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0220560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70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2017年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学科教案教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科学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学期教学计划科目科学年级四单元课题主要知识点授课时间第一单元天 气1、我们关心天气2、天气日历3、温度与气温4、风向和风速5、降水量的测量6、云的观测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音量,音高3、 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4、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5、 耳朵的构造及功能2-6周第二单元溶 解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2、物质在水中怎样溶解的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5、溶解的快与慢6、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食盐7、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溶

2、解,过滤2、溶解现象可以发生在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3、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4、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5、食盐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6、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9-10周第三单元声 音1、听听声音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声音的变化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7、保护我们的听力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4、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

3、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5、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1-14周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1、身体的结构2、骨骼、关节和肌肉3、跳动起来会怎样(一)4、跳动起来会怎样(二)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6、口腔里的变化7、呵护我们的身体1、 人体外观特征2、 骨骼、关节和肌肉的作用3、 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4、 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5、 人体的消化器官6、 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7、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

4、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15-18周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1 课时)学科科学单 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题1、我们关心天气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过程与方法: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重点难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具准备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

5、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教 学 过 程复 备 课一、认识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随机板书天气符号:雾 露 霜 雪 雨 雹 风云量,降水量,温度(空气温度),风力,风向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5汇报交流。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1谈话: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

6、科学记录本上。(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云的多少,是否下雨,温度高低,风向、风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

7、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8带读提示语。9提问: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三、总结1.谈话: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北京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2.课后作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板 书 设 计1、我们关心天气1.气温: 晴 雾 霜 雪 雨 雹 风 2.降雨量:毫升ml 3.云量 4.风速、风向 作 业 设 计听天气

8、预报,记录天气教 学 后 记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2 课时)学科科学单 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题2 、天气日历课时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重点难点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难点: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具准备1、画有天气符号的图片一张。2、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

9、3、大的天气日历一张。4、气温柱形图表一张。5、温度计每组一支。6、科学记录本和笔教 学 过 程复 备 课一、 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我们是怎样描述天气的? 2.学生汇报: 阴天,晴天,多云,雨天,雪天二、 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提问: 你还记得两周前的天气是怎么样的吗?2.讨论: 我们怎么样在两周以后还能记得今天的天气情况。3.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简单介绍: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视野的成数,即将天空分为10份,这10份中被云所掩盖的成数。(晴、多云、阴)降雨量:小、中、大、暴雨风:0-12级 4.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三

10、、 制作天气日历1、 每个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并提示学生在今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用自己制作的天气记录卡在“天气日记”上记录每天观察到的天气现象。(直接使用学具袋内的天气符号贴纸)2、 可以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的小纸卡,小组内不画重复的。注意提示学生在卡片的上方写上今天的日期。3、天气日历可以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天气日历,但全班共同完成一个天气日历的记录可能会比较现实四、 绘制温度记录表1、 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重点强调:在什么地方测量温度最合适?(背阴、通风、温度计离地面1.5米高)如何判断天空中的云是多云、阴天等方法和学生们进行交流,并作初步的指导。2、 回

11、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3、 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4、 依次提问学生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5、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6、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板 书 设 计2 、天气日历标志: 文字: 晴 多云 阴 雨 风作 业 设 计制作天气日历教 学 后 记科学教师备课教案(总第 3 课时)学科科学单 元第一单元课型新授课题3 、温度和气温课时1教学目标

12、科学概念: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过程与方法: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难点: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教具准备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教 学 过 程复 备 课一、引入课题1、谈话: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2、 揭示学习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

13、第三课温度和气温。 板书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容易破损的玻璃仪器:一定要小心拿放。要避免碰到坚硬的物体或掉落到地上。如果温度计破碎了,一定要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2、学生活动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沸点100、冰点0、人体正常体温36.5)手握液泡,这时测量的是什么温度?(液泡虽然敏感,但也要有一个过程。)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哪个高,哪个低?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温度计离地面1.5米高,温度计安全使用方法。)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5、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