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0220455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187 大小:6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7页
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全册教案(1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整组备课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以“骄傲中华”为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伟大的出征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将“神舟”五号航天员受命出征的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的出征,为“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北京欢迎你是杨澜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的成员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所做的陈述词。表达中国人民的真诚和热情。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仅仅围绕“汉字的魅力”尽情抒发着对汉字的喜爱和珍惜赞美之情。古诗碛中作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全诗写出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倾诉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语文乐园中的“读一读“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发现,赏析对联的特点和好处。”“体会句子的语气和表达

2、的感情,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品位反问句和设问句在表情答意中的作用。“成语故事”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和成语知识并加以积累。“习作”主要是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心愿。训练学生事实在在不说空话,布局合理有顺序。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2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学生咬文嚼字,潜心思考的读书习惯和抓重点词句的能力。5、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辅助理解,培养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运用“抓一点,辐射全文,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2、指导学生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

3、中感情,说到哪,读到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读懂课文,增强民族自豪感。2、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单元教学重难点:1、积累本单元的优美词句,学习有理有据,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2、理解文章内容,培养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能力。单元课时安排:4 伟大的出征 2课时5 北京欢迎你 2课时6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2课时诗词诵读 碛中作 1课时语文乐园(二) 5课时4 伟大的出征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小通讯,记者用特写的镜头记录了神舟五号宇航员出征前的场景。学生有了前面几篇新闻的学习基础,所以这篇通讯打算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照片和录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

4、充满民族自豪感,描写、议论、抒情中洋溢豪情。学习时应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还可以借助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学生课后收集并交流航天资料,办手抄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热情。课题伟大的出征课型讲读课文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2、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3、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并学习点面结合、突出重点的场面描写方法,指认并体会文中恰当的议论抒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理解航天员出征的深刻意义。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自学

5、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结构。2、品悟第一部分,感受人们为飞天英雄送行的热烈场面。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及结构。2.自主研读,感悟课文情感。3.品悟第一部分。 教 学 预 设个性化备课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1.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2003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记住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神州”五号一飞冲天,这一震惊世界的壮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是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宇航大国了!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伟大的出征!2.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出征”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出征才称得上是伟大的出

6、征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过程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导生字:“瞬”是翘舌音。“综合”的“综”与“踪迹”的“踪”区分开。“瞩”的最后三笔依次是竖、提、点,不要写成竖折、点。“涵”字右半部分里面不要写成“水”。3. 思考:课文围绕着“伟大的出征”是分几部分写下来的?每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4.师:课文是分三个部分来表现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110自然段,写杨利伟即将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开始飞天之旅,人们无比激动地为英雄送行;1116自然段,写的是杨利伟接受了总指挥的命令,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风采将永远载入史册;1720自然段,写杨利伟告别了战友和送行的人们,与神五一起飞向太

7、空。三、顺学指导,直奔重点。1.品读第一部分。默读这一部分,把你认为能表达“伟大”的词句画一画,圈一圈,想一想,作上批注。2.学生交流,师适时点拨。预设:(1)“再过30分钟开始令世界瞩目、令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抓住“世界瞩目”、“国人自豪”引发学生思考:这次出征为什么会令世界瞩目、国人自豪?结合收集的资料交流。(师:中国在现代航天史上一直落在美俄后面,很多人一直认为,中国的经济落后,民众素质低下,怎能跟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水平先进的国家比试航天科技。神舟五号上天,标志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成为美俄两大国后的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强大的标志、象征,是我们伟大

8、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怎能不自豪?又怎能不让世界刮目相看?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读出自豪感。)(2)“这是一次英雄出征。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出征。”结合课题引导学生领会开门见山、点名中心的方法。预留问题:为什么说杨利伟是英雄?这次出征伟大在哪?指导朗读:读出神圣感,语气坚定,语速慢声音响亮。(3)“来了来了来了来了”这是个什么句子?人们的心情怎样?天气怎样?“深秋的大漠,寒意袭人。”天气的寒冷和人们的热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表现人们对英雄的崇敬。(4)“这一天,中国人已经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这一天”是哪一天?“这一

9、刻”是哪一刻?它的历史意义何在?完成课后第四题。(师资料补充:从“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到敦煌飞天的美丽壁画,从明代人万户飞天到早期的“曙光号”飞船,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经历了跨越千年的“梦想期”、“孕育期”和“催产期”。直到1992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决策,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由此铺开了中国载人进军太空的宏伟蓝图。经历了11年的刻苦攻关,在四次无人飞行试验的基础上,中国人终于圆梦九天。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与京九铁路、三峡工程并称为20世纪末中国的三大工程。载人航天工程是高度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航天技术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

10、平。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它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提升了中国航天大国的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对激发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载人航天工程也使中国成为国际空间俱乐部的重要成员,为即将实施的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有感情朗读,读出渴望与期待,语气激昂。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同学们,经过我国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航天英雄肩负着祖国的重托,带着中国人千年的渴望和期待即将出征,开始令世界瞩目、国人自豪的飞天之旅,我们激动,我们骄傲,我们兴奋我们自豪,让

11、我们通过朗读,尽情抒发这内心的满怀豪情吧!学生自由有感情朗读。作业设计1.生字131。2.听写字词。3.朗读课文至少3遍,家长签字。设计意图巩固基础知识,强化字词训练。培养朗读习惯,训练朗读语感。第 二 课 时学习目标1、品读二、三部分进一步感受这是一次“伟大”的出征,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2、学习按一定逻辑顺序写排比句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个性化备课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感受到了些什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预留的问题吗?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去感受一下英雄的风采,去见证一下这伟大的出征。二、紧扣关键,上贯下连,落实训练。一)、研读第

12、二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圈画出让你感受到这真是一个“伟大”时刻的词句,写出你的理由或感受。2.学生交流汇报,师相机点拨。预设:(1)“身着乳白色航天服微笑着向大家走来”什么是“从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稳健”?(稳而有力)从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就此引导体会上文的“英雄”,师补充资料。这两个词意味着杨利伟接受了艰苦的残酷的磨炼,已经能够坦然地、胸有成竹的迎接这严峻的考验。读出他的从容自信和人们对他的崇敬。(2)“刚劲有力的话语中蕴含着几多信任、几多期待!”信任着什么,期待着什么?师相机点拨:“信任”是相信是自信,不仅仅是信任杨利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更是相信我们有

13、这样充分的准备,我们的航天科技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一定能行!“期待”是对“神五”发射成功充满渴望和向往。感叹号把未尽的千言万语蕴含在“出发”二字中。读出坚信和自豪。(3)三个“定格”的排比句。出示四个“来了”,看分句顺序可不可以换?再出示三个“定格”,顺序可以改变吗?点拨:记者镜头共和国史册人类篇章,意义一个比一个重要,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激动,这个排比句范围和意义从小到大,层层递进。朗读时要感情逐渐增强,表现出情感的递进迭起。二)研读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象画面,逆反仿佛看到了什么?预设:(1)“5时30分,杨利伟走去”抓住神态词“深情”让学生体会这目光背后的内容,想象人物心

14、理,自由讨论交流:他可能在想些什么呢?请你饱含深情的读这一段话。(2)“9时整飞向茫茫太空”。这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作者未尽的情感。出示练习题,升华学生情感。练习题:“这一飞,飞出了”,请结合课题“伟大的出征”自由填空。三、回归整体,读中学写。师:回到整篇课文,请同学们画出交代具体时间、地点的地方。并想一想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文中多次交代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如强调了时间:“公元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5时”“再过30分钟”“5时28分”“5时30分”“9时整”,强调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前的广场”。这样精确的表述,突出了这不是一般的时间和地点,这些时间和地点,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将永远载入史册,值得纪念。四、当堂作业,拓展延伸。1.完成课堂作业语段阅读。2.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呀!是啊,这一飞飞出了一个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飞出了世界第三个将人类上进太空的宇航大国!飞出了中国航天科技新的里程碑!飞出了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完成这个任务的杨利伟是不是英雄?那些为航天事业默默工作的专家是不是英雄,所以这是怎样的出征?齐读“这是一次英雄出征。” “神五”一飞冲天标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