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0222198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9中考历史复习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牌中考总复习,第三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 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金牌中考总复习,2,3,4,1,5,第3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考纲考情,考纲考情,考点梳理,考点梳理,考点一: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1概念: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 强调以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2诞生于_朝: (1)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2)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发展完善于_朝: (1) 唐太宗时,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唐太宗:“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隋,唐,考点梳理,(2) _时,亲自出题面试,开创殿试和设立 武

2、举制度。 (3)唐玄宗时,_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4僵化于明朝:明朝时,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范 围,实行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5废除于清朝: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 才被废除。 6影响: (1) 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2)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诗赋,武则天,考点梳理,知识点拨 1科举制诞生后,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 做官。 2科举制不仅对我国影响深远,且对世界其他国家 也产生重大影响,如英国等。 3科举制不是政府选官的最主要来源,而且不是每 年都进行的。,考点梳理,考点精例 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

3、,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 B C D,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科举制度是以才能为标准的全国范围的官吏选拔制度,因此,排除选项,八股取士制度是明清实行,与题干隋唐时期不符,排除选项,故选择D。,考点梳理,考点梳理,【易错易混淆点】 本题易错选B项,因为“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

4、子的思想”对科举制度来讲是正确的,但题目考查的是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考生在这方面审题不慎,很容易错选 B项。,考点梳理,对点训练 1(2016随州)我国古代正式设置进士科选拔人才 的朝代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B,考点梳理,2(2016泰州)右图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雁塔 题名是科考及第后新科进士的最高荣耀。下列关于科 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创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 为读书人创造了绝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 A B C D,C,3(2016大庆)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著作中写道: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

5、弟, 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制度 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考点梳理,C,考点梳理,4(2016恩施)“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 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 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 B C D,B,考点梳理,考点二:“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1概念:626年,李世民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贞 观”。李世民就是历史上有

6、名的_, 他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国力增强,被誉为“_之治”。 2主要内容: (1) 在政治上,唐太宗吸取_的教训, 勤于政事,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如任用房 玄龄、杜如晦、魏征) ;沿袭和完善隋朝的“三省 六部”制。,唐太宗,贞观,隋亡,考点梳理,(2) 在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3) 在教育上,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 (4) 在民族关系上,采取_的民族政策,改 善民族关系,如和亲、册封等。 (5) 在对外关系上,坚持实行_的对外政策, 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如玄奘西行、遣唐使等。 知识点拨 唐太宗李世民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中,深刻地认

7、识到,皇帝与百姓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开放,开明,考点梳理,考点精例 (2017怀化)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B,考点梳理,【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劝谏”,根据所学可知,唐太宗注意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重用魏征等,出现了著名的盛世“贞观之治”,故选B。,考点梳理,对点训练 1(2016郴州)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 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 ) A

8、贞观之治 B贞观遗风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2(2016宁波)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 世局面的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A,C,考点梳理,3宰相魏征去世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 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 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由此可见,唐太 宗( ) A提倡节俭 B爱民如子 C善于纳谏 D勤于政事,C,考点梳理,考点三:唐与吐蕃等民族的交往的史实 1民族政策:唐太宗实行_的民族政策,赢 得各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称为“天可汗”。 2与吐蕃的交往。 (1)吐蕃:吐蕃人(生活在青

9、藏高原) 是今天_ 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其杰出的首领。 (2) 和亲:唐太宗把_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文流,增进了汉 藏两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后来,唐朝又将金城公主 嫁给尺带珠丹,汉藏两族“_”。,开明,藏族,文成公主,和同为一家,考点梳理,知识点拨 1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主要体现在和亲政策和册封制 度。 2唐朝与吐蕃的交往是属于中华民族内的民族交往, 不是对外交往。直到元朝宣政院的设置,西藏地区 才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2(2016西宁)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张骞出使西域 B昭君出塞 C文成公主进藏 D玄奘西游,对点训练 1(2016龙东)“和同为一家”是

10、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 政权的关系?( ) A回纥 B南诏 C吐蕃 D靺鞨,考点梳理,C,C,3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 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哪一历史事 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游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日本 4贞观十五年,吐蕃的一位赞普说:“我父祖未有通婚 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题中的“ 赞普”和“公主”指的是( ) A尺带珠丹和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C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 D松赞干布和金城公主,考点梳理,C,B,考点梳理,考点四: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 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11、 1与日本的交往。 (1)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吸纳我国_时期的先进文化,推 动了日本社会的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促进了日本 经济文化的发展。 (2) 鉴真东渡: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的邀请, _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至第六次才成 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唐招提寺)。,隋唐,鉴真,考点梳理,2与天竺的交往玄奘西行: 唐太宗贞观年间,_历尽艰辛,西行天 竺(印度) 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被整理成书大 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 区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知识点拨 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历史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玄奘,考点梳理,考点精例 (2017深圳)

12、某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检索了一下关键词:“日本”、“佛教”、“东征传绘”、“唐招提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戚继光抗倭,B,考点梳理,【解析】本题考查鉴真东渡及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之外,还详细介绍中国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主持修建日本佛教律宗建筑群唐招提寺,死后被安葬在日本唐招提寺,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故选B。,考点梳理,对点训练 1. (2016赤峰)“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 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

13、民族胸襟开 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文中的“伟大僧人”是指(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2. 2016年10月15日至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印度果阿 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与印度总理莫迪交谈时, 他说“中印两国人民交往史上浓墨重彩的是佛教交流”。回 顾历史,唐朝时曾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B,B,考点梳理,3(2016广东)“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朝的特有文化 气派。以下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 A B C D 4唐朝的开

14、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 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和亲结盟 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 遣唐使来访 A B C D,A,C,考点五:宋代的都市生活万千气象 1衣:衣着体现等级性和行业性。各级官员的服色都有严格 规定,后来,统治者的衣饰精美华丽;普通百姓只能穿黑 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麻布是主要衣 料,棉布逐渐增多,女子缠足盛行。 2食:饮食相当丰富。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南方人以米饭为 主;夜市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饮酒和饮茶风气盛行。 3住:城市平民住房以瓦房为主;农村则多是低矮的茅屋; 贵族官僚的宅第相当宏丽。高脚家具流行,内地人已经完 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考点梳理,4行:富人外出多乘坐各种各样的轿子和马车;百姓以 牛车、驴车为交通工具。 5娱乐: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 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