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0220564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干旱地区的道路景观设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北干旱地区的公路景观设计摘要: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不过同时这里的气候干旱,水资源匮乏, 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了中国的交通道路网,但与此同时这种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后的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路经过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居条件、空气质量等,必将对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影响,使得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因此,如何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公路建设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之一,而公路的景观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关

2、键词:西北干旱区 可持续 生态景观 水资源 水土流失 公路景观随着我国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显然脆弱的环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需要我们设计施工人员做好公路景观绿化设计施工,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伟大理论,我从下面几点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自然和地理环境相当复杂,有着特殊的地质、地貌。山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较恶劣。虽然西部地大物博,但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容乐观:水资源非常匮乏、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据资料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

3、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西部大开发首先要保护并治理好生态环境,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好坏关系着全国的环境甚至是生存与发展。【1】例如在东部地区破坏一块草坪,可能都不需要人工去补来年的时候这块草坪就已经恢复原样了,而在西北地区,可能会应为一块草坪的破坏而造成这块地方土壤的沙漠化,所以在我们建设西北地区公路的时候势必会破坏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1、公路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2、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3、公路的建设多少会破坏原有的自然风貌,造成一些环境的损失4、公路施工期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5、公路建成通车后运营期的环境污染。唯一修补这种行为带来的影响的措施只有公路

4、两侧的绿化了。因此我们要走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道路,切实达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西部开发就会失败。我国政府已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未来五年我国将全面落实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制定西部重要公路通道环境保护规划是交通部规划建设八条西部省际公路通道的前期工作,重点依据西部生态环境现状的调研、预测和分析结果,从规划、设计、施工三个环节中提出环境保护的对策与建议。因此公路景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道路景观的设计意义就在于弥补公路前期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未来跟好的服务于西部的生态建设。二、 西北地区现有的公路景观设计随着国人的环保意识的提高,在近些年公路

5、工程建设当中已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采取了适当的环保手段,确保工程建设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过去建设的公路仍然在西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过这些公路在于当地的环境的协调方面存在下列的问题。1.公路景观设计存在缺陷在西北某些地区的公路,在最初的景观植物的选择时,错误的选择了一些根本不适合当地生长的不耐寒不耐干旱不耐盐碱的植物,严重影响了植物的成活率。另外由于西北多山区丘陵地带,该地区南向坡坡面接收太阳辐射的强度及时间要远远大于平地,一般认为,山体的阳坡接收太阳辐射的强度为山体阴坡的35倍,对于陡峭的公路边坡来说要更大一些。这导致了阳坡(南向坡)蒸发量要远远大于平地,更要大于阴

6、坡(北向坡),甚至在平地封冻之后阳坡还会存在水份的蒸发,南向坡的大蒸发量对植被的生长造成较大困难,导致南向坡植物返青率较低,影响第二年的坡面植被覆盖度。【2】另外植物根系生长受向地性影响,会保持整体的垂直向下,在较陡的边坡会出现根系的表层化,使植物根系大部分处于坡面表层,容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干旱的影响,这是导致植被建植后逐渐退化的主要原因。【3】然而这些设计原因往往可以避免的,这要求我们的设计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存在破坏植被的行为在西北的公路上经常能看到被破坏了的绿化带,有些是因为交通事故导致的绿化带被破坏,有些是人为的破话,比如,公路两侧的绿化带靠近附近的农田,当

7、地的人就会,慢慢的的将绿化带变成了他们的耕地,严重破坏了公路绿化带。另外一些无人看管的地带,有些人会将自己喜欢的植物偷偷挖走,种到自己家的附近。而这些人大多数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环保的意识,导致大量的公路植被被破坏,严重影响了周边的生态环境。3.公路植被的养护缺失今年来国家加强了公路的养护工作,成立了相关的公路养护不能,但在真正的养护工作中,养护部门存在惰政的行为,不能及时定期的对所管辖的公路进行养护,这也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边坡养护管理的质量与车辆的行驶效率及安全关系较大,当养护不到位时,由于受雨水冲刷、温差以及湿度变化的影响,容易产生边坡坡面岩石风化病害、崩塌、滑坡以及

8、泥石流等。边坡重要作用是保持路基整体的稳定性,使其边坡坡面平顺、坚固、无冲沟。因此,积极应用现代养护技术提高边坡养护质量,保障现代公路交通运输安全。三、 西北地区公路景观植被的设计与施工原则 适地适树是指植物的生物、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从而保证所选植物种类的正常生长,并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获得最大收益以及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群落的长期稳定性,其途径主要包括选树适地、选地适树以及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对于高速公路绿化而言,工程实施时间短却要求见效快,因此选树适地或选地适树是最经济而有效的途径,改地适树或改树适地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其中,改地适树主要反映在造林地整理和栽植技术上,而改树适

9、地手段主要表现在利用现有的引种和育种成果方面。【5】1. 植物物种选择的问题现有的草种配比理念为草灌结合,一方面具有见绿快、覆度大的特点;另一方面能很快形成比较稳定的保持水土的植被群落。通过人工的方式诱导,加速植物的生长、演替,使绿化后的植物群落与相邻地区相互吻合,融入自然。以形成边坡保持水土、降低地表径流的自然生态系统。坡面植物物种的选择受到种源等因素影响,许多抗逆性较好的植物由于无法提供足够的种子资源,无法用于坡面生态恢复工程的施工,如何方便的取得大量抗逆性较好的植物种子是坡面生态恢复中的又一难题。现在一般采用的植物种有紫花苜蓿、沙打旺、冰草、无芒雀麦、披碱草、柠条、山杏等。究其原因,它不

10、仅面临风大严寒、高温干燥、土壤条件较差、环境污染严重等公路的普遍环境特征,还必须考虑水分匮乏、风沙肆虐、盐碱危害等不利因素。优选出耐寒、耐旱、抗盐、抗碱等抗逆植物,根据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条件,结合西部高速公路生态建设的需要,进行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耐寒、耐旱、抗盐碱,抗风沙、耐瘠薄等广普抗逆性植物种类的筛选研究工作。确定了植物种类筛选的生态学原则、植物学原则和环境美学原则;初步建立干旱半干旱区抗逆性植物种质资源库;对部分植物种子的萌发进行了实验;根据水分生理、调渗物质、生长状况等指标对不同植物的抗旱性进行了评价;最后结合实地栽培筛选出了适宜西部干旱半干旱区高速公路两

11、旁种植的植物。2.用种量问题草种用量的大小是一直是边坡生态恢复的一个问题。草种用量过小,初期形成覆盖慢,影响坡面景观的形成。现有市场环境下,在半干旱地区施工用种量不宜太小,因为坡面覆盖每推迟一天,都要提高养护费用。用种量太大虽然加快了初期景观的形成,在工程结束后的两年中形成较好的景观,但太大的初期植物密度会导致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使初期生长较慢的植物得不到的生长空间,渐渐消失,得以生存的植物单株生长较弱,抗性差,为坡面日后的退化带来隐患,分析原因主要是坡面上着生大密度禾草,禾草为浅根系,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地表以下30cm的范围内。据观察,第三年坡面整个基材层已经被根系蓄满。这样使坡面植物无论地上

12、低下部分都集中在一起,在同一层面上竞争,大量消耗水光热肥。在水肥条件好时一荣俱荣,水肥差时一衰俱衰,其实这也是一种植物群落平衡的破坏。高速效肥作用草本植被迅速生长,强占生长空间,使前两年生长较慢的柠条得不到生长空间导致。【4】根据以上分析,靖王高速公路绿化植物应该以选择为主。然而,靖王高速公路绿化植物的选择不仅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拥有自身的特殊性。3.施工季节问题在温带半干旱地区的喷附施工可以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8月上旬,然而在这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施工坡面,无论在景观、植物种群、还是养护成本上均有较大差别。下面列出一些根据调查和观察总结出来的施工时间的相关经验进行分析。从养护用水量上看:6月5月/

13、7月8月,从植物长势化(地上)上看:6月7月5月8月,从越冬率看::豆科越冬率:6月7月8月禾本科越冬率:8月7月6月总越冬率:8月7月6月不过这也并不是适用关于西北地区,具体地方可以具体分析。【6】四、 西北地区未来的道路景观设计未来的西北地区景观设计,要坚持科学可持续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务实的做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景观设计工作。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形、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状况,将本区公路路域分为不同的几个分区,按照不同的路域分区,确定适宜的绿化树种草种,制定对策,提出公路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和措施。制订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生态施工技术标准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生态养护技术及质量验收标准,合理设计各

14、个区域的公路景观。具体措施有:(1)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气候环境地形土壤的情况,结合实际,设计相应的植被,以及植被的规模,尽量减少对原有植物景观的破坏和移植,选择耐寒耐旱耐盐碱水分蒸发少的植被,合理配置植被的多样性,防止病虫害的发生。(2)由于西北地区风沙较大,自然气候比较恶劣,国家也在治理风沙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建立了三北防护林,因此我们在设计公路景观时同样可以将公路两侧的绿化带建成西北防风固沙的绿化带,为祖国的风沙和水土流失的治理做出自己的小小贡献。(3) 建立了路面集水高效利用的路面集水工程与公路排水系统的结合模式:研究确定路面雨水处理方法,通过依托工程试验确定路面集水工程与公路排水系统

15、的结合模式。将高等级路面及边坡作为雨水集流场,在对公路路基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通过结合公路排水系统将有限的天然降雨收集起来,作为公路绿化和周围地区生态建设的水源,从而降低绿化工程成本,提高林木成活率。(4)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堆,这不仅影响公路的整体美感,而且由于西北的风将裸土挂得满天飞,由于雨水将裸土冲的满地流淌,污染环境将其充分的发掘利用,增加公路景观的多样性,可建成登高眺望的观景亭台,可建成汽车驾驶员休息停车的停车场,或者建成各种创意的公路景观等,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精神。五、 西北地区公路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公路景观作为公路建设的一部分,特别在西北地区,已经不可或缺,未来

16、公路景观的比重在未来公路建设中还会不断地增加,公路景观具有其特有功能: 1.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缓解驾驶员长时间驾驶的疲劳感3.促进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为西北添绿4.组织交通,保证安全5.形成景观,美化环境6.形成生态廊道,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7. 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保证路基的可靠性六、 结束语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西北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这种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后的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公路经过地区的动植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居环境等,必将对已经恶化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本身就非常的脆弱,因此公路景观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恢复当地的自然景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化了当地生态环境,维持了生态的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