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绿(第2课时)

上传人:km****68 文档编号:110214689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绿(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绿(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绿(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绿(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绿(第2课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绿(第2课时)班级 姓名 学习时间 评价等第 _ 【目标定向】1运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分析课文第3段,体味文中新颖贴切的比喻。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欣赏充满神韵的绿意,感受热爱自然的激情。【个体学习】1赏“绿”自由朗读课文第3段,划出梅雨潭绿的词句,感受绿之神韵。 用“ 。”圈出两个最能概括梅雨潭绿的特征的词语。 用“ ”划出直接描写梅雨潭绿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2析“绿”批注第3段,赏析生动的语言和贴切的修辞。找出新颖贴切的比喻,用“ 。”圈出关键词并批注。 批注提示:用12个词语概括梅雨潭绿的具体特征;至少找出4处比喻,并批注在书边对应位置。3诵“绿” 有感情地读课

2、文,体会情之炽热。 选择下面你感兴趣的一个选段,有感情地诵读两遍。选段1:“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这才这般鲜润呀。”选段2:“那醉人的绿呀!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4小结:课文着力刻画了 ,表现了它 的特征,寄寓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同伴互导】1. 组内交流个体学习内容,用“”标注出完成较好的地方,用“?”标注有疑问的地方。(标注在“个体学习”题号前。)2. 小组长汇总本组有疑问的题目,准备在班级交流时提出。3. 各组推荐1名同学准备朗读展示。【教师解难】1小组长提出本组疑问,其他组同学回答,教师适时点拨。2小组推选的代表展示朗读情况。 3教师结合本课时学习目标及课堂学情,解析疑难,概括本课时学

3、习要点。【练习检测】 轻声读下面的文字,运用本课所学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圈画出准确、生动的词语,每处用12个词写出表达效果(至少2处)。深夜听泉,别有一番滋味。泉声浸着月光,听来格外清晰。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那清脆如弹拨者,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那厚重如倍司轰响者,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摘选鼎湖山听泉【补充学习】 1在小组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重点体会文中圈点评论处,试着把你最喜欢的语段背上。2读同步练习第116页“课外拓展”绿雪。运用本篇课文所学的“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并完成文后练习。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