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

上传人:wm****2 文档编号:110210417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苏教版初三上册桃源探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教学实录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前面,我们通读了文章,疏通了文意。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请大家合上书想一想: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词句有哪些?生:“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师:“其中往来种作”中的“种”,应该读作“zhng”。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屏显。生齐读。)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设计意图:筛选提取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词句,明确研读对象。)1.品读词句,一探

2、桃源。师:理解了词句的含义,我们再来看作者通过这些词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桃花源。同学们读一读,品一品,并说一说这些词句写了怎样的桃花源,描绘了桃花源人怎样的生活。大家可以采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形式(屏显。)语言形式:从“_”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_”。(设计意图:在巩固词句翻译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相关词句描绘的桃花源的景象,理解作者描绘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生: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美”。肥沃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丽的池塘,还有桑竹等绿色的植物,充满了田园气息。生: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静”。清晨,不时传来几声鸡叫声、犬吠

3、声,村落间都能听到。“闻”的意思是“听”,是这个词写出了桃花源的宁静。师:到底是哪个词写出了宁静?(师范读“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重音落在“相”上。)生:我觉得是“相”这个词写出了桃花源的宁静,重点不在“闻“,而是能相互听见。是几声鸡叫、狗吠衬托出了乡村的宁静。师:非常好!正是因为宁静,我们才听到了鸡鸣狗叫的声音。正是因为有一两声鸡鸣、一两声犬吠,才衬托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南朝诗人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维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都采用了这种以动衬静的手法。还有吗?生: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我读出了桃花源的“快乐”。老人和小孩都很安闲快乐。师:老人长寿,

4、小孩快乐。除了这些,你还读出了什么?请大家关注“怡然”这个词。生:“怡然”的意思是“安适的样子”。老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生活得悠闲、安适。(设计意图:抓住“怡然”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从词语的含义入手解读人们的生活状态。)2. 出示背景,再探桃源。师:通过品读词句,我们看到了桃花源的美丽、宁静,以及人们的生活悠闲、自在。那误入桃花源的渔人看到这些景象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现在,我们一起步入东晋太元年间。(配乐,屏显背景资料,画外音诵读。)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5、: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师:谁能解释一下这两句诗的意思?可以小组讨论后回答。(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意思是“士兵的尸骨暴露在荒野中,方圆千里之内没有鸡叫的声音”。(一生犹豫片刻后举手提问。)生:老师,“兵革”好像应该是指“兵器、铠甲之类的装备”,怎么能用“未息”呢?“没有休息”,说不通呀?师:“兵革”字面上是指“武器和铠甲等装备”,但是也可以指代(有几个学生举手。)师:有同学知道。谁来帮帮他?生:老师,这里的“兵革”可以指代“战争”。“兵革既未息”是说战争还没有停止,所以才“儿童尽东征”连孩子也要被迫上战

6、场。(生感叹,面带忧戚。)师:窥一斑而知全豹,借助这两句诗,同学们想象一下东晋太元年间的景象。生:我看到了荒野。战争过后,很多人都死了,尸骨散落在荒野上,千里之内荒无人烟,连鸡叫的声音都听不到,一片死寂。师:你看到的是战争结束后的图景。生:我看到了村落。战争久久不能停止,官府又派人来抓壮丁,就连年幼的孩子都不放过。老幼妇孺,痛哭失声。师:你看到的是村落间的景象。(一生举手。)师:请你来发言。生:老师,我想到了杜甫的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师:你能解说一下吗?生:老妇人家里有三个儿子,都被抓去当兵了,一个儿子写信

7、来说,其他两个儿子都战死了。老妇人还来不及伤心,官府又来抓人了,老爷爷只能翻墙逃走,老妇人只能跟随官吏连夜赶到军营去做饭。家里只留下儿媳和还在吃奶的孩子。这样的日子,老百姓真的很痛苦。(生倾听,面带同情。)师:这位同学知识面很广。看来,他平时很喜欢阅读。“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也是杜甫的诗句,表现的也是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与苦痛。生:屏显背景资料中说,东晋太元年间,短短21 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 场。在这样的社会中,老百姓只能过着家破人亡、颠沛流离的生活。师:非常好!只有了解了作者所处的时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写下这样的桃花源。如果你是那位来自战乱中的渔人,看到桃花源内的景象,最

8、惊叹的是什么呢?(设计意图:了解时代背景,以渔人的视角反观桃花源,加深学生对“桃花源理想”的理解。)生:如果我是渔人,看惯了荒野的白骨,最惊叹的就是“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师:是啊!竟然还有这样美丽、和平的乡村!生:如果我是渔人,听惯了交战的声音,最惊叹的就是“鸡犬相闻”。师:不错,抓住了声音的对比。生:如果我是渔人,看惯了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最惊叹的就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老人和孩子快乐地生活,一直以来都是古代先贤的社会理想。(设计意图:变换角度,借渔人的视角重新审视桃花源的景象,解读桃花源人生活的可贵。)四、比一比,寻根求源师:对于来自乱世

9、的渔人来说,桃花源里的和平、宁静是多么可贵呀!那现实生活中,东晋士人又有怎样的理想呢?我们先一起看看成书于晋的海内十洲记中的记载。(屏显。师读。)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kui j),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輙醉令人长生,洲上多仙家。海内十洲记师:谁来说说东晋士人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样子?(生思考,交流。)生:东海里,有一个岛叫“瀛洲”,占地四千里,离西岸七十万里,上面生长着灵芝和仙草,还有玉做的石头,有一千丈高。那里出产的泉水像酒一样,味道甘甜,叫玉醴泉,喝几升泉水,很容易就醉了,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瀛洲上住着许多神

10、仙。师:这位同学的理解非常到位。瀛洲这个东晋士人心中的理想境界像仙境。那里有让人长生不老的泉水,还有各种奇花异草。说到这里,老师想问:同样是在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与“瀛洲”最大的区别在哪儿呢?(生议论纷纷。)生:瀛洲充满神话色彩,可望而不可及。它地处东海,有七十万里之遥,凡人根本无法到达。它的泉水像酒,味道甘美,喝了就能长生不老,羽化成仙,太梦幻了。师:那桃花源呢?生:桃花源充满田园气息,良田、美池、桑竹,这些景象仿佛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师:一个梦幻,一个现实,差别如此之大。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写下这样的桃花源呢?(生小组讨论交流。)生:我认为,陶渊明隐居田园1

11、6载,他在田地里劳作,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所以他笔下的桃花源才会充满农村的田园气息。师:这位同学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归园田居中的诗句理解,非常好。谁还有补充?生:刚才我们了解了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正因为现实生活如此残酷,所以他笔下的桃花源才呈现出和平、宁静的特点。师:能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真的很棒。(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瀛洲与桃花源理解桃花源的象征义代表了黎民百姓的共同理想。)师:这样美的桃花源,这样的桃花源理想,到底能不能实现呢?陶渊明只在文章的结尾留下淡淡的六个字“后遂无问津者”,这六个字该作何解?(屏显。)后遂无问津者。生:后来就再也没有人去寻找桃花源了。

12、师:你们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生:叹息世人为什么不再去寻找。师:除了叹息,还能读出别的情怀吗?(师范读“后遂无问津者”,生小声跟读。)生:还有“惆怅”。生:还有“遗憾”。师:哪两个词可以读出这种叹惋?(生边读边品。)生(齐):“遂”和“无”。(设计意图:通过品读文章结尾句“后遂无问津者”,理解作者对桃花源理想的惆怅与遗憾。)五、读一读,入景入情师:深深的叹惋中,陶渊明远去了,但是他追寻理想的身影却深深铭刻在世人心里。年轻时,他做官,希望大济苍生,可是官场黑暗,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他亲自劳作,即使战乱不断,依然固守着心中的理想世外桃源。我们再朗读一次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语句,再次体会一

13、下作者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设计意图:再读描写桃花源景象的语句,理解作者对桃花源理想的不懈追求,)六、写一写,表达感悟师:“桃花源”一经面世,就成为历代文人追求的理想。从唐代的王维到当代的毛泽东,很多名人都有歌咏之句。(屏显。生齐读。)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 张炎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泽东师:今天,我们入桃源,品词句,说理想,老师相信大家都有许多话要说。现在,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们此时此刻的感受,写出你们对桃花源和陶渊明的理解。(屏显。师读。)对于我们来说,桃花源其实很寻常,然而手握大权的太守与品德高尚的隐士刘子骥,都无法找到它。

14、隐居田园16载,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令公,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又安排了这样一个寻而不得的结局。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出你的感受。可以采用对联、诗歌、读后感等形式,也可以联系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补充、迁移。(生思考,写作。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一说呢?生:老师,我查到了一副对联,我觉得写得很有意思。上联是“源中一日,渔耕自得其乐,无论魏晋”,下联是“世外千年,饱暖皆为使然,何须有汉”。这副对联不仅巧妙化用了文中的“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且还写出了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特点。生:老师,我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入桃源,良田美池,怡然自乐”,下联是“出桃源,荒野白骨,家破人亡”。

15、(生鼓掌。)师:写得真好,桃源内外,两重天地。还有吗?生:老师,我写了几句感想。“幼时家贫,苦读诗书,不坠青云之志;初入官场,受人轻视,不忘济世报国。几度浮沉,一身傲骨,不为五斗米折腰。种豆南山,采菊东篱,不忘年少初衷。如椽巨笔,绘就桃源,言百姓之心声,千古之下,聆听此音,感圣贤之情怀。”(师生热烈鼓掌。)师:精彩!如果陶渊明能活到现在,他一定会和你成为朋友。他的经历,他的诗歌,他的理想,你都能理解。谁还想发言?生:老师,我想发言。(师点头。)生: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妥协,也是无奈,然而其正是以这种方式向昏暗腐朽的官场发出了呐喊。种豆南山,负锄晚归,诗人感受到了百姓的辛苦,更体会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所以,他才用自己的笔、自己的诗文,写下了百姓的心声。“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即便是这样简单的理想都难以实现,所以桃花源难以寻找,因为它只是当时人们的共同理想。也许,陶公从未想过一千多年之后还有人吟诵他的诗、他的文,甚至还有人被他的情怀所感染。其实,陶渊明并未离去,他的身影还在,他的桃花源还在,他的理想还在,他追求的脚步还在(生情绪激昂,师生都受到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