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22240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9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3讲物态变化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七年级上册,第 三讲 物态变化,考点梳理过关,考点1 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辨一辨1.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可以拿出来读数 ( )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为0,与所处的环境无关 ( ),考点2 熔化和凝固,辨一辨1.晶体物质在熔点(或凝固点)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形成晶体时,不断放热,温度不变( ),考点3 汽化与液化,1.蒸发和沸腾,2.液化 (1)定义:物质从 气态 变为 液态 的过程 (2)吸放热特点: 放热 . (3)液化有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辨一辨1.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

2、水蒸气( ) 2.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但压缩体积有时不能使气体液化( ),特别提醒“白气”不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看不见的,“白气”的实质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考点4 升华和凝华,想一想舞台上的烟雾效果是怎么形成的? 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了雾.,【教材重点图片】,类型1 物态变化现象辨析,重点难点突破,【例1】2017菏泽中考关于物态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D ) A.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B.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是升华现象 C.冬天室外飘起的雪花,是凝固现象 D.秋天早晨室外花草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3、,【思路点拨】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擦在皮肤上的水变干,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在冬季,有时上升气流较弱,云中的水蒸气受冷直接在小冰晶上凝华形成雪花,飘落到地面形成了雪;花草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变式运用1.2017咸宁中考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 ),C 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清晨温度比较低)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

4、的冰晶,故A不符合题意;冰凌是水凝固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符合题意;冰雪消融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类型2 物态变化中吸、放热情况,【例2】 2017济宁中考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 D ) A.秋天房顶上结霜 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C.冰棒冒出“白气” 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思路点拨】秋天房顶上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晶,此过程需要放热;铁水浇筑成工件,由液态凝固成为固态,此过程需要放热;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湿衣服晾晒后变干是水由液态变成气态的汽化过程,此过程需

5、要吸热.,变式运用2.2017临沂中考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A符合题意;露珠凝结,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B不符合题意;绿叶凝霜,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雪花纷洒,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类型3 图象分析题 分析熔化、凝固图象,【例3】2017邵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 ( A ) A.是晶体,熔点是0 B.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小 C.在4min时,没有出现液态 D.在2min至6min过程

6、中内能不变,【思路点拨】由图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因而是晶体,其熔点为0;质量和温度变化量相同时,该物质液态时需要加热的时间比固态时的长,可知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大;在4min时,正处于熔化阶段,是固液共存状态;在2min至6min过程中,物质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熔化,内能增大.,变式运用3.2017齐齐哈尔中考(多选)如图所示,关于冰的熔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应按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B.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C.图中A、B两点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同 D.持续加热,当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能沸腾,AB 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

7、后,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顺序为由下而上,故A正确;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从图象上看,A、B两点处于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C错误;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小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的水的温度一样,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这时虽然达到了沸点,但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会沸腾,故D错误,实验2 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器材:温度计、石棉网等 2温度计的使用和读

8、数 3固体颗粒大小的选择:尽可能用粉末状,这样受热均匀 4使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保证受热均匀;使物质缓慢受热,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 5烧杯中水量的规定及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烧杯中水的量不宜太多,避免加热时间过长,要求是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同时试管不能接触到烧杯底和侧壁 6实验数据分析,绘制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及图象分析 7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确定晶体的熔点 8实验方案的评估和改进.,重点实验聚焦,【例1】 2017兰州中考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秒表 ,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 温度 变化. (2)本实验成功

9、的关键是保证海波 受热均匀 ,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 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 熔点是 48 ,海波熔化的特点是 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思路点拨】(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温度变化;(2)本实验的关键是保证对试管中的海波进行加热时受热均匀;(3)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熔点为48.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命题挖掘(4)实验中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的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5)在第5分钟时,海波处于 固液共存 状态. (6)细心的小

10、明发现,海波在熔化前和熔化后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不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固态的海波和液态的海波比热容不同 .,实验3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 2组装器材的顺序为自下而上 3缩短加热时间的方式:一是用初温较高的水直接加热;二是水的量尽可能少一些;三是烧杯上面加盖子 4气泡的变化:沸腾前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小,沸腾时气泡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 5水沸腾的特点: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6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该地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7绘制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并对数据和图象进行分析 8撤去酒精灯,水不会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石棉网温度还较高,还能给水提供热量

11、9实验方案的评估和完善.,【例2】 2017宿迁中考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1)水的沸点是 98 . (2)实验时大气压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烧杯上加盖子(减小水量、增加水的初温、增大酒精灯火焰) .,【思路点拨】(1)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98;(2)水的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说明实验时大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在烧杯上加盖子、减小水量、提高水的初温或增大酒精灯火

12、焰等.,命题挖掘(4)安装实验器材时,小华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5)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96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 (6)小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合理即可) . (7)水在沸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白气”,其形成原因是 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8)下图中, 乙 (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的情景.,六年真题全练,命题点1 物态变化现象分析,

13、12016河北中考下列发生了物态变化的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 C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B 洒在地板砖上的水不见了,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刚出冷库的冻肉比原来重,是冻肉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霜,使其质量增加,故B正确;加在饮料中的冰块越来越小,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C错误;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22012河北中考下图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C 春天冰雪消融是熔

14、化现象,可能发生;冬天树上出现霜是凝华现象,可能发生;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可能发生;水烧开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外围较冷的空气发生液化现象,出现“白气”,可能发生,32013河北中考小明去打开水,他发现两天水开时的温度不同,是由于液体的沸点与 有关,液面上的气压大小,A 冬天衣服上的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升华现象,故A正确;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夏天空气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故C错误;深秋的早晨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放出热量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就是我们常见

15、到的霜,这是物质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猜押预测1.2017石家庄长安区一模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室外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壶中的水烧开时,壶嘴喷出的“白气”为水蒸气 C夏天看到冰棒冒出的“白气”,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D深秋的早晨草叶上会出现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固而形成的,命题点2 吸、放热的判断,D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吸热;积水干涸是汽化现象,吸热;滴水成冰是凝固现象,放热;霜满枝头是凝华现象,放热,42014河北中考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冰雪消融 积水干涸 滴水成冰 霜满枝头 A B C D,52013河北中考如图所示,从游泳池里出来的小明感觉比下水前冷,是由于 .,从游泳池出来,身上的水蒸发吸热,所以感觉冷,身体上的水蒸发吸热,猜押预测2.2017保定涿州一模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B C D,A 冰雪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罐变成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放热;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小液滴汽化成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