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艾青《绿》教学设计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14722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艾青《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艾青《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艾青《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艾青《绿》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绿教学设计越江中学 刘欣颖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体会比喻、拟人、想象、联想等方法在诗中的作用。3.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 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 理解作者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文导入绿之境。最近好多人都迷上了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好多同学也看过吧!其中的“飞花令”环节令人印象深刻,它是主持人给出一个关键字,选手们轮流说出带有这个字的诗词,今天咱班也来个“飞花令”怎么样?我给出的关键字是“绿”,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带有绿的诗词。学生活动回忆诗句。同学们,绿色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历来就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

2、的对象, 现代诗人艾青也喜欢“绿”,它笔下的“绿”,更是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节课,我们就和艾青一起走进春天“绿意盎然”的画卷中! 【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知识成长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是情感成长的过程。本节课我以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为引,带领学生进入诗的情境,在旧知与新知、古诗与新诗中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粗感绿意。学生自由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疑难字词组内解决。齐读。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有效学习的第一步。三、精读细品,读中悟绿。每一小组挑选你们最喜欢的小节先读一

3、读,再说一说它的内容,品一品它的特色,把这节中你觉得好的关键词及表现手法写在黑板相应区域,一会儿看着关键词口述你们的成果。【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有些词语或句子在文本中看起来很普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其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也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词一句后,才会步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这样的设计,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激起对学习过程的兴趣及向往,组内合作、分工,每个人都有展示的机会,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或心安、或兴奋、或自信、或胜任的愉悦,每个人的情感都可以自由流淌。四、结合背景,理解诗情。1.介绍艾青和写作背景。

4、2.学生讨论绿的内涵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拉近学生与诗人心的距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引向深入,理解作者渗透在诗中新生的希望!五、反复吟诵,以声表情。配乐齐读。【设计意图】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绿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优美的音乐,精妙的文字,动情的朗诵,在诗意中沉醉!六、抒发情感,写意春色。1.师范写,与同学一起分享。2.学生创作。3.学生展示。【设计意图】轻声播放音乐寂静山林,创设情境,师生模仿作者的手法,在和谐的气氛中练笔,陶冶情操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写作水平;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积极鼓励,师生一起分享浓浓春意并体验成功的快乐。七、任选两项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背诵。2.拓展阅读:(1)艾青的其它诗作。(2)朱自清的经典散文绿。3. 未来的大作家们可以仿照朱自清的散文绿,将本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情感的终结,而应展开更广阔的情感天地,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作业布置既是情感的延续,又能让这种感受变成富有创造性的具体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