩压1820 mm

12、Hg,右心室舒张末期压10 mmHg),CI明显降低(无循环支持时18L/min/m2,辅助循环支持时2022 L/min/m2)。血液动力学异常可在临床上表现为轻度低灌注状态至严重休克,其严重程度与短期预后有直接的关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通常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占左心室心肌35-40)、合并右心室梗死或严重机械性并发症(例如室间隔穿孔、游离壁破裂、乳头肌断裂致严重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所致。 应在排除其他原因引起低血压(例如低血容量、血管迷走反应、电介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心脏压塞、心律失常等)和升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方可诊断心原性休克。 心原性休克可突然发生,作为STE

13、MI发病时的主要表现,但也可在入院后逐渐发生。迟发性心原性休克时,血压下降前可有心排血量降低和外周阻力增高的临床证据,例如窦性心动过速、尿量减少和一过性血压升高、脉压减小等。,虽然肺动脉插管有助于诊断,但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也能测定左心室充盈压增高。近期预后与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程度直接相关。,对大面积心肌梗死或高龄患者应避免过度扩容诱发左心衰竭。 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物可稳定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多巴胺3 ug/kg/min可增加肾血流量。 严重低血压时,应静脉滴注多巴胺5-15 ug/kg/min,必要时可同时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310ug/kg/min)。 大剂量多巴胺无效时,也可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

14、素28ugmin。,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时,IABP能有效逆转组织低灌注,但需联合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恢复心肌再灌注,以降低病死率。 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时,溶栓治疗的血管开通率明显降低,住院期病死率增高,因此提倡行机械性再灌注治疗。非随机和回顾性研究表明,PCI或CABG再灌注治疗可提高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的生存率。若PCI失败或不适用者(例如多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应急诊CABG。 无条件行血管重建术的医院应在积极升压后,迅速将患者转运至有条件的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在升压药和IABP治疗的基础上,谨慎、少量应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对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可能有

15、益。,(二)辅助循环装置:,包括IABP和左心室辅助装置。IABP是目前STEMI并发心原性休克治疗时最常用的辅助循环装置。IABP使左心室收缩期后负荷降低,减少心肌需氧量;同时,心脏舒张压增高,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和微循环功能,减轻心肌缺血。 IABP阻断和延缓血液动力学进一步恶化,为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机械性再灌注治疗(PCI或CABG)提供重要的时间过渡和机会。,IABP是STEMI合并低血压、低心排血量及对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原性休克患者的I类推荐指征。对大面积STEMI或高危患者应考虑预防性应用IABP。年龄75岁、以往有心力衰竭史、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持续低

16、血压、Killip一级、收缩压120 mm Hg且持续性心动过速等STEMI患者,应用IABP对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入院时已处于心原性休克状态的STEMI患者,应用IABP越早越好,联合快速血运重建治疗有望改善其预后。,STEMI并发机械性并发症(例如乳头肌断裂或室间隔穿孔)时,IABP已成为冠状动脉造影和修补手术及血管重建术前的一项稳定性治疗手段。IABP也是顽固性室速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梗死后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前的一种治疗措施。但是,IABP对血压及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依赖于左心室功能状态,对完全血液动力学“崩溃”的患者,仅能提供很小的循环支持。,经皮左心室辅助装置通过辅助泵将左心房或左心室的氧合血液引流至泵内,然后再注入主动脉系统,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减轻左心室负担,保证全身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可用于IABP无效的严重患者。,(三)心律失常,STEMI急性期,危及生命的室速和室颤发生率高达20。室速、室颤和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