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223841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课件3 新人教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巴勒斯坦,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新月沃地,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城遗址,律法: 文字: 建筑: 历法: ,楔形文字,空中花园,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目的:,制定者:,地 位:,内 容:,为了维持统治。,汉谟拉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实 质:,是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使用的文字是? 有什么寓意?,(见书本P6),汉谟拉比法典(摘录),巩固统治的措施:汉谟拉比法典,法典概况:法典被刻在一

2、块巨大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 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太阳神正在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的浮雕实际在宣扬什么思想?,君权神授,特点一:原始的“同态复仇” 虽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1.从法典条文看法典特点,特点二:阶级歧视的原则,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于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处死刑,特点三:实行严格保护商业财产的原则,古代西亚

3、的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通常用小尖棒在潮湿的泥版上压出字迹,笔迹近似楔子的形状。,腓尼基字母文字,说一说西亚地区的主要文化成就?,(1)楔形文字,发明者:,发明使用的区域:,苏美尔人,古代两河流域,发明者:,楔形文字,苏美尔人,1、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人们,通过观察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编制了太阴历。他们规定七天为一星期,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从星期天到星期六分别是太阳神、月神、火星神、水星神、木星神、金星神、土星神。在计时方法上,他们把一天分为12小时,每小时分为60分,每分钟分为60秒。我们现在使用的七天一星期的制度和计时法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太阴历、七天一星期制度,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D,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 尼罗河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恒河 印度河。 A. B. C. D. ,A,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阿拉伯数字 汉谟拉比法典 A. B. C. 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